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承载着多种职能,一方面,从企业属性来说,国有企业要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从国有属性来说,国有企业要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在关键产业和重点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弥补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同时,国有企业还要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使政府的调控意图得以实现。鉴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在当前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就是推进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自2004年国资委开始推行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企业开始由过去的“一把手负责制”转变为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不少试点企业董事会设立了专门委员会,董事会制度基本健全,外部董事的作用得到发挥,董事会的运作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国的国企董事会建设毕竟刚刚起步,相对于规范的公司治理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董事会制度建设薄弱。董事会的有效运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目前不少国企都围绕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建立了许多制度,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特别是许多制度缺少实施细则,使制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二是董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董事会的有效运作需要以合格、高水平的董事队伍为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经理队伍和企业政工队伍,董事人才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三是董事会的职能没有完全到位。目前董事会的若干核心功能,比如选人、用人权尚未完全落实,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的作用不免会弱化,难以充分发挥制度设计时所赋予的重要功能。

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方面使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企董事会建设的艰巨性。国企董事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涉及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

第一,要明确董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这需要理顺董事会与各有关机构的关系。与国资委的关系,国资委的职能应限于股东会,目前所代管的考核、选聘经理层等职能应逐步放权于董事会,董事会对国资委负责,国资委通过管理董事会达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目的。与经理层的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应明确划定职责边界,董事会是决策组织,而经理层是执行组织,董事会有权组建、考核经理层。与监事会的关系,在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存的情况下,应该通过法规严格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权范围,董事会应着眼于决策的科学性,监事会则应着眼于决策的合法性,以确保董事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党委会的关系,党委会应把握指导企业决策的政治方向,主要看企业决策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

第二,完善董事会组织结构。逐步设立战略委员会、决策咨询委员会、风险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确保董事会实现集体决策、科学决策。逐步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丰富董事会的专业结构,提高董事会决策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独立性,以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维护股东和企业利益。

第三,加强董事会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董事会有效运作的保障和依据,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沟通协调制度,用于指导董事会与国资委之间的沟通互动,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董事之间也需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议事决策制度,建立董事会会议的民主表决机制,形成董事会民主的议事决策规则,实现董事会的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科学决策;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董事会、董事、经理层等的责任,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及责任追究制度;外部董事制度,外部董事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考核和激励机制等。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尤其是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细则,确保董事会在制度约束下规范运作,消除行政干预。

第四,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董事会的规范既需要董事会自身加强建设,也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董事会建设。一是国资委要审慎放权,逐步回归股东会的角色,为董事会发挥作用留下空间。二要不断完善有关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及时出台细则,使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尤其是董事会建设有法可依。三要培育有关董事会建设的各类市场,比如董事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等,使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五,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董事会扮演着三种角色:股东利益代表、公司决策者、经理层的组建者。在时机成熟条件下,应积极稳妥地探索将国资委履行的部分重要功能,如对经理层的组建、考核等转由董事会行使,尽量避免功能设计层面的因素制约董事会作用的发挥。

总之,董事会建设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核心,国企董事会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是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制度保证,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创新思路,不断探索,以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李耀强)

THE END
1.公司法国有企业董监事会的职能是怎样的?第二,在董事会董事的选拔上,应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对董事进行公开选拔。 第三,在董事会的职能分工方面,国企的董事会大多没有设立次级的委员会,对于规模不断增大的国企,应该尽快建立董事会的下属审计、战略、提名、考核和薪酬等专门委员会,发挥好专门委员会的作用,突出抓好预算和投资管理,尽快实现科学决...https://www.64365.com/zs/831779.aspx
2.永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落实董事会职权,授权一批监管事项。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制度机制健全、运作规范的国有独资、全资公司董事会,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 优化董事会组成结构。 国有独资、全资公司董事会一般由7~13人组成,国有企业的权属...https://www.quanzhou.gov.cn/zfb/xxgk/zfxxgkzl/zxwj/xsqwj/201904/t20190401_1488728.htm
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董事会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建投设计咨询公司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系列重要论述,坚定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进一步推进董事会规范运行,持续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体系,充分保障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功能发挥。 http://www.gsjiantouzhiye.com/hdapp/bas/col_detail2.php?uid=92568e5e-60be-43e1-9dbd-127c9531b8f4
4.组织变革推动国企创新发展根据公司章程和董事会工作规则确定董事会职权,明确董事会通过董事会议审议决策职权范围内事项。董事会发挥“管战略、议大事、防风险”作用,侧重于“科学决策”:管战略就是研究制订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通过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推动战略落地和目标达成;议大事就是依法依规讨论决定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指导督促经理层抢抓发展...https://www.nhiedu.cn/newdetailsss-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