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就要允许医生自由执业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9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随后,广东、海南、云南、四川、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展开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过两年多试运行,2011年7月,卫生部决定将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所有省份,同时降低门槛,将申请医师的资格由副高级以上降为中级以上。国家出台多点执业政策,是希望把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到基层和社区,这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

然而3年过去,多点执业在各地普遍遇冷,不少省份申请人数不足百人,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零申请”。为何医生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缺乏制度保障的政策只会成为一纸空文

中国青年报:为何多点执业在各地遭遇执行难?

朱恒鹏:医生要实现多点执业,一般要通过个人申请、所在医院同意、卫生局登记注册3个步骤。在公立医院,需要院长审批的多点执业几乎等于形同虚设。因为医疗人才与技术是医院最大的竞争力,哪个院长愿意把优质资源无偿送到其他医院?况且,医生在科研、教学、学术职称评定上都由医院说了算;以后的医疗报销、退休工资等也都指望医院。拥有国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的公立医院医生,是“单位人”而非“社会人”,公开要求多点执业权利,相当于用身份保障换执业自由,多数人不敢“冒险”。

在政策层面,昆明市卫生局做得最好,医生多点执业只需在卫生局备案,不需要医院审批。2009年,时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的李易,带领20多位医务人员以“社会人”的身份在多家医院自由执业。他们的模式十分接近多点执业的设计初衷——医生脱离对事业单位的依附关系,成为自由执业者,打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的藩篱。

但是,现在这个团队逐渐回归公立医院了,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整个体制对自由执业权的束缚依然很多。目前,教学、科研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更关键的是,能否获得这些资源不是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而在于你是不是个“公家人”——自由执业的医生在圈内的影响力会下降,也评不了职称,当不了研究生导师。

更要命的是,作为自由执业者的医生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可能不到国有事业体制内同行的一半。尽管前者缴纳的养老保险并不低于后者。这种不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已成束缚医生自由执业,和妨碍社会资本办医的最大壁垒之一。

中国青年报:比起多点执业,为什么有些医生更喜欢“走穴”(指医生到注册机构外的地点进行门诊、手术等医疗行为,并获得个人利益——编者注)?

朱恒鹏:公开申请多点执业相当于公开宣布自己“有二心”,院长很可能认为你没把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上,以后升职、进修等都会受影响。而“走穴”尽管是事实上的多点执业,但属于私下行为,没和医院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公开“叫板”,又不妨碍个人赚钱。

尽管新医改方案鼓励多点执业,但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多点执业的地点不能超过3个,而优秀医生“走穴”可远远不止3个点。一些医院请医生过去做台手术给3000元,听起来并不多,但是像某些手术,一个大夫一天能做五六台,这样就有了规模经济效益。

现在已形成医生价格发现机制。不同医院、不同大夫、不同手术的费用,医院之间挖医生的薪酬,都有标准的但不透明的行市价。有价就意味着有了市场,不透明不规范意味着市场不充分、不完善。医院面对的外部环境已经市场化,因此医疗服务市场也应该放开。我们可以借鉴律师行业,让医生成为自由执业人,能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机构。

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会降低患者负担并缓解看病难

中国青年报: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在与医院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

朱恒鹏:多点执业只能算过渡性说法,最终的制度安排应是自由执业。医生和律师一样,靠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吃饭,只要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的统一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就应成为自由执业人。这会让医生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也使医院在拥有充分选择自由的同时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力获得人力资源,而不能靠行政权力束缚医生。在自由执业状态下,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是一种契约式合作关系。医生可以到医院接诊获得分成,也可以开诊所,介绍需要住院或检查的病人到医院去。

中国青年报:医生自由执业后,收红包现象可以遏制吗?

朱恒鹏:收红包现象源自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按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单位收入总额用于个人分配的比例不能超过一个规定的比例,比如30%。一位医生苦学多年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又经过两三年住院医培训,才有在大医院独立出诊的资格。但公立医院医生个人收入不能和业务能力直接挂钩,手术费用很低,一些医生才因此收红包。

医疗费应由市场决定。实行自由执业,形成规范透明的医生服务价格决定机制,让医生获得与劳动相等的报酬,也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收红包现象。只要医疗服务价格涨了,医生开方量必然减少,也可以挤压药品的回扣和返利空间。

中国青年报:一些人可能担心,放开医疗服务定价,会不会造成医疗费用大幅上涨?

朱恒鹏:首先,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开医疗服务价格,医疗费用肯定会有所下降。放开医疗服务定价,医生就不需要变相地“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了。现在医生给病人做完诊断检查,如果发现患者没病不需要吃药,医院和医生的收费会很低,三甲医院的挂号费也不过5元,一个医生检查10~20分钟,就得到5元,这样的收费怎么养得了医院和医生?放开医疗服务定价,也就是提高诊疗费,医院和医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患者的支出会有所下降。

其次,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总体负担。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优秀医生绝大多数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不管大病小病,一些患者都奔着大城市的大医院去,且不说就诊费用,单单是患者和家属的吃、住、行,就是不菲的开支。自由执业能使医生流动到基层去,一般小地方比大城市各种费用低得多,即便就诊费用增加一些,患者看病的总支出也会下降。

不过,我必须强调一点,医疗费用上涨是必然趋势。50%~80%的医疗费上涨源自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人们患病被治愈的几率增加,病人付出的费用也就随之增加。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医疗费用必然越来越高。

中国青年报:那老百姓的看病负担岂不是越来越重?

