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2010-01-0413:12:48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报考指南
学校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800余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个系(外语系、造型艺术系)、2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及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和研究生部。有21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第二学士学位点、4个双学位点。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有7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和3个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80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连续三年(2004~2006)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学校“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创意方案”被评为优秀标;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服装三大类)、奥运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装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装等5类服装均由我校设计完成。我校参与了“神舟七号”航天服设计工作,其中包括舱内睡袋图案设计、航天服的配色设计以及舱内用鞋的研制。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国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统计排序中,北京服装学院分列第36、38、40位。
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比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21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艺术类学生获国际国内大赛奖项592项,包括“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银奖、“2006‘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戴比尔斯中国钻饰设计一等奖、“2006CCTV时尚中国”首饰设计大赛钻石组金、银、铜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在2007年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围,来自中国的8件入围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装学院,为此,比利时王储妃玛蒂尔德公主殿下亲临学校,主持该大赛中国地区获奖作品发布仪式。
建校50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2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很高。2005年、2007年、2008年,北京市分别授予我校“功勋学院奖”、“时装之都建设育人贡献奖”和“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特别贡献奖”。
北京服装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艺术类各专业介绍
一、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从事流行趋势分析、流行时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三、主要课程
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元素、女装设计、男装设计、服装创意设计、服装品牌与产品策划、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服装结构基础、女装结构、女装纸样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概论、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服装工艺基础实习、女装工艺实习、针织服装工艺实习、服装设计实习、服装市场调研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就业去向
★艺术设计(时尚传媒设计)专业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从事时装媒体编辑、企业形象策划、服装品牌策划和推广、时装影像、流行趋势分析、平面设计与展示设计等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工艺基础实习、女装工艺实习、时装媒体设计实习、时装展示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
★表演(服装表演)专业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模特教育、形象设计及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获得艺术审美和服装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时装表演理论和技能、具备较丰富的时装表演、编导和策划实践经验,具有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的基本能力。
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形体训练、舞蹈基础、音乐基础、化妆造型、美学基础、中外服装史、服装效果图、服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文化经纪人管理、整体造型设计等。
服装表演实践、服装表演编导实习、服装工艺基础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艺术设计学院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时尚审美趣味,熟悉室内软装饰整体设计、服装面料设计,能够在纺织品艺术设计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装饰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染织艺术设计方面的整体理论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具备纺织品面料设计、时尚设计、室内设计的整体综合能力。
三、主要课程:
织物设计基础、印花面料图案设计、家纺设计、传统手工艺、织物与产品设计、室内纺织品整体设计、纤维艺术、织物与空间环境设计、织物创新设计、品牌策划与设计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设计类型的工艺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安排江苏南通、浙江海宁、余杭、绍兴等纺织基地的实习等。
五、就业去向:
★艺术设计(首饰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懂工艺、会鉴赏、具有较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能够在珠宝艺术设计、装饰产品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开发、营销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掌握装饰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珠宝首饰设计的形式规律以及制作技术工艺,了解材料、市场、生产流程和这一领域的时尚流行趋势,并具备时尚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装饰产品设计的综合能力。
图形设计基础、雕塑基础、专业表现技法、首饰制图、金属工艺基础、首饰设计与制图、首饰与镶嵌工艺、首饰与珐琅工艺、首饰与铸造工艺、宝石鉴定与琢型、珠宝鉴定等。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民族民间工艺采风、本专业的实习基地课程以及国际国内的各类设计大赛等。
★艺术设计(皮革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素描、皮革材料装饰与工艺、时尚鞋靴及设计与造型、户外及运动鞋靴设计与造型、帽设计与造型、箱包设计与造型、皮装设计与造型、鞋楦及脚型功能性研究、鞋靴造型CAD、箱包造型CAD等。
