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奋题意要求)

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北京人”应在什么位置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神话传说B.海洋文明C.农耕文明D.游牧文明

4.“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

5.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绁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

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

7.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①孔子②老子③孟子④庄子⑤董仲舒

A.①③⑤B.②⑧④C.①③D.②④⑤

8.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A.战国13.秦朝C.东晋D.东汉末年

A.A点B.B点C.C点D.D点

10.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⑥修建灵渠

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④⑤⑥

1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陈B.大泽乡C.巨鹿D.荥阳

12.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严酷的刑罚B.骄傲自大C.赋税徭役沉重D.失去民心

13.西汉建立后,大巨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什么政策

A.严刑峻法B.重视农业发展C.休养生息D.优先发展商业

14.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措施的关系最密切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行“推恩令”C.连年征战D.开拓西域

15.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B.大一统C.天府之国D.文景之治

16.近年来,“东突”势力频繁在我国新疆制造恐怖事件,妄图将新疆地区从我国分裂出去,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张骞出使西域13.班超出使西域C.丝绸之路的开通D.西域都护的设置

17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18.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19.“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0.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B.东晋C.西晋D.北魏

21.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2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社会相对安定⑨自然条件好④北魏孝文帝改革⑤南方生产力先进

A.①③④B.⑧④⑤C.①②⑨D.①②④

23.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圭,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24.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A.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A.贾思勰B.祖冲之C.王羲之D.顾恺之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教2016版七年历史上册P44页

材料二:人教2016版七年历史上册P43页

材料三: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一一《汉书》

材料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材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2分)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2分)

(2)材料二图片中所示的防御工事被称为什么(1分)其修筑目的是什么(1分)

(3)指出材料三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2分)用历史术语概括这个建议。(2分)

(4)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2分)

材料一: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殁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一一人教2016版七年历史上册P64页

材料三: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不断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____。

经过地B.____。两关:C.____、D____。(4分)

(2)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贡献的是谁(2分)

(3)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哪些物品、技艺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哪些物品、技艺或文化传到了西方(各举一例即可)(3分)

(4)综合材料一二,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2分)

(5)根据材料三,请你为共建“一带一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2分)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DCDADABA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CBADCBDC

题号2122232425

答案DCABA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25分)

26答案: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韩非的法家思想(2分)

(2)万里长城;抵御匈奴(2分)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

(4)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地评价):如秦始皇他平天下,统一六国,形同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北击匈奴等等,是功劳。但也要看到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奴役人民等等,是罪过,但是总体来说,没有他,就没有统一的中国,中国历史就要改变。(2分)

27.(1)A:长安。经过地B:河西走廊。两关:C:玉门关、D阳关(4分)

(2)张骞(2分)

(3)良种马、香料等传入中国;丝绸、漆器等传入西方(答案不唯一)(3分)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答题表题号对应的空格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2.右侧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

3.下列符合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生活的表述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确立土地私有制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大力推广牛耕

4.下列适合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洞穴B.干栏式房屋C.搭上草棚的水井D.半地穴式房屋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传说人物开始的

A.炎帝B.大禹C.黄帝D.舜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更替正确的是

①夏、商、西周②商、夏、西周③夏、西周、商

A.①B.②C.③D.以上都不对

7.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诸侯”的产生与下面哪一制度有关

A.奴隶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

8.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麻纸或宣纸上

9.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

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农业精耕细作B.金属货币更多使用、流通

C.开发山林扩大耕地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1.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曾经称霸中原,但在“战国七雄”中再也找不到它名字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12.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13.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

A.建立县制B.实行分封制

C.实行井田制D.奖励耕战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话出自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15.学了“百家争鸣”以后,同学们对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风格“议论纷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课陈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得儒家真谛

②数学课张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生物课李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深得墨家精髓

④历史课王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章。从史实来看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错误

C.①错误,②正确D.①正确,②错误

17.秦二世、商纣王、夏王桀三个历史人物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A.都非常重用人才B.都积极抵抗外族的入侵

C.都重视农业生产D.都是实行暴政的末代国君

18.《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

19.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名,于每年秋巡行郡国,……监督郡国。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该项制度是刺史制度②秦朝建立后实行③该制度有利于发展区域旅游经济④该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20.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渐走向衰亡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黄巾起义的打击B.土地兼并很严重

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1.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是用来纪念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22.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是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24.改革措施明确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进行改革的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A.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B.氐族人建立的前凉政权

C.匈奴族建立的后秦政权D.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5.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的真迹的局部图。它是

