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该去哪儿?被罚没野生动物的命运困局

图①:苏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内,一只黄蓝金刚鹦鹉正在嗑瓜子,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

图②:黄庆案件中查获的另一只小熊猫,当时已怀孕,后被托管到动物园。

图③:吴中区东山派出所在一起贩卖野生动物案中罚没了一只陆龟,公安民警特地买来爬宠暖箱供陆龟居住。

一只大小和猫差不多、红褐色的长尾动物四肢站立,愤怒地抬着头。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斜塘派出所民警王安的电脑里存着一只野生小熊猫的照片,它曾和王安有过一天短暂的相处。不幸的是,这只野生小熊猫很快就死亡了。

野生动物在被查获后死亡,在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中并不鲜见。苏州检察机关梳理了2014年以来的案件情况——全市两级检察院共办理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377件695人,涉及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捕猎,非法捕捞水产品,走私珍贵动物等罪名,其中约三成涉及活体,大部分为鱼类、螺蛳等水产,少量为陆生野生动物。涉案陆生野生动物虽然数量不多,但办案中遇到的难题并不少,这些难题很多是共性问题。

“保护性伤害”

犯罪嫌疑人黄庆、何力多次通过自行运输或快递方式贩卖活体动物,这只小熊猫正是客户预订的“宠物”。在被查获后,小熊猫连带纸箱被送回斜塘派出所,安置在办案区阴凉的文件柜旁。有人靠近时,这个惊恐的小家伙会暴躁地嘶叫。

这只特殊的罚没物应该如何管理?根据《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涉案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但它与常规涉案财物的关键差别在于——“它是活的”。在王安十多年的从警生涯里,并没有办过罚没国家保护动物的案件,更别提照顾的经验了。

小熊猫入住派出所时是晚上,已经没法找托管单位。“从四川直运苏州,它该饿了。”王安点开手机,开始研究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喜食野果等甜味食物……”王安把削好的苹果片放进纸箱,不一会儿传来沙沙的咀嚼声,小熊猫连吃了两个苹果。

第二天上午,王安联系苏州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转而联系上市林业站,对方为小熊猫联系了托管单位——苏州市上方山森林动物园。

谁知,入住动物园后,小熊猫的反应更加激烈,一旦有人靠近就十分狂躁。工作人员发现它拒食,想等它情绪稳定后再行体检,但第二天一早,可怜的小家伙已蜷缩一团,毫无反应。

动物园对小熊猫进行解剖,发现心脏内有积液、心肌出血、肝脏破裂。“这是环境频繁变化后的典型应激症状,符合野生动物被抓捕和长途运输后受到惊吓致死的症状特征。”解剖人员说。在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郑佳俊提醒下,为固定证据,王安对解剖人员制作了笔录。

为避免动物死亡风险,也有一些罚没动物的管理采用了“非常之法”。

2015年,苏州市检察院办理过一起走私珍贵动物案。17只非洲鹦鹉,在出售给宠物店老板徐江时被海关查获。这批鹦鹉为蓝眼凤头鹦鹉及折衷鹦鹉等,其中蓝眼凤头鹦鹉因笼养数目稀少且人工繁殖困难,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标为“易危”。缉私部门在查处这批鹦鹉后,一时找不到托管单位,为避免因照管不当导致鹦鹉死亡,经层层请示后,他们定了个应急办法。

“徐江是职业养鸟人,我们在单位专门空出一个配备空调的房间,让他在房间里照顾这批热带鹦鹉,这是个类似‘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权宜之计,一直坚持到有单位接收。虽然也出现了个体死亡,但整体存活率还是高的。”

江苏省内环太湖流域的环境资源类案件,均由姑苏区法院集中统一管辖。姑苏区法院环境资源庭的李丽鲜是小熊猫案的主审法官,办理了大量涉活体动物的案件。她认为,随着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决定的施行,涉活体野生动物案件势必呈现激增态势,罚没动物管理压力的量级增长可能带来“保护性伤害”的普遍发生。

司法鉴定面临的现实难题

司法鉴定是办理野生动物案件的“必选题”,关系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

先托管还是先鉴定、送检还是请专家上门鉴定以及鉴定的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动物死因鉴定等等,都是一个个现实难题。

