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互联网梗更新换代得再快,但有一个梗,生命力却极强。
这个梗就是——鸡你太美。
最绝的是,某黄色小网站里,也出现了这个梗。简直不要太荒谬。
公开资料显示,“鸡你太美”,是一句网络流行语,为2016年11月29日SWIN-S发布的歌曲《只因你太美》的空耳,出自于蔡徐坤在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之中的自我介绍表演。
人民网评:
“鸡你太美”“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据报道,小孩子学到的网络烂梗越来越多。
很多网络烂梗,都让人一头雾水。这种梗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流行了起来?为什么孩子们喜欢说?家长对此又是什么态度?
最近,记者做了个调查,有近1000名家长参与填写了问卷。
视频截图
数据
孩子讲网络烂梗,家长什么态度?
95%家长选择“不支持”
此次调查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在生活中使用网络烂梗的情况。调查中,男生比例50.4%,女生比例49.6%,各占一半,较为平均。按年级来划分,小学1-3年级占比38.62%,4-6年级49.15%,初中11.44%,还有不足1%的幼儿园孩子。
对于“芭比Q”“你个老6”“鸡你太美”等网络烂梗,约两成家长表示“从来没听到过”,近六成家长表示“偶尔听到过几句”,经常听到的家长也超两成。而在经常听到的家长中,男生家长比例比女生家长多11%。对比小学阶段数据,4-6年级学生比1-3年级学生多15%。
“在以下哪个场合,孩子经常说网络烂梗?”调查数据
让人意外的是,在“家长在哪些场合中经常听到孩子说网络烂梗?(多选)”这个问题中,有超七成家长选择“孩子与同伴玩耍、聚会时”,在家中经常讲的也有超4成。43.71%的家长认为这些“网络烂梗”对孩子在语言表达、价值观方面会有一定负面影响,近45%家长认为“负面影响较多,孩子很容易被带坏”,还有11.33%家长认为影响不大。数据显示,超9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讲这些烂梗,其中近54%家长会制止这种行为。
此次参与调查的初中学生家长虽然不多,但是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初中生刷手机短视频的比例比小学生高,超65%的家长表示孩子是从网络短视频、综艺节目中看到的,这比平均值高出25%多。
为此有人提出,要共建共治,家长多陪伴、学校多引导、平台多负责,一起把青少年的网络环境搞好。
很多网络烂梗,都让人一头雾水:这种梗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流行了起来?
而真正了解了这些梗的背景,就很容易发现,它们不仅烂,还散发恶臭气息。
还有一些网络表达,已经涉嫌侮辱他人了,比如“贝儿这个绿茶,哪有本公主漂亮?”
此外,诸如“想你的腿,亲你的嘴”之类的言语,也让人不敢恭维。
网络时代,出现网言网语很正常。
但是,网言网语不等于奇言怪语,也不等于胡言乱语,更不等于污言秽语。
试问那些一脸油腻的短视频主播,你们会把乱七八糟的梗,说给自家孩子听吗?
其实,玩梗需要智慧,比如有时得会抖机灵,有时得会说金句,有时还需要有创新。
但我们发现,一些网络烂梗,之所以烂,就在于它们太无趣、太无聊、太恶俗,跟创意挨不上边。
比如,“你这个老六”,让人看到的只有庸俗。
需要厘清的是,那些网络烂梗何以流行?
青少年脱口而出,挂在嘴边,他们究竟是从哪些鬼畜游戏、恶俗直播里学到的?
有网友感慨:“现在的孩子确实被网络荼毒太厉害了。”
应该说,污染孩子的不是网络,而是一些主播;带坏孩子表达的不是网言网语,而是那些臭不可闻的烂梗。
这一观点似是而非,网络烂梗让人担忧,是因为它们侵袭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
因此,不能对此轻描淡写,任其泛滥。
应看到,对待网言网语我们秉承更开放的心态,要反对烂梗,反对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
我们欢迎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言网语,但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何以消除那些网络烂梗?
如何净化它们孳生的土壤?
惟有大家共同努力,让网络环境更清朗,让青少年的用网环境更健康。
央视网:
小孩爱说的“烂梗”越来越多了
此外,据央视网报道,“鸡你太美”“你这个老6”满嘴“三俗网梗”;
拿起手机停不下,放下手机就发火;打游戏“CPDD”比解二元一次方程还熟练;“海王”“雌竞”张嘴就来……网络对青少年的干扰“罄竹难书”。
近日,有网友被4岁的女儿提问:“妈妈你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还不等她回答,孩子就得意洋洋说:“因为它看了视频不点赞!”
话到此处,爱点赞和不爱点赞的人都沉默了……
这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的问题: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短视频和小游戏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
2分钟看电影系列,也被如法炮制用来“收割”孩子,在一个名为《小猪佩奇发生诡异事件》的视频中,张口就是“注意看,那个房子里还关着一只猪”,真是有那味儿了……
这是一道难解的三角谜题,家长、学校、平台,都要负起责任,才能共管共治,也不能简单粗暴。
家长。
要当好第一任老师,陪伴孩子参与更多丰富的课余活动,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让孩子有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不是每天沉溺于网络之中。
在孩子遇到低俗的网络梗语时,更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学校。
要有意识地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并提高他们对纷繁复杂信息的判断力。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监管部门及平台要持续地整治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文明建设,为让孩子们“学会好好说话”而创造一个清爽的文化空间。
毕竟网络已经是当今的基础设施,我们无法物理隔绝孩子与网络,只能做好网络内容的净化和筛选。
据了解,2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越来越普遍,更加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思路,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大力激浊扬清,营造短视频清朗空间。
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方面对未成年人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