以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新百丽(深圳)集团为依托,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组织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同学亲赴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产品工艺流程的学习,注重产品设计的工艺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时尚类以及户外运动类的鞋、箱包、皮装、帽、装饰配件设计以及服饰品牌策划和营销管理。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设计市场调研、印刷工艺实践、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项目实践、网络媒体考察等。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从事室内、景观、展示、建筑、小区规划等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掌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运用艺术设计规律进行设计。
制图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创意、室内外表现技法、模型制作、建筑史、建筑法规、建筑施工预算、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小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模型工艺制作训练、家具制作、建筑及室内环境测绘、建筑装饰材料及构造、社区建筑调研等。
★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从事产品用户研究分析、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形象规划、产品系统设计、主题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与展示设计等设计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掌握产品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具备产品系统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专项研发设计以及产品形象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设计概论、设计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史、造型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达、材料与加工工艺、人机工程学、流行趋势设计、产品模型技术、概念产品设计、主题产品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等。
除了毕业设计环节以外,还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在设计项目中强调用户、环境特点、加工制造特点与材料的实际应用,与企业联合实际设计项目实践。
消费类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设计部门、工业企业设计研发部门、主题性产品开发企业、工业设计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企业宣传与展示部门等从事设计和管理工作。
★艺术设计(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专业
培养具备传媒策划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创意设计、时尚管理、整合传播、和全方位的媒体推广策划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媒体创作设计、受众调查分析、项目策划运作、危机处理、市场拓展推广等文化传播与策划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传媒设计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训练,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对媒体创意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具备丰富的传媒策划和公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能把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传媒策划、市场推广、危机管理、及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表现出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日常专业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的实际运用,突出市场调研、公司实习、社会实践以及与成功传媒策划企业的合作,注重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实用价值。
五、就业方向:
★动画专业
培养在影视动画行业、数字互联网行业、游戏制作等媒体行业从事各类动画创作工作的思想独立、技能扎实、观念开放、具备行动能力的多媒体动画应用型人才。
造型探索、动态构成、动画原理、原动画训练、视听语言、动态肢体语言、剧场构成、实验影像与动画、信息设计、三维动画进阶、采风考察、装置艺术等。
★摄影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在信息产业从事数字娱乐内容设计、信息资讯系统设计、软件界面设计、数据库视觉化设计、科学视觉化设计等虚拟设计实践,具备科学精神以及艺术创新能力的交叉型人才。
创新思维训练、时尚图形设计、图像符号设计、概念设计、脚本及故事板、视听语言、数字音效、影像表达、界面与交互设计、信息设计理论与实践、网络动画、网络游戏、数字短片及后期特效、综合媒介研究以及新媒介艺术等。
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环节,除毕业设计外,主要有以下内容:移动媒介数字内容设计、各类比赛、实验室横向专题研究、网络媒体调研、采风等。
三、造型艺术系专业介绍
★绘画(油画)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关绘画创作、艺术教学、艺术设计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掌握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造型基础;掌握绘画艺术语言和表现技能;了解和掌握中外艺术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现代艺术发展的动态并具备专业创作实践的基本能力。
素描、油画创作与研究、油画人物组合、油画风景写生、创作、设计基础、综合材料应用、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
毕业创作(论文)、创作实践、艺术考察、外出采风等。
★绘画(中国画)专业
素描、创作、书法、工笔与写意人物、花鸟、设计基础、综合材料应用、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
★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在专业设计课的实施中强调对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实际应用,强调市场调研、公司实习、采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艺术设计(装饰雕塑设计)专业
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雕塑基础、金属工艺基础,中外雕塑艺术研究、雕塑设计与材料制作,景观艺术设计、模型翻制工艺、电脑二维、三维软件和专业外语。
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招生院系名称
招生专业(方向)名称
招生人数
院系合计
总数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服装)
220
260
670
表演(服装表演)
40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
340
艺术设计(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
20
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
造型艺术系
绘画(油画)
15
70
绘画(中国画)
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装饰雕塑设计)
说明
