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正确而全面认识和了解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是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课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前提和需要。那么,究竟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答。
一、认识健康教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两个概念
(一)什么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什么是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和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关系,也有区别。区别体现在性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但是在增进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的目标引领下,走向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基于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意识、知识与素养存在明显缺失的情况走向有机融合是一种应然。于是国家在2011年版《标准》中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要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那么,究竟它们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二、理解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健康教育是一门与体育有所交叉的学科,体育与健康是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也就是说部分健康教育学习的目标,可以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来达成。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能承担学生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那么,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现主要载体课程功能的过程中,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要从学习价值、课程内容、“课标”与“纲要”规定、课程发展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学习价值来认它们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正能量方面的学习价值,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也有自己的学习价值,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学习的价值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站在课程学习价值角度,思考健康教育与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与理解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是一种仍然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从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课程价值深入探讨提出的内涵来分析。如:“课程价值就是指课程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属性,就是说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合”。透过这样的课程价值内涵,不难看出课程价值具有多元的价值属性,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无论是哪一种需要满足,其属性不是孤立的,是联系的。而在增进与促进健康的课程学习价值取向下,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有着共同的健康价值追求,那就是共同有着一条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主线。
健康教育与体育与健康学习价值
课程名称课程学习价值
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能、陶冶情操、体验乐趣、增强自信、改善交往等多元价值。
细致考量健康教育与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价值,他们尽管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共同要求的地方。而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下,健康教育与体育与健康走向价值互补与统一是必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从课程内容来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2011年版《标准》将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从内容上细致考量他们是有区别,但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四个学习方面来看,众多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课程学习内容,与健康教育五个领域课程学习内容是一致的。
如:《标准》中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内容及要求(水平四)
学习方面关于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内容及要求
运动参与
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是健康生活方式重要内容)。
运动技能
提高安全运动的能力,将安全运动的意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身体健康
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基本掌握卫生预防的知识和方法,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等。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并保持稳定情绪。
学习运动技能既离不开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的指导,也离不开基本的健康知识与技能、方法的呵护。因为,运动与健康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一对共同体。因此说,从课程内容来看他们互相包容,相互交叉,互相作用形成了促进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体系。
(三)从课程学习过程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经过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实现运动知识与技能掌握,发展体能,形成积极的运动情感与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多元的课程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学得积极主动,有体能付出,有汗水浸透,有情感投入,也就是在学生学得好基础上,才能实现。学得好不是一句空话,积极主动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发自内心的想要锻炼,付出体能与汗水不是蛮干盲练,需要基本的身体锻炼知识与方法的正确指导,投入积极的练习情感,不是图一时好玩痛快,而是一种自觉的健身价值定位。同时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学得好,还需要有保健和养护知识和方法。运动收获的疲劳需要积极性休息去调整,运动消耗的能量需要合理饮食去补充,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在良好生活方式养成的基础上来实现。进而我们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习的过程,健康教育的学习,促进体育与健康学习。而这样一个过程正是他们之间发生相互促进关系,共同建构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四)从课程发展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门课程都是身处发展过程中,健康教育课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是如此。可以说课程发展不仅密切了他们之间关系,也发展了他们之间关系。由体育到体育与健康是发展,由身体发展到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发展,由体育与健康到与健康教育的融入更是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课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与教师发展的需要。课程发展综合化,是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共同价值的驱动下,当健康教育课程发展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相互作用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关系时,走向融合,我们就不难理解。
三、分析认识与理解上的误区建构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误区1(体育与健康=体育+健康教育)
1.提出问题
现时期,我们还是习惯于称体育与健康为体育,其实,当2011年版课程标准正式实施以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程就应该改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了。而在体育课程变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之初,部分学者和体育教师便提出了如下的担心:体育与健康课程会不会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途径,进而忽略体育课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的特征?“体育与健康”会不会被理解为“体育+健康教育”?已经出现的“本次体育新课改是健康与技术之争”的论调会不会把今后的体育与健康课引上歧途?
2.分析与解决
实际上,体育与健康的结合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从课程角度来看,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把体育与健康的关心理解为“体育为健康”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体育与健康教学只是个手段和载体,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里所指的增进身心健康是依靠体育的身体活动性来实现的,但身体活动又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它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紧密地联系起来,即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和身体锻炼,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二,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不能将体育与健康课看作一门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课,有些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健康知识,应该利用雨雪等天气进行专门的健康课教学,或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因此,只有真正理清了“体育”和“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误区2(身体练习=促进身体健康)
有的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课既然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那么身体练习就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健康问题不是体育课思考的问题,是健康教育课思考的问题。体育就是体育,健康就是健康,两者不要纠缠在一起,这样会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双方面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主要体现在身体练习和保养养护两个方面。身体练习方面是指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学生身体结构和机能的改善,这主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来实现;保健养护方面则是指通过卫生保健的方法来“保养”学生的身体,这主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的培养来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身体练习方面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
四、正确认识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
同时,由于缺乏身体活动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经常、科学、安全地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确立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位置,也不要过于夸大其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只有将健康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为学生健康服务的共同目标。实践证明,在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学”和“健康促进”不能是两张皮,应该是浑然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健康教育主要载体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与开展健康教育。这既是标准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也是学生学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合理地确立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既要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方法渗透在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中,也可以利用专门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