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昌平线(以下简称“昌平线”),是连接北京市区与北部昌平新城的地铁线路。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负责运营。
一期于2010年12月30日开通;二期于2015年12月26日开通。
截至2015年12月26日,该线运营区段为西二旗站至昌平西山口站,途经海淀区和昌平区,运营里程31.9千米,共开放12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2座),拥有车辆基地2座(定泗路停车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
1月中旬,昌平线一期总体设计通过评审。
4月2日上午,昌平线一期正式开工。
12月2日,昌平线一期成功下穿京密引水渠。
12月13日,一期朱辛庄站北侧高架桥开始搭建。
12月23日11时30分,昌平线一期工程开始从空中穿越北六环。
12月28日,一期终点站南邵站主体结构封顶。
4月,昌平线二标路段率先全线贯通。
5月25日,昌平线全线11座车站站名开始公示。
7月9日,一期首次通电成功。
8月31日19时左右,昌平线列车从青岛运抵北京。
9月19日,昌平线一期开始空载试运行。
11月4日一期开始全线冷滑测试,7日开始全线热滑测试。
11月底,昌平线一期初步设计方案获批。
12月30日,昌平线一期开通运营。
3月,媒体报道昌平线二期拟增设亢山广场站。
6月,媒体报道昌平线二期拟增设西关环岛站。
11月中旬起,昌平线晚高峰发车间隔由10分钟缩短为6分30秒。
12月,昌平线二期全面开工。
5月6日,昌平线平日早高峰发车间隔由8分30秒调整至6分30秒,晚高峰由6分30秒调整至5分30秒。
10月,昌平线二期增设涧头西站(已更名为昌平西山口站),一度拟增的西关环岛和亢山广场两站由于未通过审批而取消。
5月12日,昌平线二期开始盾构施工。
10月9日,昌平线二期09标段1.6公里隧洞实现双线贯通,为全线率先打通的盾构区间。
1月14日,昌平线二期5座车站完成主体施工,次日进入全面铺轨阶段。
2月4日上午,昌平线二期钻山隧道贯通。
7月10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公布昌平线二期沿线5座车站具体命名。
7月20日,昌平线二期实现轨道贯通。
8月19日,二期沿线车站站名确定。
9月20日,昌平线二期开始空载试运行。
12月26日,昌平线二期开通运营。一二期贯通后,晚高峰发车间隔缩至4分钟,而早高峰则保持6分30秒不变。
3月10日,昌平线早高峰列车间隔由6分30秒缩至6分钟。
7月20日,从昨天开始,昌平线南延北段已经启动首轮环评,南延建成后西二旗站有望告别拥挤。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公众可以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交书面意见。
北京地铁昌平线车站列表
车站名称首班车末班车往西二旗方向往昌平西山口方向往西二旗方向往昌平西山口方向全程半程终点站朱辛庄昌平西山口5:45——22:2023:05——十三陵景区5:476:0722:2223:0723:42昌平5:516:0322:2623:1123:38昌平东关5:546:0022:2923:1423:35北邵洼5:575:5822:3223:1723:32南邵6:005:5522:3523:2023:29沙河高教园6:055:5022:4023:2523:24沙河6:085:4722:4323:2823:21巩华城6:115:4422:4623:3123:18朱辛庄5:375:4022:51——23:14生命科学园5:405:5522:54——23:10西二旗——5:50————23:05
主词条:北京地铁SFM13型电动车组
SFM13型由南车四方制造,共27组162辆(列车编号CP001-CP027),每个车厢共4对内藏门。6B编组,最高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2010年年底配置15组,2015年年底新配置12组。
昌平线将成为北京地铁第一条无人驾驶列车线路(注:列车配有乘务员进行控制管理)。
昌平线采用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号系统,结束了外国企业对地铁CBTC信号系统的垄断。与引进外国信号系统相比,国产信号系统可降低成本约20%-30%。
2013年10月16日起,昌平线正式启用CBTC系统覆盖全运营时段。
昌平线拥有车辆基地2座:定泗路停车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
定泗路停车场位于定泗路与七小路交叉口西南角,随昌平线一期建成,在昌平线二期开通前临时担负车辆段功能。(未来可能会与8号线共用或直接交付给运营三分公司的8号线)
十三陵景区车辆段位于昌平西山口站西南侧,京新高速公路南侧、京藏高速公路北侧。占地面积3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已经随昌平线二期建成。
为缓解13号线西段以及西二旗站的换乘压力,昌平线计划从西二旗站向南延长到国家图书馆站,初期建设西二旗站到蓟门桥站一段。
2016年7月19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北京地铁27号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工程西二旗至蓟门桥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告》。环评公告显示,昌平线南延北段北起既有昌平线西二旗站,南至蓟门桥站,线路长约12.5公里,共设7座车站。预计于2016年初开工,2019年年底竣工。
管理机构
昌平线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6日,前身是北京地铁客运公司,是隶属北京地铁公司的地铁运营服务商。
6公里(含)内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20公里(除机场线外的北京地铁线路均有效)。
2015年12月28日,昌平线南邵至朱辛庄5座车站开始试行工作日7:00(含)前持一卡通刷卡进站票价7折优惠措施。
昌平线是城市西北方向的重要放射线,是昌平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能够有效的改善昌平新城的交通环境,有效疏解中心城人口和产业,推动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昌平线一期的开通加强了昌平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带动沿线区域的繁荣发展。昌平线一期自开通以来,客运量持续增加,2011年运送2704万人次,2012年运送3831万人次,2013年运送4814万人次,2014年运送5733万人次,4年间客流量翻了一番;一期7座车站中,6座车站成为常态化限流车站。
昌平区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科教旅游产业云集,是首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昌平线二期的建成,犹如打通昌平和市区交通的“任督二脉”,一跃成为北京北部的交通干线,开启昌平老城区的“轨道交通元年”,也为前往十三陵的游客增加新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