朱恒鹏:降低医疗负担只能依靠保险机制。比如北京,42元的普通挂号费,其中40元由医保报销,患者只须掏2元挂号。此外,单位也可以给职工买一部分商业医疗保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人们还可以自己购买商业保险。这样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制”既能减轻患者负担,又能更好地满足大家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需求。

中国青年报:自由执业能缓解看病难吗?

朱恒鹏:这是一定的。看病难是因为医疗供需矛盾。医疗需求增加一是因为人们的收入在增加,二是全民医保的实现和补偿水平的提高使看病成本降低。若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没有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需求会加剧看病难,也会加剧医患矛盾。

自由执业“解放”了医生,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等于增加了医疗供应,让患者能就近获得优质医疗服务。自由执业还能促进医生形成团队,以全科医师为守门人,帮助病人解决一般疾病,把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慢病管理的患者留在基层处置,同时把真正有需要的病人选送到更好的医院。这就使医疗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推动医生自由执业可以借鉴国企改革经验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应该怎样推动医生多点执业,进而到自由执业的落实?

朱恒鹏:改革既定制度不容易,关键看政府敢不敢下决心恢复医生自由执业。这涉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一下子完全改变现在的格局不太可能。我认为可以借鉴国企改革经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继续给离退休的医生按照现行制度发放退休金,在岗的医生保留国有事业编制身份及相应待遇。从此取消国有事业编制制度,新人全部采用合同制。

同时,还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当前养老保险双轨制很不合理,也不能维持。政府应该通过社会养老保险金,保障包括医生在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不只是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提供特殊待遇。社会养老保险应该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一律只保基本。

医院可以引入企业年金制度,对不同职工设不同的年金档次,让医师的工作能力和他所享受的退休金挂钩。这样一来,医生“靠本事吃饭”的意识就会提高,不再去争编制争身份,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和患者身上。

中国青年报:医生自由执业后,如何防范他们的不规范诊疗行为?

朱恒鹏:自由执业使得执业的收益和风险全部落在医生个人头上,他们工作会更认真也更注意自己职业道德,对声誉会尤其看重。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非常优秀的激励约束机制。

THE END
1.为公立医院提质增效提供生动“注解”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公立医院从此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我国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提升质量和效率上,以化解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https://www.jkb.com.cn/news/view/2024/1129/499442.html
2....11省医改试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CCTV节目官网CCTV13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综合医改试点典型经验,11省医改试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https://tv.cctv.com/2019/06/27/VIDEp3WVlGJHXju6YQIKoP7y190627.shtml
1.医疗改革迈向高效公平可持续的未来,最新动态解析医疗改革取得新进展,致力于实现更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医疗体系。改革措施包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并关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这些改革旨在解决当前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普及性和可...http://impressionwonders.cn/post/14623.html
2.看病难看病贵的提案6篇(全文)分工1:10个问题涵盖面一定要广,但是不能偏离主题(民生问题:看病难、看病贵),设计的问题中要能反映出大家对该问题现状的认识,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方案的情况。注意问卷设置中,导言和结尾的撰写,非实名,但必须设计上是否为学生,是否为农村户口,性别。而且10个问题放在A4纸的单面,以减少打印成本!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r4lvw0q.html
3.让医院收费更清楚患者付费更明白● 本期民生·民意聚焦为群众看病就医把好“价格关”,让医疗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编者 本期嘉宾: 吴明: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 徐自强: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原主任 ...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412/02/content_70974.html
4.陈晓荣:打破看病难看病贵,互联网医疗是终极解决方案全球智库互联网医疗其实并不是一个要素的改变,要改变的是要素的结合,相当于是经济学上的全要素。每个要素的增长和释放会提高经济增长,会提高整个体制的效率,但是全要素增长提高的效率是倍增的效果,中间固然是一个合作关系。我个人觉得要打开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钥匙,互联网医疗可能是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4284
5.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区深化医改工作典型经验新闻发布会各位朋友,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区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服务供给与群众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很多医改政策还需在“最后一公里”上持续发力,以深化医改促进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https://www.nmg.gov.cn/zwgk/xwfb/fbh/bmxwfbh/wsjkwyh/201905/t20190524_229178.html
6.医院不合理收费整改措施报告(精选21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梁山楚桥医院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在市、县新农合办公室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各项标准,努力为...https://www.ruiwen.com/baogao/6706912.html
7.江西这十年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江西医改取得显著成效【江西这十年】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江西医改取得显著成效 【江西这十年】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江西医改取得显著成效http://m.yun.jxntv.cn/dsxw/p/624253.html
8....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烦看病弱”问题综合医改试点解决...2015年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决定开展省级医改综合试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目前共有综合医改试点省份11个。各试点省份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精准施策,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经验做法。http://www.pnszyyy.com/content/?826.html
9.新医改背景下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公司新闻2、分级诊疗目标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激增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 https://www.biomart.cn/54281/news/2901564.htm
10....上海市长要求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好国家交给上海的医改试点任务,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50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