表中所有专业均全国统招、文理兼收。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服装)专业包括2个专业方向:服装艺术设计、时尚传媒设计,二年后确定专业方向;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除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专业方向以外)包括6个专业方向:纺织品艺术设计40人、首饰艺术设计40人、皮革艺术设计20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40人、环境艺术设计40人、产品设计40人,共计220人。专业考试时,不分专业方向,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发放合格证书,专业考试成绩公布后,将向报考艺术设计专业成绩合格考生征集专业方向志愿,考生可以从上述6个专业方向任选3个专业方向,并注明是否服从调剂。录取时,学校将按照考生专业方向志愿及综合分,采用专业方向志愿级差的办法安排专业方向。
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报名及考试:
重要提示:以下四类考试,考生最多可以选报两类考试,如果选报超过两类,则所有考试成绩作废。
2、报名及考试安排:
★北京考点:
①报名安排:
②考试安排:
③报名手续:
报名时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明和当地省级招生办公室签发的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现场确认或报名时须交材料:身份证复印件。
★其他省、自治区考点:
①报名、考试安排:
序号
考点名称
地址
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长兴街12号
2月28日—3月1日
3月3日
2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3
沈阳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联合路54号
4
无锡市湖滨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建业路17号
5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222号
2月21日—22日
2月24日
6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顺外路800号
7
青岛市招生办公室
报名统一在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宾馆小礼堂(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山海关路19号)进行,考试地点待报名时通知
8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河南省郑州市建设西路109号
9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杨汊湖“湖北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10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
11
深圳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深圳罗湖区北斗路22号文华花园内
12
成都市武侯中学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文盛路1号
13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②报名手续:
(1)报名时考生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明和当地省级招生办公室签发的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2)考生在填写报考材料时,必须逐项认真填写表中内容(学校专业考试准考证号由学校填写),填写报考志愿时请在指定位置正确填写专业代码,并注明是否服从调剂。填表时要求:字迹清楚,书写规范。
(3)现场报名时须交材料:按要求填写好的报名表、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考生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同一底版)照片四张,将其中两张分别帖在报名表、准考证指定的位置上。
3、港澳地区及台湾省考生可在以上考点中任选一个参加报名、考试。
4、考试科目:(1)素描、(2)创意速写、(3)色彩(水粉)。
5、参加专业考试时,考生须持准考证、本地区省级招生办公室签发的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准考证及身份证进入考场;考试的所需用品(考试纸除外)自备。
(二)绘画(油画)、绘画(中国画)、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装饰雕塑设计)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
2月20日—2月21日
2月26日
3月4日
报名统一在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宾馆小礼堂(山东省青岛市南山区山海关路19号)进行,考试地点待报名时通知
4、考试科目:(1)素描、(2)创作草图、(3)色彩(水粉)。
(三)艺术设计(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专业:
1、报名及考试安排:
该专业只在北京服装学院设有考点,报名方式为现场报名。
(1)报名及初试方法
初试内容(面试):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形体观察。
(2)复试方法
复试科目:
(b)创意速写;
(c)口试:相互沟通的能力、协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明和当地省级招生办公室签发的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现场报名时须交材料:身份证复印件。
(四)表演(服装表演)专业:
(1)报名方法
报名内容:测定身高、三围尺寸、形体比例等量体工作;
报名要求:报名时请考生自备量体时所需要的泳装。
(2)初试方法
初试科目:
(a)形体观察:对考生形体条件进行综合评定(自备泳装);
(b)模特技巧:包括步态、表现力、造型、乐感等(男女考生着自带服装进行此项考试科目,女生自备高跟鞋)。
(3)复试方法
(c)口试或命题小品片段:考察文艺常识、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或即兴表演能力。
三、专业成绩查询:
四、录取:
在专业课考试及文化课考试合格的基础上
(1)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摄影、绘画(油画)、绘画(中国画)、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装饰雕塑设计)专业按综合分(专业课科目平均分×50%+文化课科目平均分×5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果在综合分相等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文化课考试外语科目成绩须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150分制)。其中,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六个专业方向按照考生专业方向志愿及综合分,采用专业方向志愿级差的办法安排录取。第一专业方向志愿与第二专业方向志愿之间的级差为0.5分,第二专业方向志愿与第三专业方向志愿之间的级差为0.5分,第三专业方向志愿与调剂方向志愿之间的级差为1分;
(2)表演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果专业成绩相等时,优先录取文化成绩高者。
凡专业课考试成绩合格者,于4月15日前发给“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书”,考生持此证书到本人高考所在地报名,参加全国统一文化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另行通知。
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简介
2010年北京服装学院新增设“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国家级“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深厚艺术素养,又具有工程素质,兼具艺工经管知识结构的现代服装高级人才。
学校配备由校内外教师、专家及企业精英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以我校强大的服装设计研发平台为支撑,通过实行工作室制、校企联合以及国际交流等多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教育,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班独立设置,共招收40名学生,其中艺术类学生20名,非艺术类学生20名。实验班采取新生入学后加试的办法,择优组建。实验班的教学和管理实行特殊政策,学生毕业时,依据学生入学生源类型授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或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毕业生择优推荐工作和推荐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