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人士曾将短视频要诀归纳为,“同期声、大字幕、去电视化”,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地描述了短视频的应用形态和传播变革。
短视频传播持续火热,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快速稳定的移动网络、趋于平价的通信资费、广泛普及的智能终端,带来的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升级,更是传播方式的革命。可以说,短视频持续火热,是与网络传播视频化、网络视频移动化趋势相伴而生的。
拓宽短视频传播渠道,是新闻舆论阵地的延伸。当前,部分短视频APP用户相对集中,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以抖音为例,截至今年1月,国内日活跃用户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实现覆盖人群的最大化、传播价值的最优化,是主流媒体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统筹用好内外传播平台,积极开设外部短视频账号,是主流媒体主动拓宽短视频分发渠道的重要举措。畅通传播渠道、丰富分发模式,也为新闻舆论阵地有效延伸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占据舆论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灵活把握内容与玩法
加强主动策划,让短视频传播深入人心。对重要事件、重要节点加强主动策划,不仅可以让新闻报道工作有序开展,而且可以让传播效果事半功倍。短视频策划更要精打细算,要明确内容立意、设计镜头组合、细化拍摄需求、计划投放渠道、预判传播效果,为后期的制作分发做好充分准备。
借力平台功能,让短视频传播有量有力。认真研究平台功能特点、加强与平台沟通合作、共同发起主题活动,是有效扩大短视频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比如抖音平台的挑战功能,如果挑战主题选择适当,就会引发同类短视频的快速发布、动员,进而形成传播声势。
创新技术应用,让短视频传播智能互动。在短视频传播中,创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互动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联合腾讯微视制作《两会AB剧》栏目,围绕两会热点推出互动视频。例如,围绕“面对校园霸凌老师该怎么办”问题推出的短剧,为受众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参与视角,互动人数达45万。
3
正确处理“变”与“不变”
理性洞察短视频变革中的三个“不变”,主流媒体方能在短视频浪潮中保持定力,有的放矢,稳步前行。
变的是传播形态和渠道,不变的是融合发展理念。短视频从出现到火爆,传播形态更加清晰,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已成为全媒体时代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产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等要义准则,在人民网短视频传播中得以不断探索和应用,下一步还将继续发力:深入把握短视频传播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价值与定位;坚持内容为王、技术引领,以创新推动短视频制作分发反馈全流程作业;强化平台建设和渠道统筹,建立融合传播矩阵。
(作者唐维红系人民网副总裁,张玉珂系该网社交媒体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