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制度本质词语释义管理名词管理制度

【英译】[order;style;system;institution]∶

【词性】名词

(1)[system;institution]∶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管理货币制度

(2)[order]∶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以他们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征

(3)[style]∶式样;规格

考核制度

1.所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宋王安石《取材》:“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他没有看到,存在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消灭,就是大公平。”

2.制订法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汉书·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三章:“创制权,由人民以公意创制一种法律,此则异於专制时代,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也。”

3.规定。

唐元结《与何员外书》:“昔年在山野,曾作愚巾凡裘,异於制度。”《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尚书省奏:‘永固自执政为真定尹,其繖盖当用何制度’金主曰:‘用执政制度。’”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丝弦戏《空印盒》第十场:“与他去了制度!”

5.制作。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臣望奉天有天子气,宜制度为垒,以备非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

6.谓制作方法。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东坡在黄州,手作菜羹,号为东坡羹,自叙其制度。”

7.规模;样式。

《史记·孝武本纪》:“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洛邑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适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兴筑,号曰东都,宫室制度,与镐京同。”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自己乘坐高四层的龙舟,萧皇后乘坐制度较小的翔螭舟。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

译为:司农卿韦弘机营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制作的规格雄壮华丽。

9.制度。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既至夹谷,齐景公先在,设立坛位,为土阶三层,制度简略。”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改葬施金棺,手诏追褒扬,袈裟寄灵谷,制度由萧梁。”一本作“制度”。清李渔《怜香伴·欢聚》:“你们只管掌灯随我老爷走,汉家自有制度。”

构成

安全管理制度

内容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分类

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如《办公室人员考勤制度》、《机关值班制度》。法规性制度是对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职工休假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

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发布

制度的发布方式比较多样,除作为文件存在之外,还可以张贴和悬挂在某一岗位和某项工作的现场,以便随时提醒人们遵守,同时便于大家互相监督。

特点

2.鞭策性和激励性。制度有时就张贴或悬挂在工作现场,随时鞭策和激励着人员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勤奋工作。

3.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岗位责任的法规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为人们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

写法

(一)标题。制度的标题主要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以适用对象和文种构成,如《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另一种是以单位名称、适用对象、文种构成,如《××大学校产管理制度》、《××市工业局廉政制度》。

(二)正文。制度的正文有多种写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引言、条文、结语式。通篇条文式;多层条文式。

1.引言、条文、结语式

先写一段引言,主要用来阐述制定制度的根据、目的、意义、适用范围等,然后将有关规定一一分条列出,最后再写一段结语,强调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2.通篇条文式

将全部内容都列入条文,包括开头部分的根据、目的、意义,主体部分的种种规定,结尾部分的执行要求等,逐条表达,形式整齐。

3.多层条文式

这种写法适用于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制度,特点是将全文分为多层序码,篇下分项、项下分条、条下分款。如某省制定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用“(一)、(二)、(三)……”来表示大项下的条,用“1、2、3、……”来表示条下的款。

(三)制发单位和日期。如有必要,可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制发单位名称和日期,其位置也可以在正文之下,相当于公文落款的地方。

规章制度的写法:规章制度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规章制度的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内容、文种组成。如《××市房地产市场管理细则》等。单位名称,或是规章制度适用的单位或范围,或是制订、颁发单位名称。

2.正文。规章制度的正文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1)分章列条式(章条式)。即把规章制度的内容分成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叫分则,最后一章叫附则。

总则一般写原则性、普遍性、共同性的内容。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制定依据、制定目的(宗旨)和任务、适用范围、有关定义、主管部门(该项有时也可视具体情况置于分则或附则中)。

分则指接在总则之后的具体内容。通常按事物间的逻辑顺序,或按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或按工作活动程序以及惯例分条列项,集中编排。表述奖惩办法的条文也可单独构成罚则或奖罚则,作为分则的最后条文。

附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施行程序与方式,有关说明(该文书与其他文书之间的关系,规定附件的效用,数量以及不同文字文本的效用等),施行日期。