依据属地管辖原则,涉案野生动物的鉴定一般由其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直接查扣后进行。出于固定证据的考虑,公安机关查获动物之后一般是先鉴定再托管,但从查扣到鉴定结果出来需要一个过程,动物因受惊吓或工作人员照管不当等多种原因,极有可能死亡。若先托管再鉴定,一方面托管单位难找,另一方面因同类动物个体差别较小,经救护组织混养后很难排除证据瑕疵。“应当在完成证物功能后,这些动物才进入救护程序,由救护组织来管理。就鉴定来说,我们通常将罚没的所有动物运送至鉴定机构现场鉴定,这样能一次性把证据固定下来。”苏州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顾雪龙说。

对难饲养的动物,就必须先去找托管单位。“谁先谁后不能去明确规范,但必须以动物安全为核心灵活安排。”顾雪龙表示。

鉴定的第二个难题是送检方式:是实体运输、拍摄照片视频,还是请专家上门。据了解,动物品类鉴定必须有严格的资质准入,鉴定机构和专家数量较少。江苏省内仅有两家具备鉴定动物类别资质的机构,分别是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两家机构都在南京。“如果所有案件都需要专家上门,不太现实。”王安说。

姑苏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吴霞两年前办理过一起非法狩猎案,嫌疑人以网套方式捕捉青蛙125只并置于网袋中。案发时值7月,承办人用警车运送青蛙赴南京鉴定,特地将网袋放在车厢内,开足空调。即便如此,途中青蛙死亡近百只。“这个案件罚没的是黑斑侧褶蛙和金线侧褶蛙,侦查机关也想走简略鉴定程序,但照片和视频鉴定在庭审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当面鉴定是目前最靠谱的办法。”吴霞说。

“远途送至鉴定机构进行现场鉴定的过程中,人力物力耗损、动物应激反应以及成为疫源的概率均大大增加。”王安说。

于是也有邀请鉴定人员上门鉴定的情况。比如黄庆、何力案中,涉及蜥蜴35条、蟒蛇4条、巨蜥2条、猴子4只、长臂猿2只、海龟4只、小熊猫2只、灰鹦鹉2只……这批国家保护动物数量多、品类杂、保护级别都很高,如果要把这批动物运送到中心鉴定,发生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很大。后来,专家答应上门鉴定。

同类动物的识别问题,是鉴定难题的“题眼”。它们个体外观往往差异不大,仅凭照片或视频难以判断“此鸟非彼鸟”“此猴非彼猴”,司法实践中对活体野生动物的照片、视频及随机抽样鉴定的有效性认定不一。

2019年10月21日下午,犯罪嫌疑人许成利用诱鸟器和捕鸟网当工具,捕捉到21只野鸟。携鸟返家途中,他被民警发现,人赃俱获。民警将鸟的照片发至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中心表示,“鸟类比较特殊,图片或视频易出现羽毛色差及嘴、爪细节特征不清,建议送检”。根据许成介绍的养鸟经验,民警将它们安置在鸟笼内,并给鸟笼盖上黑布。然而,因不适合笼养,鸟当日就开始陆续死亡。第二天,民警将鸟运至鉴定中心后,发现鸟已全部死亡。

罚没动物死因鉴定也很复杂。罚没动物死亡常是多因一果,捕捉、运输、罚没、托管均可能造成应激死亡,也不排除动物本身存在慢性疾病、饲养不当或不适合人工饲养等。若死亡原因无法说清,被告人是否应对动物死亡承担责任就值得商榷。在上文提到的小熊猫案庭前会议中,辩护人对其死因提出质疑,认为被告对此不应负直接责任。郑佳俊出具的解剖人员笔录作为证人证言被法庭采信,法院认为“被告人应对动物死亡承担主要责任”。

该案中还存在一个困惑——解剖人员并不具备司法鉴定人资格,他的分析意见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死因鉴定需要解剖才能完成,专程找专家来进行,在操作上是否现实?郑佳俊说,“虽然这个案件中解剖人员分析意见被采纳,但毕竟是个例。”

托管的“成本”

苏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一个挂牌在苏州市穹窿山万鸟园的单位,而万鸟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鸟类主题生态旅游景点,养护鸟类非常专业。“一般来说,罚没陆生野生动物只能去两个地方托管: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救护站,”杨诗文说。

苏州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蒋金芳是万鸟园负责人。野生动物救护站并不在万鸟园内,而是建在穹窿山脚下的村落中。“必须把救助的动物和万鸟园完全隔离开,因为这些动物未经过检验检疫,一旦发生病疫,结果不可控。”

