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身房“跑路”频发,“预付卡”成投诉重灾区,监管盲区谁来管?
今晚,
《问政山东》播出第87期,
本期节目邀请
山东省体育局局长李政,
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王延奎,
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乔云萍,
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李敬生,
山东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柄臣,
来到节目现场,接受问政。
01
健身器材进农田省体育局局长:花架子!建不如不建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2019年,山东也推出了农村体育两年行动计划,要求除不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外,确保在2020年底前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这项工作在各地积极推进,但在这个村,体育健身设施建的却不是个地方。
SPRING
健身器材建在了农田里?
记者实地测量发现,健身器材安装的地方距离兴隆寨村有1.6公里,周边全是农田。上级提供的健身器材,村里却把它安在了田地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院上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放哪里,还是得跟村里协商。你跟我们说,我们也得找村里说。
院上镇政府工作人员说这是村里自己的行为。那么体育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吗?3月11号,记者找到莱西市体育中心。工作人员这样回答:我们这里就这么四个人,我们每年安装的器材,多的时候400多套,少的也得二三十套,我们一般都不跟着。
针对片中反映的问题,山东省体育局局长李政表示:距离村庄1.6公里这么远,并且用栏杆圈起来了,谁能来健身?这就是形式主义工程、花架子工程,我们必须严加整治。
现场连线莱西市,对于健身器材安到了农田里,老百姓用不上,还涉嫌侵占了农田。莱西市副市长丁朝霞表示:太不应该了,充分暴露了我们在工作当中,就像李局长说的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工作不扎实,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其实青岛健身路径的普及,还是比较早的。它的推广普及,有着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比如提前申报,村庄里要求达到100%,15分钟的健身圈。申报完以后,选址现场勘验,统一招标施工,完了以后还有验收的环节。这个事情,我觉得可能在验收环节出了问题。包括市体育中心、镇工作人员的说法,工作作风都存在严重问题。节目后,我们全市面上进行一次普查,对履职不利的行为要严查到底,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针对短片中农村体育设施的安装没有跟踪监督机制的问题,省体育局局长李政表示:从国家到省市,对全面健身工程的建设整个流程都有明确要求。县级体育部门负责对全民健身器材安装进行指导服务,包括从选址开始,再就是检查验收,这个非常明确。县里不管有什么原因,这些问题不落实,导致农民健身工程出现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应该的。全民健身工程建到这个地方,建还不如不建,有还不如没有,不仅没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反而损害我们的形象。
李政还表示:农民体育,可以说是群众体育工作最大的一个短板。所以加快发展农民体育,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近两年具备条件的,没有农民健身工程的村实现全覆盖。有的农村确实没有健身场地,对没有条件建设的村可以缓缓,不能硬建,不能100%搞全覆盖。近两年,健身工程我们有一个明确方案,相信会实现有条件的村健身工程全覆盖。
02
25.6亩体育公园荒废谁来负责遇到“踢皮球”
在济南中海国际社区内,有一处体育公园,占地25亩多。本来,这个公园是供小区居民们日常健身用的,可如今,这里已经不成样子了。具体情况来看问政记者的调查。
济南中海国际社区位于济南市二环南路附近,是一处大型的住宅区。在住宅区靠南的位置,有一处依山而建的体育公园。3月2号记者来到这里发现,篮球场地胶成片脱落堆积,露出了水泥地面,整个地面斑驳不堪。
四个篮球架中三个已经破损严重,篮板没有玻璃、架子变形严重。球场打不了球,篮球爱好者们只好另找其它地方。
紧邻篮球场的是羽毛球场,同样出现了地胶皲裂、器材破损的情况。一旁的乒乓球区,两张乒乓球桌都只剩一半,剩下的半张桌也已经是千疮百孔。
记者查询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公示系统发现,这处体育公园的用地是专门的体育用地,占地1.709公顷,约25.6亩。虽然面积不小,但现场能用的设备已经几乎没有。这处体育公园应该谁来维护呢?记者先后找到了小区的开发商和物业,答复说不清楚。
记者把这一问题反映给了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之前不是我们建设的,是开发房地产一块配套的,卖完房就不管了,也没移交。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的健身设施,按室内人均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2016年,济南市专门印发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加强体育设施竣工验收和执法检查,对未达到标准而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改变用途等情形,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对于体育公园破损无人修的情况,市中区教体局能不能管呢?