(2)条款式。这种规章制度只分条目不分章节,适用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规章制度。一般开头说明缘由、目的、要求等,主体部分分条列出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第1条相当于分章列条式写法的总则,最后一条相当于附则的写法。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

(1)体式的规范性。规章制度在一定范围具有法定效力,因此在体式上较其他事务文书,更具有规范性。规章制度,用语简洁、平易、严密,在格式上,不论是章条式,还是条款式,本质上都是采用逐章逐条的写法,条款层次由大到小依次可分为七级:编、章、节、条、款、目、项。一般以章、条、款三层组成最为常见。

分工管理

食堂管理制度

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企业必须高效运转,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首先一条是要做到各部门权责分明,不能互相重叠,更不能互相牵扯,否则就会导致效率低下,现代公司的组织分工管理制度是防止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的惟一正确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责划分办法

三公司董事长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四公司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五公司执行委员会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六公司总经理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七公司副总经理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八公司总裁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九公司办公室职责管理办法

十公司人事部工作职责管理办法

十一公司财务部职责管理办法

十二公司总务部职责管理办法

十三公司营销部职责管理办法

十四公司采购部职责管理办法

二十二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职责规定

二十三人力源部经理岗位职责规定

二十四销售部经理岗位职责规定

二十五公关部经理岗位职责规定

二十六发展部经理职责规定

二十七采购部经理岗位职责规定

二十八会计主管岗位职责规定

三十收银出纳员岗位职责规定

招聘管理

最常见的获得人才的方法现代公司也都非常重视但关键是怎样招聘才能招到真正的人才很多公司招聘人才缺乏科学的制度仅凭招聘者的个人感觉或对应聘者的表面印象良好便草率决定结果招来的往往是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科学的员工招聘管理制度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是对应聘者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一公司员工录用规定

二员工聘用规定

三聘约人员管理办法

四专业技术人员职位任用办法

五公司管理人员录用办法

六公司公关人员录用办法

七新进人员任用办法

八新进人员任用细则

九面试操作规程

简介

制度(Institution),或称为建制,是社会科学里面的概念。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著一个社会的秩序。建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范畴之中。

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例如如果我们把选举制度看成是建制的话,不同地方的选举制度,规则都有不同,制度主义者便会解释这是不同社会对选举价值观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倘若一个社会认为应该表达多元声音,重于执政效率等其他价值观的话,那么选举制度便会倾向设定于有利表达多元声音(例如:代表制),多个党派都能借助此制度得到相应民意支持而被选出。

制度的概念有一个盲点,就是难以解释制度改变的原因。多年来不同学者均尝试加以解释,如社会上规范性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行为互动、历史的因素会导致制度得到改革,可是始终难以充分解释政治现象。

制度宏敞

1、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2、“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3.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4.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以他们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征。

5.式样;规格

理论思想

理论思想内容如下:

古典主义

以往对于制度的理解只局限于组织而言,可是在现代的社会科学分析框架内,已可指涉到社会上一些非组织形式的规则,如:宪法等。在六十年代,旧制度主义在学界非常流行,通常被用作分析政府、组织的实际运作,而这种分析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学者通过分析,希望找出一个好的制度。可是在六十年代末,建制的概念遭到实证论、理性选择理论所质疑。

新主义

直至在八十年代,建制的概念在好几位学者(如:Goodin)的改进底下,得以重新活用于社会科学的诠释,被称为新建制主义。新建制主义强调环境如何影响制度的改变,其理论主要对制度的概念作出以下革新:

以往对制度的理解,只限于以组织作为分析单位;新制度主义则以规则作为建制的分析骨干,故此便不限于以组织为单位了。

重视非形式的因素,以往分析制度,只局限于实质上的运作程序与规则,新制度主义则更注重建制内非形式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如某组织内群众对领袖的崇拜,便是非形式因素之一。

