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近年来,万州医改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取得一定成效。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效,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福祉?本期访谈邀请了6位院长围桌展开交流,共话医改新思路、新举措、新打算。
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发挥三甲医院辐射带动作用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院长张先祥:我院始终牢记责任担当,着力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抓手,建立起“线上线下一体化,院内院外全打通”的就医新模式,构建一张区域医疗中心、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连锁药店五级远程医疗协作网,不断拓宽服务半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高品质服务。扎实抓好医疗集团提质扩容,始终紧扣“三个帮扶”总原则(免费帮扶、全面帮扶、精准帮扶)、“四个一体化”总目标(运行机制一体化、管理模式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六个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帮扶团队、落实帮扶制度、落实帮扶技术、落实帮扶平台、落实帮扶配置、落实帮扶管理),深入践行分级诊疗“九大创新举措”,带动引领区域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同时,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统筹抓好高水平医院网络、临床重点专科群、高质量人才队伍、“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着力实施医疗质量、患者体验、医院管理、临床科研提升行动,努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竞争实力,加快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增强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做好一院多区改革,加快推进三峡医学中心建设,以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教研协同发展为重点,以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创新推动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让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共享
万州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刘传永:6月,我院通过评审,成为全市区县首批、渝东北片区首家国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开启了医院发展新篇章,也对医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上下“联”动破解百姓看病难
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吴建军: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我们重点有两大抓手,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联体建设方面,我院根据成员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补齐临床及医技科室短板,推进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我院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建设模式主要为“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我院将进一步深化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共体服务体系。加大推进“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进度,尽快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病理诊断”等专科联盟建设。同时,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院包科”组团式帮扶我院为契机,将国内顶级专家引导至各成员单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基层群众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设远程医疗和运用资源互享平台,实现质量同质化目标
重庆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院长陈少云:我院承担了万州区内8家基层医疗单位组成的医联体建设工作。我们与医联体单位建立职能部门互动机制,把帮扶责任纳入到部门工作考评,通过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实施管理经验输出,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流程设计、质量安全考评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医院实施人才下沉策略,将骨干医师派驻到基层机构,解决专技岗位人员配置问题。运用“师带徒”形式,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推进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给予基层人员来院随到随学优惠政策,将部分医联体单位专技人员纳入到医院“三基”培训考核范畴。
同时,医院通过建设远程医疗和运用资源互享平台,化解基层机构学科人才配置问题,既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又实现了质量同质化目标。
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万州区上海医院院长张学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医院将围绕“一个中心三项建设五个行动”开展工作(一个中心: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三项建设:加快实施万州区上海医院门诊及住院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品牌学科建设;五个行动: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患者体验提升行动、临床科研提升行动、医院管理提升行动、智慧医院提升行动)。
我院将以铸亮“上海”品牌为抓手,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平台,积极争取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结为紧密型医共体,不断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推进“1+10”医共体集团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三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医院在医共体中的牵头引领作用;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积极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作用,在医共体内实施技术辐射带动和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多措并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构建就医新格局。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将聚焦突出优势学科,搭建前沿技术平台,锻炼精锐部队,推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聚力打造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做到“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特长”。
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万州区第六人民医院院长瞿光成:多年来,我院坚持“保”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专科医疗服务水平,“扩”优质医疗服务辐射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万州西部农村片区医疗中心定位,继续提升硬件打造品牌,加快推进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建设,力争尽早完工,投入使用。
我们将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积极对接重医大附一院、附二院等教学三甲医院轮训骨干医师、培训专科护士,让群众享受到更均衡的医疗资源。
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方面,我们将不断巩固提升普外科微创腹腔镜技术、泌尿外科钬激光软镜碎石术、骨科老年骨病关节置换术等一批先进成熟的专科手术能力,持续提升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一批临床专科内涵,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把医院建成具有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服务能力的医院,辐射万梁忠三区县交界地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价廉的高品质医疗服务,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