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开发商绝对是瞎说,那个地方属于七贤办事处,开发商连办事处都没有移交。我们只能和办事处去对接,器材坏了,我们可以去维修,但我们和开发商是没法直接对接的。
针对片中反映的情况,省体育局局长李政表示:感觉到非常可惜,非常痛心。像这样的一个体育公园在社区里非常少见,能建成规模这么大的一个体育公园,开发商建设之初投入花费是比较大的,荒废成这样非常痛心。
现场问政济南市体育局,局长孔杰表示:这个问题我还不了解。但是看了短片以后,我感觉到确实不应该。既然建了,就应该用起来,给周边群众和社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济南市健身场所的面积,和国家有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这个公园的产权是谁的。第二个,还要看看当时政府和开发商怎么签订的合同,是不是建完以后交给当地政府部门来管理,或者是建好以后由开发商来负责管理。
2016年,济南市专门印发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加强体育设施竣工验收和执法检查,对未达到标准而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改变用途等情形,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济南市体育局局长孔杰表示:线下以后我们抓紧到线上去,拿出具体解决方案,联合有关部门去解决。
03
体育场馆“看上去很美使用难”
省体育局局长:不开放,收回补贴
在体育馆一楼,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体育馆不对外开放。你去二楼再问问。
二楼的这位工作人员说,要想使用场馆,需要打申请、走程序。
五环体育馆进不去,记者又来到了德州的另一处体育馆——德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这处体育馆内设主、副两个篮球场地。场馆工作人员介绍,主馆一般不开放。
副馆的开放管理制度显示,每天有两个时段开放,下午4点半闭馆。经常来这里运动的群众告诉记者,虽说规定下午4点半闭馆,但一般都会延长到五点多,但这对于想要锻炼的上班族来说也不是很合适。德州市民很无奈:他这里上班咱也上班,咱下班他们也下班了。
补贴发下去了,但是服务却没跟上,李政表示:目前我们正在构建大型体育场馆监控平台,监控各个场馆日常开放的情况,加强对场馆开放的管理。同时我们也进行开放评估,根据各个场馆开放的情况、服务的情况、参加健身的人流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评估。我们与省财政厅进行了沟通,把补助经费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奖励,谁开放得好奖励给谁,没有进行开放的场馆该收回的我们要收回。
04
铁将军把门,社会足球场中看不中用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山东省也出台了文件,要求加快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在政策推动下,山东省的足球场地数量迅速增加。但在有些地方,有足球场却踢不了球?来看记者的问政调查。
社会足球场不开放
2020年年初,泰安市在《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中提出,全市要新建社会足球场26块。到了年底,泰安市体育局在政府网站上再次发布消息说,26块社会足球场地已超额完成到34块。并且,为提高建设积极性,泰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申报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的通知》,对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予以标准足球场地每块20万元、非标准足球场地每块6万元的资金扶持。那么,新建的社会足球场运营得怎么样了呢?3月4号,记者来到宁阳县名士豪庭足球场,这是泰安市体育局公布的新建社会足球场之一。
宁阳县名士豪庭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自己投资建的,平时不开放,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开放。
同一批通过验收的还有宁阳县八仙聚小区足球场,场地建在了八仙聚小区附近的工厂里,与小区仅有一门之隔,但是这道门却被上了锁。小区的居民要想去足球场,只能从旁边的栏杆缝隙里钻过去。但过了这道门也依旧踢不了球,因为笼式足球场的大门上还有一道锁。
球场附近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足球场就是他们锁的。
节目现场,省政协委员常爱玲表示:近年来,各地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克服重重困难,体育场馆和社会足球场建设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让我们普通老百姓很是欣喜,但这些场馆要想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绝不是“建成”两个字这么简单,首要的问题在于“开放”。什么时候能让老百姓下了班想锻炼的时候就能就近锻炼,想踢球的时候就能酣畅淋漓地踢上一场球,才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做到位了。
05
健身类投诉成消费投诉重灾区健身房“跑路”问题谁来管
现在,有不少人选择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为了方便,在健身房里办个卡充点值,也是很常见的事。但是有观众跟我们反映说,他们在健身房交了钱办了卡,还没能跑几次步,健身房关门了,老板找不着了。这刚充到卡里的钱还能退回来吗?来看记者的问政调查。
健身房跑路
3月2号,记者来到范先生等人办卡的嘉莱多健身房看到,这里已经是大门紧锁,整个健身区域已经被搬空,只剩下游泳池里一汪清水。大家说,现在健身房的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
健身卡还没到期,健身房却关了门,不少健身爱好者都反映他们也被这个健身房坑了。青岛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交了三千多块钱,上了一节课就出现这个事,感觉太失望了。
发现健身房关门后,范先生等人想要把剩余的卡费退回来。应该找哪个部门呢?他们首先想到了体育产业的主管部门——青岛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你就应该去找市场监管局。
范先生等人又找到了青岛李沧区九水市场监督管理所,但在这里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记者了解到,健身机构采用的这种“先充值后消费”的模式,也叫预付式消费。2020年4月,商务部曾发布过《关于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范先生等人的遭遇,商务主管部门能不能管呢?李沧区商务局工作人员表示:单用途预付卡是零售业和服务业,我们商务管的单用途预付卡不包括健身娱乐的这种卡,不在单用途预付卡范围内,找教体局。
在淄博张店区有家酷动健身俱乐部,如今招牌被拆了大半,房门紧锁,屋里一片狼藉,不少交钱办卡的消费者正在四处维权。
淄博市民董先生说,事发之后他在市场监管部门得知,这家健身房早在1月21日就已经注销登记。
记者了解到,这种消费者充钱办卡后,健身机构跑路或者失联的情况常有发生。2020年5月,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预付式消费专题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预付式消费投诉领域,其中健身类投诉最为突出,占比超过30%。
从山东省消费者协会2020年5月发布的《预付式消费专题调研报告》来看,健身类投诉几乎成了预付式消费投诉领域的重灾区,占比都超过了30%。对此,省体育局局长李政表示:我知道健身类的比较多,没想到第一,我感到很吃惊。
节目现场,特邀观察员袁曙光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健身房跑路,现在已经成了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重灾区。我们过去是多头监管,现在成了监管的盲区,到底由谁来监管?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希望体育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堵住这个漏洞,净化健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