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用户思维、商业思维、业务思维……到底是什么?
在工作中,设计思维、用户思维、商业思维、业务思维各种思维经常被提及。对于设计师,设计思维是被提及最多的,设计师也一直被强调需要掌握设计思维。那设计思维到底是什么呢?
01
什么是设计思维?
02
常见的设计思维模型有哪些?
设计思维
把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观念由来已久,真正把设计思维应用于解决商业问题的是全球顶尖设计咨询公司IDEO。
IDEO的设计思维(DesignTinking)始终把“人”放在每一个流程的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的设计师会懂得,只要持续专注在设计对象身上,直接倾听用户的想法,就会找到满足他们需求的最优方案。
IDEO的创新流程主要分为3个步骤:
1.启发:进行以人为本的设计,通过观察、换位思考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获得灵感;
2.构思:制作原型(模型)是关键,在越早期犯错误反而能更快取得成功;
解决问题,要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地寻求创新解决方案,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D.School的设计思维主要分为5个步骤:
1.共情:运用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体会用户的使用感受和需求;
2.定义:分析收集到的各种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
3.设想:借助头脑风暴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创意点;
4.原型:将设想制作成可感受产品使用方式的模型;
双钻模型
2005年,英国设计协会首次提出双发散-聚焦的设计模式,即双钻设计模型。其过程分为4个步骤:发现--定义--构思--确定。
“发现”和“定义”,是发现和定义正确问题的发散和聚焦的阶段;
设计冲刺
设计冲刺(DesignSprint)是谷歌风投独特的五天式流程,融合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工程师的“敏捷开发”。通过5天内完成整个创新流程,快速测试想法并解决关键业务问题。如今,设计冲刺被改造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用广泛,任何团队都可以参照实施。
设计冲刺主要分为5个步骤(每天一个步骤):
1.理解:明确问题,选定目标;
2.构思:集思广益,想出一堆解决方案;
3.决策:快速评估,选出最优方案;
4.原型:整合,绘制原型;
03
经典设计思维模型的共同点
设计思维(DesignTinking)是设计流程方法最底层的模型,双钻模型和设计冲刺都是通过它延展来的。这三种设计方法论都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是从发散到聚焦:
发现问题
都有什么问题?--发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聚焦
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发散这些解决方案里,哪些是最优可实施的方案?--聚焦
04
国内大厂青睐的设计模型
有了好的设计流程就一定能产出好的设计吗?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国内大厂都会沉淀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法论,据我了解国内很多大厂比较青睐三钻模型。
三钻模型是在双钻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了“验证阶段”,使得整个设计流程更完整,形成闭环。
整个流程分为3个阶段6个步骤:
研究阶段:发现+定义
设计阶段:构思+设计
2.定义:定义关键问题,明确业务和设计目标;
3.构思:构思各种解决方案;
4.设计: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设计产出;
5.测试:进行可用性测试;
6.验证:数据验证,总结沉淀。
1.发现(发现问题,尽可能挖掘潜在问题)
目标:洞察用户需求;了解业务背景
2.定义(定义关键问题,明确业务和设计目标)
目标:明确业务、产品、设计目标
方法:需求分类--卡片分类法
需求删减--业务价值&商业价值&用户价值
需求优先级--KANO模型、数据指标--GSM模型/五度模型
3.构思(构思各种解决方案)
目标:发散更多的可能性,找到解决方案
4.设计(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设计产出)
目标:筛选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打磨方案,通过评审,进入开发
5.测试(进行可用性测试)
目标:快速验证是否符合预期
6.验证(数据验证,总结沉淀)
目标:数据验证,迭代优化
05
总结
设计思维、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论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人!之所以需要好的流程,其目的是提效降本,高效快速得到合适的、创新的方案。
那么在采用设计思维的方法时,我们需要时刻记住最重要的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