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31日消息(记者王晶)一字之差,两个“首条”。
110年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首条铁路——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妄言;110年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交通配套工程——京张高铁开通,成为中国首条智能化高铁线路。
岁末的北京寒风凛冽,不少旅客乘客热情丝毫未减,争相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首发列车于昨日(30日)8时30分始发,驶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站。从35公里到350公里,从“争气路”变成“先行者”,这次列车的顺利驶出,标志着世界第一条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也意味着中国铁路已全面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首发当日,一位火车迷手持京张高铁模型,在北京北站合影留念(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30日,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即将驶入清河站时,与北京地铁13号线并行(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起点北京北站地铁换高铁仅需5分钟
从2016年11月1日起,为配合京张高铁工程施工,北京北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停运三年后,作为京张高铁的起点站,北京北站也于昨日(30日)正式恢复运营。
北京北站地处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区域。可换乘地铁2号线、4号线、13号线。昨天早7点10分左右,记者乘坐地铁4号线抵达西直门站后,先出站到达地上一层,再从地面进站口进入北京北站。地铁换乘高铁全部用时仅用了5分钟。
记者还发现,作为百年京张的起点站,车站既融合了现代京张高铁特色,又保留了老西直门车站的装饰风格,增加新老机车、绿水青山等文化元素。比如站台上的钟表表盘,均印有詹天佑先生的肖像,此外车站候车厅检票门外,铜金色的“北京北站”站牌也古朴雅致,站牌上西直门火车站旧站房两侧标注着“1909—2019”。
随着G8811一路向北,经北京北、清河、沙河、昌平、八达岭长城、东花园北、怀来、下花园北、宣化北、张家口10座车站,一站一景,47分钟的行程,串联起174公里的万里山河。图为京张高铁路线图(中国铁路供图)
昨日开通后,作为京张高铁沿途各站中最大的一座枢纽站——清河站,也将实现市郊铁路怀密线引入及地铁13号线增站开通(上地站至西二旗站区间),国铁、地铁、市郊铁路能够无缝衔接与换乘。
专设滑雪器材柜车厢诸多细节都很“冬奥”
记者乘坐京张高铁复兴号列车一路向西北前行,行至花园北站后,车辆转向北,进入京张高铁的崇礼铁路支线。当日,这条备受瞩目的“冬奥支线”也正式投产运营。
一路飞驰的列车,从外形上看,在车头两侧以冰雪蓝为基调,向后飞扬的洁白色带随风舞动,若隐若现的24朵雪花象征第24届冬奥会,彰显冬奥主题。
车厢内雪花装置(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登车再看,里面满满的冬奥元素便最先映入记者眼帘,车窗上“北京2022”为主题的剪纸、车厢顶部悬吊的雪花装饰物……随后来回往返于各个车厢,记者发现,列车还专为冬奥会作了“特殊”设计,专门设有兴奋剂样本存放处和滑雪器材柜。
记者恰好遇到北京大学滑雪队队员正在列车员的引导下启用该器材柜,“1车、4车跟8车有滑雪板存放处。只需扫柜子上的二维码就可打开柜门,拉出安全带将雪具包固定,再将安全带锁扣插入锁口即可。”列车长吕盼介绍道。
滑雪器材专柜(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登车后的队员周昕禹难掩兴奋,过去他们滑雪一般是坐私营公司大巴或者拼车前往,走高速全程200余公里,至少需三个多小时,但通高铁后较以往节省了两个小时。“以前滑雪去都要前一晚出发,住一晚上,第二天大早上再上山。有了京张高铁,我们当天早上出发就可以了。”他还发现,动车组座椅采用的是滑道式安装,可快速拆装,这也满足了冬残奥会运动员轮椅停放需求。
据记者了解,列车是按照“平赛结合”的理念进行设计的,即包含标准配置和奥运配置两种。其中,标准配置能更好适应山区、高寒地区运行,而奥运配置则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部分功能,比如5号车厢为餐车和多功能座的组合车厢,可容纳48人。多功能座的小桌板面积较大、采用伸缩式设计,在冬奥会期间将成为媒体的办公车厢。
车厢增设多功能座(12306截图)
此外,京张高铁还运用5G技术实现了列车上奥运赛事直播,并且能够抵抗-47℃的严寒,大家即便是在车上也能同步观看冬奥会了。
北斗系统、5G、人脸识别等科技加持
不少人有所疑问,作为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它到底智能在哪?先来看外型,更加突出流线型设计,车头模拟鹰隼和旗鱼,具有优越的动力性能,运行中可以再减少7%的空气阻力。
