2、痛风药行业规模虽然小,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痛风药市场规模仅为29亿美元,同比增长7.41%。与肿瘤等大市场规模相比,痛风药行业虽然规模小,但近年来,在痛风人群持续上升、患病率快速增长,以及目前治疗药物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下,痛风药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随着新型安全有效药物获批上市,我国痛风药物行业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和中国的痛风药物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7亿美元、108亿元。
痛风的发生经常伴随着高尿酸血症,均属于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非常容易引起高血压、脂肪肝、慢性肾病和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在患病人群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上升,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预测,2030年全球患者人数将达14.2亿人,预计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将达到2.4亿人。
3、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出年轻化、患病率提升的趋势
而且,我国高尿酸血症呈现出年轻化、患病率提升趋势。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基于医鹿康福慢病管理平台的的线上用户调研显示,18-35岁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比近60%,但患者的依从性、知晓率较低,有70%的患者在出现不适后才前往医院就诊。
4、患者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却被压制
痛风患者在初次发作时必须采取多种积极的措施来处理和治疗,属于急性且剧烈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的病情监护及管理,所以痛风也逐渐成为继“三高”之后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尽管患者需求强烈,痛风药物规模保持增长势头,其市场空间现阶段仍然处于被压制。在销售方面,经过国家集采后,国内痛风药物降价大降、销售额下滑,2022年痛风/高尿酸血症零售终端销售额达到12.57亿元,等级医院销售额为8.15亿元,2019-2022年销售额下滑趋势明显。
而且,痛风仍无法完全治愈,对于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控制症状、消除疼痛感为主,长期治疗主要以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出的方式来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同时,现有的药物局限性大,也是压制抗痛风药市场空间的主因之一。
目前,全球已上市三种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药物,大部分有副作用或疗效不佳的问题。
(1)抑制尿酸生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包括秋水仙碱、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但该类药物疗效欠佳(约20%-30%患者治疗后无响应),且存在安全性问题;
(2)促尿酸排泄的URAT1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URAT1的功能,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包括苯溴马隆等;
(3)分解尿酸的尿酸氧化酶类似物,主要是催化尿酸氧化为分子量更小、水溶性更高、更易溶解的尿囊素,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包括拉布立酶、普瑞凯希和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这个品类未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并且由于尿酸氧化酶属于重组蛋白分子,用药后有产生抗体的风险,导致疗效降低。我国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痛风制剂中非布司他市场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别嘌醇,分别有10家厂家,竞争较为激烈。
全球已上市治疗痛风药物情况
类别
丙磺舒
别嘌醇
苯溴马隆
非布司他
托匹司他
雷西纳德
多替诺雷
1951年
1965年
1971年
2009年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2002年
1999年
2000年
-
原研企业
默克
Sebelalreland
赛诺菲
帝人制药
富士
阿斯利康
药物类型
URAT1抑制剂
XOI
适应症
附带条件用于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或尿酸性肾病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结节肿
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
高尿酸血症;痛风
安全性风险或其他劣势
存在尿石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效力低于其他URAT1抑制剂
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半衰期短,给药频率1-3次/天
存在严重的肝毒性,未被FDA批准上市,2003年开始在欧洲国家陆续退市
FDA黑框警告: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存在痛风发作、肝毒性和严重皮肤反应的风险
半衰期短,给药频率2次/天
目前只在日本上市,用药剂量低
由此可见,现有的痛风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均有改进空间,再加上治疗痛风需要长期用药,患者对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也说明了,如果哪个药企业能开发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新产品,必将成为市场追捧的“香饽饽”。
5、URAT1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靶点之一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不少企业积极研发疗效好、安全系数高的痛风药物,而通过抑制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1(URAT1)来促进尿酸排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靶点之一。
而且,一品红的AR882已经超预期完成全球Ⅱb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其已有研究数据表明,AR882可将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至5mg/dl、4mg/dl以下,以获得更积极的治疗受益。同时,恒瑞SHR4640、信诺维XNW3009进展也较快。
中国URAT1靶点在研痛风/高尿酸血症药物
药物名称
原研单位
中国最高阶段
WXSH0493
江苏康缘
临床I期
THDBH-130
通化东宝
ABP-671
新元素
临床工期
SAP-001
珊顿医药
THDBH-151
HP501
海创药业
临床Ⅱ期
AR-882
一品红;Arthrosi
YL-90148
璎黎药业
临床Ⅲ期
泰宁纳德Teninnad
天津药物研究院
XNW3009
信诺维
多替诺雷dotinurad
富士药品;持田制药;卫材
D-0120-NA
益方生物
SHR4640
恒瑞
FCN-342
复星医药;复创医药
FCN-207
雷西纳德lesinurad
Ardea;lronwood
临床申请
阿卤芬酯arhalofenate
杨森制药;CymaBay
SIM1909-13
先声药业;JWPharmaceutical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精麻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9接近80%,其中人福医药市占率25.9%,恒瑞医药12.2%,恩华药业5.4%。从麻醉镇痛大品种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多被麻醉龙头(人福、恩华、恒瑞、扬子江等)所占据。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06.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5%;2023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36.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8%。预计2024年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达26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9%。
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2001年),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器械市场向好,迈瑞医疗、乐普医疗、GE医疗、东软医疗等多家从事人医设备、器械的品牌纷纷进入宠物医疗器械赛道,使得国产替代加速。目前,国产宠物医疗器械已超过进口,医院使用占比超50%。
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血液透析行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人才、准入、资金和品牌等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些使得其市场竞争格局长期被费森尤斯(德国)、贝朗(德国)、日机装(日本)、百特(美国)等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自2016年以来,我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保持攀升态势,年均增长率接近7%。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药品流通销售总额为29304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2902亿元,同比增长7.5%;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7.6%。
辅酶出口市场也日渐繁荣。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辅酶Q10出口数量从849.84吨上涨到2023年的1198.42吨,CAGR为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