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精选4篇)

医院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检验科、放射科发现病人异常检验结果时,应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

五、防保科负责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每月对各科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核对、自查,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七、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八、疫情报告人员每月31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九、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十、每月对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将结果在全院进行通报。

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录卡应在每日17点前完成;特殊情况应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三)在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按要求直接网络直报。

(四)在国网录卡时,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

(五)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六)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工作日志、通讯日志、维修记录等;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七)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3年备查。

医院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现象。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查门诊登记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

三、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和整改措施。

四、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

(一)如传染病漏报率达零且门诊日志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则每年给予科室300元奖励;

(二)出现传染病迟报1例,当事人扣50元;漏报1例,当事人扣100元。

(三)卡片填写不准确或缺项扣20元。

医院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一、门诊日志

(一)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初诊或复诊、初步诊断、处理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二)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填写完整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就诊患者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二、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护理部妥善保存。

医院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一、建立异常信息报告记录本,做好异常结果的登记,及时将异常结果反馈给医生或疫情报告人员,并做好反馈后的记录。

二、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三、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医院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为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四、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五、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医院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

一、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三、其它疫情管理资料也要妥善保存。

四、对全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配合检诊。

六、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八、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

(一)我院承担责任范围内传染病疫情信息的监测、报告任务,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执行首诊负责制。谁发现、谁报告,疫情管理实行责任追究。

(三)医院在门、急诊设立预检分诊点,对发热、疱疹和腹泻病人进行预检、登记、分诊,及时监测、分诊传染病患者。

(四)传染病专职员随时通过院内信息化系统进行传染病疫情主动监测,另设专人对疫苗针对传染病进行主动和被动监测。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类(2种)、乙类(26种)和丙类(11种)。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开展应急监测报告的其他传染病。

3、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的传染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结核性胸膜炎等和其他爆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4、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5、群体性疾病、疑似或确诊的罕见传染病及在同一单位、同一地点和同一家庭发现三例以上的传染病例。

(二)报告时限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于诊断当时通过医院内网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经核对无误后上传,疾病预防控制科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三)报告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应分型报告。

(四)专病报告

1.肺结核病报告

2.艾滋病报告

HIV初筛试验阳性者报告为“疑似病例”,初筛后确认阳性者报告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3.肝炎报告

乙肝、丙肝分急、慢性诊断,首次接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传疾病预防控制科,复诊患者不再进行报告。

4.性病报告

发现初次确诊的性病患者,首诊医生要按时限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传。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只报告初发病例。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于发现当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传。

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

(七)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1.填卡医生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所附“填卡说明”,对卡中的内容逐项认真填写,“*”号必填。注意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符合逻辑,报告及时准确,不得有漏项、缺项。

2.报告卡中的“发病日期”是指本次传染病症状开始出现的日期或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填写就诊日期。“诊断日期”应为本次诊断传染病日期。

5.对报告患者诊断变更、患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报卡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三、传染病信息管理

1.任何人发现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首诊医务人员对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一、总则

(一)目的

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三)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

1、按照“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与公布,按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试行)》执行。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及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隔离消毒及疫情处理的程序,切实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发现传染病病例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2、责任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或疾病预防控制科负责全院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数据的备份及资料的`存档。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7、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8、检验科、放射科应根据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9、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10、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11、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12、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13、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天或每周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收集并存档。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保存三年。

14、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疫情管理原则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防保科和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研究疫情、院内管理、质量控制情况,并做好记录。...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如有传染病的发生,应及时、准确地报告市疾控中心(在经医院确诊或实验室检查)。二、顺序:学生———班主任———卫生室———校长室———市疾控中心、市教育局三、消毒制度:认真做好教室、专用教室消...

为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一、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行预防为主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组织全体师生搞好以灭四害为中心的环境卫生工作。...

1、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组织落实。组长:刘宁,副组长:孟树清,成员:万红、王菊、黄春莲、唐凤和各班主任。学校分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各班主任为日常管理工作人员。2、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马上采取隔离措施,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通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送医院治疗。2、密切跟踪接触疑似传染病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一、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二、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确保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

一、积极承担我区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接受上级卫生、疾控部门的业务指导,分批分次组织医护人员接受传染病防治的培训,对新入院医生和实习生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并考核;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设立疫情登记簿,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必须登记并按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2、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性肺炎、高致病性人感染禽流感或肺炭疽病人、疑似病...