A.《步辇图》B.《天王送子图》

C.《洛神赋图》D.《清明上河图》

二、综合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12分)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航线)也被称为“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

——中国社科网《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材料三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秦最大的“成就”。(2分)为巩固这一成就,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分别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3分)

(2)材料二中的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的什么事件之后逐渐开通的(1分)它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材料二中的“陶瓷之路”是指哪条路(2分)

(4)学古鉴今,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2分)

27.(13分)学习历史,我们既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增强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年代尺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A.公元前1世纪初B.公元前1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末

(2)材料一中,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处于什么朝代(1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什么影响(2分)

(3)研读材料二,你知道它评说的是中国古代哪一个工程吗(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工程有什么作用与影响(3分)

(4)材料三出自我国古代一部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书,请说出这部书的作者和书名。(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作者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什么原则(2分,不得抄摘原文。)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ABCDCADABDBCA

答案BBCDAACBCDDC

二、综合题

26.(1)成就: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如仅答实现统一,给1分。)

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皇帝制度和丞相等中央政治制度(即三公九卿制)。(1分。若学生答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分。)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1分)

文化上:统一文字。(1分)

(每一方面仅要求答出一史实即可,满分3分)。

(2)事件:张骞通西域。(1分)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1分)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分)

(3)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包括:丝绸织品、瓷器、茶叶。(能完整答出的给1分,只答出二个及以下且正确的给0.5分。)海上丝绸之路。(1分)

(4)感想:①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是向历史学习,更好地造福世界,造福人民。(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②“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扬丝路精神,把它建设成和平合作之路,开放之路,互利共赢之路等。(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其他扣紧材料又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7.(1)D

(2)朝代:东汉(1分)

影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1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1分)

(3)工程:都江堰(1分)

作用和影响: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1分)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2分)

(4)作者:贾思勰(1分)

书名:《齐民要术》(1分)

原则: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2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

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4.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②修建于西周时期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包括秦楚)其中,最早称霸的诸侯是()

A.秦穆公B.楚庄王C.齐桓公D.晋文公

7.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诸侯争霸局面B.“百家争鸣”局面C.竞相改革局面D.儒学独尊局面

9.“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10.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11.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12.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A.班超B.刘邦C.刘备D.祖冲之

13.下列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具体表现在()

①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②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

③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苗移栽④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①梁②陈③宋④齐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16.某同学查阅了有关“三国鼎立”、“游牧民族内迁”、“十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17.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D.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18.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B.西汉C.东晋D.西晋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20.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21.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3.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4.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楚、燕、韩。

2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6.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7.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制度),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大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8.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9.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贾思勰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

3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

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1分)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1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2分)

(2)请参照材料二中图二写出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A、经过地B的地名。(2分)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今天“一带一路”的价值或作用。(1分)

一、选择题

1-5:BCDCB6-10:CDBBB

11-15:DBBAD16-20:BADDD

二、判断题

21-26:BABBAA

三、填空题

27.禅让制;世袭制

28.蔡伦;张仲景

29.《兰亭集序》;《齐民要术》

四、材料解析题

30.

(1)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2)公元前221年;郡县制(2分)

(3)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1.

(1)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意思相近即可);秦孝公(2分)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分)

(3)改汉姓;洛阳(2分)

(4)促进了民族交融(1分)

32.

(1)开汉朝与西域之间往来的先例;西域都护(2分)

(2)A:长安,B:河西走廊(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分)

(4)“一带一路”可使沿途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造福沿途各国人民。(意思相近即可1分)