非洲鹦鹉是热带珍稀鸟类,日常需要饲喂专门的奶粉和营养剂。“专用的奶粉要几百块一罐。刚开始,我们和寄养单位说好最后结算费用。鹦鹉是2015年1月下旬送来的,没想到2016年秋天案件才办完,这些鹦鹉才能正常调拨。其间我们咨询上级部门很多次,答复都是等司法机关通知。”2016年9月,案件再审完毕,鹦鹉们正式进入林业部门的调配程序,而此时的饲养费用已高达8万余元。“执法机关也很为难,他们并没有专门的支出立项,后来我们就干脆打申请,省里把剩下的鹦鹉都配给万鸟园了。每年,省林业部门对各市救护站都有固定数额的拨款,用于动物饲料、医药、工作人员工资等项目支出,但是每年救护动物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资金确实有困难。”蒋金芳表示。

苏州市动物园负责动物托管的工作人员狄敏也有类似顾虑:“动物园的外来动物隔离区,已经‘满员’了。”托管单位每收下一只动物,都存在后续问题,比如动物病死后的归责、有限空间及人力资源调配、寄养经费的落实等等。

它们该去哪儿

好不容易案件办完了,可动物们的归宿在哪儿?

苏州市林业站站长姚新华介绍,“符合放归条件的罚没动物应放归自然,保护动物、重点动物、“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等依审批层级来调配到有资质的单位驯养。”以苏州为例,大部分罚没的国家保护动物均来自外地,缺乏在本地放归的自然环境条件,除了少量珍稀动物经申请、调研、审批等程序后被调配至动物园外,大量动物会被调配至有资质的养殖单位,调配后就按照该单位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来管理,目前因缺乏个体识别技术,后期难以再次识别和追踪。

同时,占涉案陆生野生动物比例最高的“三有”动物大多来自当地发生的非法捕猎行为,具备本地放生条件,一般由侦查机关放生,“但放生过程也缺乏统一规范和监管举措。”

最头疼的是既不符合放生条件,又无单位接收驯养的动物。

在苏州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的进门处,有棵香樟树,树下草坪上拴着一只猕猴,以铁链为半径的范围是它的活动区域,当有生人靠近,它会龇牙咧嘴发出嗤嗤声。蒋金芳介绍,这只猕猴已在树下拴了两年多,“树下的草皮都秃了,没有单位接收。”

探索和建议

从野生动物的查扣到鉴定,再到托管、归宿,每个环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解决司法实践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性伤害”?

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官王付申和公安机关承办人共同想出了应对“人赃并获”活体动物案件的侦查办法。在他办理的一起非法狩猎案中,嫌疑人在夜间捕捉121只青蛙,于凌晨4点被巡逻民警抓获。嫌疑人被抓获后,派出所共5名民警出动,其中两人当场控制嫌疑人,两人当面清点青蛙,并逐一拍摄照片,另一人使用执法记录仪同步录音录像。“取证过程虽繁琐,但把工作量排在前面,后期就省事很多。”在和鉴定单位沟通后,民警掌握了取证拍照的技巧,“比如青蛙,腮部往下半厘米处的条纹和背部条纹一定要拍清楚,这两处特征决定它的品种。我们共拍摄了243张取证照片,嫌疑人对取证环节没话讲。”下午3点,照片鉴定完毕,侦查人员又在同步录音录像“加持”下,押解嫌疑人到河边放生青蛙——“落实了证物的去向问题。”

“侦查人员的这一系列操作堪称同类案件的模板。”王付申评价。

顾雪龙认为,应当将执法规范化建设辐射到细节,如细化罚没财物管理办法、开展动物取证技能培训、提升全程留痕监督、加强放生动物管理等等,“建议加大野生动物救助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并与司法机关形成有效协同。”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杨国栋博士则建议应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无损害采样,比如在动物体内取黏膜、鸟类取羽毛等,根据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的方式来送检。“鉴定机构应向各地侦查部门授课,帮助提升采样技术,增加司法鉴定效率。”

今年2月,由姑苏区法院环境资源庭法官李丽鲜审判的一起非法狩猎案中,法庭邀请杨国栋博士作为辅助人出庭,对该案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了专业评估,“环境类案件的环境损害鉴定引入了专家评估机制,动物鉴定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李丽鲜认为,“可以建立各地野生动物专家库,探索专家出庭制度,采信专家意见。”

姚新华表示,“建议对涉案动物引入个体识别技术,方便执法部门对动物情况开展后续跟踪,例如:鸟类环志、兽类注射芯片等。”

苏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王勇认为,“针对情节显著轻微的野生动物犯罪,建议法律修改时将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放宽,通过设立考验期,促使犯罪分子发挥专业技能提供志愿服务、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宣传,起到双赢多赢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让惩治犯罪回到‘保护动物’的本义。”