京张铁路还是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防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研发和使用的无砟轨道桥梁建设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轨道技术,轨道和轨道间的误差只允许在2毫米。
车厢内的座位号也是电子智能显示,列车长贾士从介绍,座位号上会有三种颜色的灯,红色代表坐席已经出售,黄色代表下一站该坐席已出售,如果为绿色,则说明该坐席未售出。旅客身边有没有人,看灯就能知道。
京张高铁多媒体显示屏首次一分为二,旅客既可观看节目,又可以同时查看车次(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京张高铁上的智能监测屏(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一路行进,列车不断穿越隧道,但运行始终平稳,车头的显示器也随时更新车内及室外温度,光线都能同时调节明暗。据中铁设计京张高铁项目总负责人蒋伟平介绍,京张高铁11个车站有同一个“大脑”,通过这个“大脑”,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实现各站灯光、温度、湿度等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
更智能的是,“智能大脑”还能根据车站售票情况、天气情况等信息,分析旅客到站时刻及到站乘车人数及进出站客流量进行预测。结合站内拥挤度情况、列车到发时刻及运输旅客量,对车站的承载能力进行预测撑。
商务舱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去崇礼滑雪单程一小时票价不足百元
列车一路飞驰,历时1小时4分终于到达崇礼支线的终点——太子城站。飘起雪花的崇礼,气温低至零下29摄氏度,站台上落下不少积雪。
这里距离崇礼奥运村南侧仅1公里,是2022冬奥场馆核心片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门户,也是世界上首座进入奥运村的高铁站。
(中国铁路供图)
高磊表示,现在已经启用了公交接驳车辆。由于目前车站的其他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为了保障车站开通初期交通接驳,启用了一处乘客停车场,由一条330米长的通廊连接车站,旅客进出站都需从此通行。
太子城站站房的设计理念为“山水相连,冰雪小镇”,因此毗邻高铁站,还将建成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冬奥期间,张家口赛区产生的51枚金牌将在此的冬奥颁奖广场内颁发。而完成冬奥赛任务后,这里也将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四季度假目的地。
高磊说,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京张高铁的通车不仅意味着对于雪友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崇礼正式纳入北京周边地区的一小时生活圈,前往崇礼滑雪将成为京津冀人民的日常消遣方式。
单程车票(央广网记者王晶摄)
京张高铁已于12月28日18时正式售票
2019年12月3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京张高铁也已于12月28日18时正式售票。铁路部门在北京至太子城、张家口、呼和浩特、大同方向也安排了智能高铁体验列车。在12306购买车票时,如果所选车次是智能动车组,将会有绿色文字显示在车次下方。
各方向首发列车车次、时刻
1、终到太子城方向首发列车:北京北至太子城站G8811,同时也是全线最早始发列车。北京北8:30发车,一站直达终到太子城站9:34。
2、终到大同方向首发列车:最早始发列车,北京北至大同南站G2505。北京北8:40发车,清河(8:52-8:54)、怀来(9:23—9:25)、张家口(9:49—9:51)、阳高南(10:38—10:4:0)、终到大同南站11:00。
3、终到呼和浩特方向首发列车:最早始发列车,清河至呼和浩特东站G2407。清河始发9:22、东花园北(9:47—9:49)、怀来(9:58—10:00)、张家口(10:24—10:28)、乌兰察布(11:16—11:18)终到呼和浩特东11:54。
4、终到张家口方向首发列车:北京北至张家口G9101,北京北站11:37始发,清河(11:49-11:52)、八达岭长城站(12:11—12:13)、下花园北(12:30—12:33)、终到张家口12:50。
5、终到包头方向首发:最早始发列车,清河至包头站G2483。清河始发12:59,东花园北(13:34—13:36)、宣化北(13:47—13:49)、张家口(13:59—14:01)、呼和浩特东(15:26—15:31)、包头东(16:23—16:25)终到包头16:37。
另外,为了方便上班通勤族,怀密线S5线清河始发6对列车,实现早晚对开行。根据S5怀密线通勤客流需求,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列车开行结构,增开清河—怀柔北列车2对,分别为:S515/S516次、S517/S518次。
黄土店站调整清河到站4对,分别为:黄土店—古北口S501/S502次、S503/S504次运行区段调整为清河—古北口。黄土店—怀柔北S511/S512次、S513/S514次运行区段调整为清河—怀柔北运行。
清河—古北口S501,清河站最早发车7:10,终到古北口9:26。怀柔北—清河S512,怀柔北最早发车7:04,终到清河8:26,进一步方便沿线通勤族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