THE END
1.中医看病素材中医看病图片中医看病素材图片下载熊猫办公为您找到33个中医看病素材图片,包括中医看病图片,中医看病素材,中医看病背景,中医看病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多种格式的素材,更多关于中医看病素材、图片、背景、矢量、UI、PS、免抠,艺术字、插画、配图等设计素材模板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zhongyikanbing.html
2.六一特别奉献:古代医籍《幼科铁镜》看病秘诀 禹铸曰。凡小儿病有百端。逃不去五脏六腑气血。症虽多怪。怪不去虚实寒热风痰。病纵难知。瞒不过颜色苗窍。症即难辨。莫忽略青白红黄。面...以上内容图片来源于书籍,文字整理来源于百度学术文献,经赵大夫整理校对大致无误,仅供业内人士学习交流使用,外行切不可妄加学习使用。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1794911_1035027244.html
3.古代人物中医名医人物图片潮国创意提供古代人物中医名医人物图片下载,图片格式Array,图片尺寸3000*3000,古代人物中医名医人物图片素材可以用于商业用途,下载潮流创意图片就到潮国创意。https://chaopx.com/detail/T94355231.html
4.古代中医头像图片免费下载古代中医头像素材古代中医头像模板千图网为您找到1791张古代中医头像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古代中医头像图片,古代中医头像素材, 古代中医头像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www.58pic.com/tupian/gudaizhongyitouxiang.html
1....古代行医传统医疗嘲古代医疗中医看病嘲再现传统中医嘲中...相关搜索 民间行医场景 华佗行医济世 传统治疗师 传统医术 古代医术 华佗行医治病图 古代行医 传统医疗场景 古代医疗 中医看病场景再现 传统中医场景 中医号脉场景 古代推拿 传统疗法微缩场景 扁鹊中医把脉 相关图片 更多> 他的图片 商用正版 更多> 关于昵图 昵图简介 网站声明 网站公约 汇图网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https://www.nipic.com/show/49031927.html
2.唐朝医圣草船借箭的智慧与医疗艺术在古代中国,医学不仅是救治病痛的科学,更是一门深厚的文化积淀。唐朝,这个辉煌文明的鼎盛时期,不仅在文学、艺术和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在医学领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医者,他们以自己的卓越能力和无私奉献,为百姓带来了健康与福祉。在这片红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以“草船借箭”的智慧,在医疗艺术中开创了一条...https://www.oyytr.cn/sui-chao/723896.html
3.古代看病的地方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古代看病的地方简笔画古代中医简笔画 古代神医 扁鹊简笔画图片 古代御医简笔画 古代老人拄拐杖简笔画 古代的背景简笔画 古代囚犯简笔画 古代宅院府门简笔画 简笔画古古代书生人物 古代官员简笔画儿 古代老夫人的简笔画看过该简笔画的同学还看了: ●医生看病的简笔画 ●未来居住的地方简笔画 ●我们居住的...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7b6da20dfd0192ba.html
4.古代郎中江湖大夫医生看病妙手回春gif图素材gif图片素材下载千库网为你提供古代郎中江湖大夫医生看病妙手回春gif图素材gif下载,你关心的图片有古代郎中江湖大夫医生看病妙手回春gif图素材高清GIF图、古代郎中江湖大夫医生看病妙手回春gif图素材gif素材,下载高清gif图素材就来千库网!https://m.588ku.com/gif1/41773.html
5.古代疾病图片摄图网图片库智能匹配古代疾病图片图片素材专题,该古代疾病图片图片大全提供:古代疾病图片高清图片、古代疾病图片摄影图、古代疾病图片素材等。助您古代疾病图片图片素材设计丰富灵感、充实古代疾病图片素材。我们欢迎您下载正版图片素材,授权图片有版权、商用无压力!https://m.699pic.com/image/gudaijibing.html
6.看波通素材看波通图片看波通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164个原创看病卡通素材图片,包括看病卡通图片,看病卡通素材,看病卡通海报,看病卡通背景,看病卡通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看病卡通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Phttps://www.51miz.com/so-sucai/3879788.html
7.古代风疾之症是什么病?时至今日是否有解决之法?古代大夫是如何给人看病的 虽然古时候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有一套独有的诊治方法,就是中医里的望闻问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还成了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 古代风疾之症是什么病 风疾之症在现在一般指风痹或者是中风等病症,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头痛、眩晕、肢体震颤、麻木、口眼歪斜、...https://www.xuedoctor.com/archives/5423.html
8.www.zhxdfpr.com/xxxr78190798外国医生看病外国医生看病外国医生看病三级片三级片三级片 美亚影院伦理片 18.91MB 4039好评 公厕娇妻帽公续1-8 亚欧日韩综合免费一区 大黑人鸡巴怪物操逼 92.01MB 58好评 黑大吊操肥逼 王者荣耀女英雄害羞图片_王者荣耀女英雄害羞动态图_王者荣_证券之星 三人弄娇妻高潮3p视频在线 859.91MB 205好评...http://www.zhxdfpr.com/xxxr78190798
9.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20篇)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电脑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334486.html
10.古代中国的医疗制度与民间慈善其他资料证实了吕坤的观察,医学中许多医官事实上是收入很低的狱医。因此,“明医抵死不掌医学”。在流行小说中也可见到这样的医官形象。晚明经典小说《金瓶梅词话》中,一位年长的医生讲述了官医儿子“逐日县中迎送,也不得闲。倒是老拙常出来看病”。 至于宋代的居养院或养病坊,亦随宋亡而消失。在明代杭州,最...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20-02-19/218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