强调制度之间的差异性。

以往带有价值判断,新制度主义则强调对建制内价值的批判。

以往认为制度是独立运作,新制度主义则认为制度间是唇齿相依,例如一个政府部门,便受到担当议会角色的建制所监察。

有学者认为新制度主义将所有形式与非形式的规则都被列为分析框架,导致差不多所有因素都可以被列入这种分析框架以内,无法解释现象的显著性。

规范性主义

此派学者认为制度的形成是规范性价值影响的结果。不同的社会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这就会导致制度迥异,而制度亦会随社会的变迁而变更。

理性选择论

认为制度的规则,会影响个体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此派学者认为制度提供的环境,会令个人才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以达成目的为最终手段。而个体亦可以为了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而促使建制的改变,以求达至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历史主义

以历史作为分析框架,认为制度的构成是历史的产物,蕴含历史性的权力分配。不同的历史事件,会导致建制的改变。

基本定义

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中央政府应该考虑把城投企业真正“公司化”,并清理存量债务。在厘清债务归属的情况下,重新建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新体系。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如何,风险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回答。

按照银监会的数据,地方融资平台在银行体系内的债务余额大约在11万亿元,与审计署在2010年公布的数字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的增长。但从信托资产以及城投债券在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信托资产已经从2010年初的数万亿元,增长至年底的7.4万亿元,市场心照不宣的秘密是,大量的信托资产都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合作,把地方政府的债务从商业银行转移至信托行业。另一个数据则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券在过去两年持续放量。

透明度较低是市场担心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加致命的则是地方政府债务归属不明,一旦出现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可以想象的是,由于其既不是公司违约,也不是地方违约,因此地方甚至中央政府出面买单的可能性非常大。

THE END
1.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题大全43、3、入侵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 的要求,但不必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 格。 (×) 44、4、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是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两部份组 成。(√) 45、入侵报警系统允许有少量的漏报警情况。(×) 46、目前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常用的图像格式只有CIF和4CIF两 种...https://m.360docs.net/doc/2d11333755.html
1.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全文规定)法律条文(六)发行公告或发行章程(格式要求见附3、4); (七)承销协议; (八)发行人关于本期债券偿债计划及保障措施的专项报告; (九)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及有关持续跟踪评级安排的说明; (十)发行人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十一)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文件。 https://www.fadada.com/notice/detail-17304.html
2.公司委托书格式范文具体体现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T 9704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其特点(1)适用面广;(2)应用于非法律条文类文件。烟草行业应用范围广泛,大部分都采用这个格式。 3.标准文件格式。 具体体现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其特点(1)应用于内部;(2)属于重复性应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5q9qdsd.html
3.民法典视野下的法律解释方法该条文规定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旨在促使合同当事人双方能够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避免将一方意志强加于对方。此处文义关键词是“合理的方式”,但何谓“合理”,在法律适用上仍有解释的必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在订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1/05/id/6021773.shtml
4.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条文释义查看机读格式 人身权--侵权行为--赔偿--法律解释--中国 评分: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条文为主线,结合民法通则、国家赔偿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我国既有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按[条文主旨]、[对应法条]、[条文释义]的体例,对本司法解释...https://libi.nwupl.edu.cn/bookInfo_0100004994.html
5.辩护人辩护人的权利义务 辩护词 指定辩护 4相关法律 5词条图册 1概念释义编辑 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https://baike.sogou.com/v75019164.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释义mobiepubpdftxt电子书...本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组织编写,根据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撰写释义,详细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相关问题,并附有该法修订草案、历次修改审议报告、立法调研报告等立法资料和新旧条文对照表,是国家立法机关法律释义的标准文本。 作者简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https://book.qciss.net/books/11780651
7.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有()。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 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 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 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 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承运人...https://www.shuashuati.com/ti/6c786577adb84c3d973b5f7287e55bef.html
8.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效力审查规则本期“办案心法”栏目“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特别专题,邀请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陶卓华为我们讲解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效力审查规则。 01 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规则 法律适用依据的选择原则 对于格式条款,《民法典》在原《合同法》《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的基础上进行了...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0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