江苏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李宏华说,野生动物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建议:探索扩大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范围,解决野生动物鉴定难问题,以减少长途运输对野生动物的二次伤害;司法机关应当强化与国家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沟通、协作,必要时探索办案绿色通道,解决司法办案中野生动物的托管、去向等问题;针对现有野生动物托管部门经费紧张的问题,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投入;另一方面整合社会力量,与民间动物保护组织合作,必要时接受社会捐赠,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体系,切实将野生动物保护落到实处。

THE END
1.五台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丰硕经过为期2个多月的野外调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取得丰硕成果。通过红外相机采集的数据共发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在内的野生动物10多个科近20个属。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真正掌握五台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委托第三方组建项目团队,按照《全国第二次...https://sx.cri.cn/n/20241119/f0255735-955b-7af4-a2bd-52ca2b5bc019.html
2.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丰硕11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日前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调研,通过红外相机采集的数据,发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在内的野生动物10多个科近20个属,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为真正掌握五台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委托第三方组建项目团...http://www.xzrbw.cn/info/2118/392889.htm
3....相关政策本规范所称价格鉴证,是指价格鉴证机构接受委托,对价格不明或者价格难以确定需要鉴证的涉案物品进行价格鉴定、认证的行为。 2.2 价格鉴证机构 本规范所称价格鉴证机构,指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取得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价格鉴证机构资质证书,根据法律法规授权承担价格鉴证及相关业务的单位。 http://www.sdtcpg.com/news/gsxw/30.html
4.云南濒科委司法鉴定中心云南濒科委司法鉴定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松路21号手机:0871-68125513简介:云南濒科委司法鉴定中心是经云南省司法厅核准的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的机构。其前身为2009年3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司法鉴定中心,是我国首批获得从事野生动物司法鉴定资质的专业中心。自成立以来,接受海关系统(含缉...https://m.lawtime.cn/sifajianding/jg_27900/
5.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江西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是2009年经江西省司法厅依法核准登记的林业司法鉴定机构。主要工作职能是对野生动植物、林木种子苗木、林业有害生物、林产品、森林食品、林木(地)资源、林业工程(质量)等依法进行科学地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江西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是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设附属机构。技术力量雄厚,...http://www.jxlky.cn/tjpt/ysdzwsfjdzx.htm
1.黟县林业局:凝聚合力织就野生动物保护网“你看,这是我们安装的红外相机扑捉到的视频影像,我们发现了很多珍稀野生动物,这段时间还在陆续布设安装,录制的视频对于开展野生动植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大有帮助。”黟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说道。 每年在不同时期,黟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都要前往山中更换红外相机电池和收集数据内存卡,红外相机安装启用的3年里,红嘴相思鸟...https://www.yixian.gov.cn/zwzx/jcdt/9265153.html
2.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技能培训班举办组织开展了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和监测防控工作典型经验交流。 全国各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负责同志和部分国家级监测站业务骨干共120余人参加培训。http://www.isenlin.cn/sf_928A7F9EA1A64986A2410096125C85B5_209_6A38B55864.html
3.明确涉案价值鉴定程序!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一)未经批准擅自进出口列入经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公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二)未经批准擅自出口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二条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应当依照刑法**百五十一条...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9906191540578
4.张某某涉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一案之一审辩护词...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只有广东省司法厅公布的《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载明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才具有对涉案物品进行司法鉴定的法定资质。华南野生动物物种鉴定中心及其指派的鉴定人,并非广东省司法厅公布的《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载明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其出具的鉴定意见,因鉴定主体不...https://www.jylawyer.com/sfws/bianhuci/20170721/10215.html
5.《动物防疫法》试题A、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B、野生动物保护站 C、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D、兽医主管部门 8、国家对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实行(C)制度。 A、长期聘任 B、定期鉴定 C、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D、临时评估 9、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https://www.ruiwen.com/shiti/8114580.html
6.野生动物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鉴定机构、鉴定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当前野生动物物证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构建完善的司法鉴定体系、完善鉴定人的入行标准、完善并统一鉴定标准、合理调整价值认定标准、学习国外关于鉴定的先进经验、强化样本库的建设、强化数据的收集和网络共享等建议.建立完善的司法鉴定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打击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具有...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lnjzxb202101004
7.社会服务——野生动植物物种鉴定社会服务——野生动植物物种鉴定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伴随各地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许多不法之徒为了谋取暴利而非法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增多,使得涉及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行政、司法案件较往年明显增多。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https://biology.ahnu.edu.cn/info/1073/5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