THE END
1.历年真题卫生法规C、传染病诊察D、心理健康指导E、对生育保健提供医学意见6、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A、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B、对碘缺乏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http://cabird.net/xbfz/nxjb/zhuzhidanake/2020/0113/7379.html
2.输血前由2名护士或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的“三查八对”制度。其中...D.输血前无需进行输血相容性及相关传染病的检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输血时,由医护人员核对必须:() A.由2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在护士站核对患者信息 B.由1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信息 C.由2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信息 D.由1名医生带病历到患者床旁核对信息 E.由1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在护士站...https://www.xuesai.cn/souti/GJXESESB.html
1.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平板等试剂采购项目公开比选公告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本次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7.本项目其他特定资格条件: ...https://www.cdcdc.org/front/web/showDetail/102715
2.单一来源采购公示3、拟采购产品说明:本项目拟采购的产品属于质控品,具有特殊性,个别质控品需定制,对产品质量和检测时效性要求很高,质控品用于血液检测工作,血液检测工作是血液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血液检测工作中质控品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决定质控工作的实际功效,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安全。 https://www.cdxyzx.cn/zhaocaixinxi/5274.html
3.输血前的检测管理制度(通用10篇)2、凡遇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均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检。 三、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 1、首次输血患者必须在输血前进行检查,将检测结果完整填写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上;间隔三个月后再次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khl71w5.html
4.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包括哪些()A. 输血开始前 B. 每袋血开始后15分钟 C. 本次结束后15分钟 D. 本次输血结束后2小时 E. 每袋血结束后4小时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生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https://www.shuashuati.com/ti/3a9cd9a89e354b9c97609af985f73b95a1.html
5.XX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管理兰大一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1)核心制度包括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及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临床输血管理制度及临床用血分级审批制度等。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567583.html
6.医疗质量工作总结健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工作制度,落实临床输血申请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建立了输血申请与会诊制度、输血前患者同意制度、输血前检验与核对制度,规范了输血前感染筛查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完善各项记录,对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严格输血适应征,提高了成分输血的比例...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5191846.html
7....必要性B.输血有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C.输血可传染疾病D.输血前...D.输血前检测病人是否有某些传染病 E.为抢救需要,可不告知病人直接给予输血治疗 F.病人同意后签输血同意书 针对此患者急性失血1500毫升,应考虑输注的血液成分是A.悬浮红细胞+血浆 B.白蛋白 C.冷沉淀 D.血小板 E.冰冻血浆 F.全血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https://www.shangxueba.cn/1280890.html
8.完整输血科制度文件6篇(全文)14、输血科为临床24小时服务并提供服务项目……… 63 15、临床用血储备计划(64 16、血液库存管理制度(65 17、应急用血后勤保障人员(69 18、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和实施原则(70 19、输血前检测实验管理制度及程序(74 2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77 21、临床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pr78eim.html
9.平昌县人民医院迎“三甲”评审医务人员及临床医师应知应会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的内容。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https://www.pcrmy.com/go.htm?url=xq&id=7056
1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精选16篇)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输血前临床医师能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结果评估输血指征;按要求检测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ALT、ABO、RhD血型、血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查;输血后及时评价患者实验指标的变化。 4、严格执行血液输注前双人核查核对制度,在规定时限内输注,不得...https://www.yjbys.com/zhidu/3620499.html
11.输血科血库工作心得体会个人总结一、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对输血科工作人员依法管理血液的宣传,科主任是医院输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制定...https://m.588k.com/bgzj/grzj/10834.html
12.血库人员应知应会一百问血液病疾病介绍相关疾病⑶具备交叉配血及快速诊断方法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 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十日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6. 如何采集输血前受血者的血液标本? 答: ⑴所用血样要能够恰当地反映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受血...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414251680.html
1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卫生法规冲刺模拟题及答案(二...B. 考试上岗制度 C. 许可登记制度 D. " 卫生许可证制度 " 5. 目前我国的卫生法律文件包括 D A.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B. 包括卫生部制定的规章 C. 不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D. 应包括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 6. 《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 "疑似...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0-11/16045664496824.html
14.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5篇5.严格执行有关各类传染病隔离休假制度,病情恢复后执医院证明到校上课。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注:教师如有传染病也应执行传染病隔离休假制度,病情恢复后执医院证明到校上班。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8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的人员:公司员工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厂区各个场所,包括前后门30米周边范围内 ...https://m.oh100.com/a/202301/5928324.html
15.灵璧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1.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将专用标签贴于试管。 LCHX—008:查对制度 生效日期:2006年6月1日 修订日期: 2012年10月9日 2.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血型和诊断,采集者签名。 http://www.lbxrmyy.com/kyjx/info.aspx?itemid=975&ewnevs=s8xb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