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临床医学检验学)-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
检验(A1/A2型题)
1、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保证能与标本中的抗原完全反应,必须使
A.检测体系抗原保持过量
B.检测体系抗体保持过量
C.充分稀释待测样品
D.具足够强的发射光
E.足够强的照射光
2、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一步法检测中,若怀疑存在钩状效应,应采取何措施
A.加入更多的酶标抗体
B.增加洗涤次数
D.降低孵育温度
E.将标本稀释后再重新检测
3、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
A.IgM
B.IgA
C.sIgA
D.IgE
E.1gG
4、Rh血型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外源性抗原
5、SPA协同凝集试验中抗体类别是
B.IgG
C.IgA
E.IgD
A.细胞纯度
B.细胞大小
C.细胞颗粒多少
D.细胞自发荧光
E.细胞表面的分化抗原
A.分选纯度
B.分选速度
D.细胞纯度
E.细胞大小
8、流式细胞仪液流系统中鞘液的主要作用是
A.使待测细胞成为单个细胞悬液
B.使样本进入流动室形成样本流
C.使样本处于喷嘴中心位置以保证检测精确性
D.使细胞以稳定的速度通过流动室
E.使细胞流动的方向与激光束垂直相交
9、流式细胞仪中检测到的能反映细胞大小的光信号是
A.荧光信号
B.侧向散射光信号
C.后向散射光信号
D.电脉冲信号
E.前向散射光
10、同种肾移植时,以下检查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是
A.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B.HLA细胞学定型试验
C.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E.预致敏淋巴细胞分型
11、以下方法可判断供者与受者的HLA-D位点编码的抗原是否相容的是
A.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B.PHA激发的淋巴细胞反应
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D.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E.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试验
12、淋巴细胞功能检测的体内试验主要是
A.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B.反向溶血空斑实验
C.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D.迟发型超敏反应
E.细胞毒性实验
13、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能同时刺激T和B细胞增殖的物质是
A.肿瘤抗原
B.结核性纯化蛋白衍生物(PPD)
C.同种异体细胞
D.植物血凝素
E.EB病毒
14、用于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通常为
A.YAC细胞株
B.B-9细胞株
C.B9-11细胞株
D.K562细胞株
E.KYM-1D4细胞株
15、在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代谢活性时,加入体系中增强发光效率的物质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鲁米诺
C.硝基四氮唑蓝
D.酸性磷酸酶
E.碱性磷酸酶
16、以下何种病不属于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
A.Bruton综合征
B.DiGeorge综合征
C.选择性IgA缺乏症
D.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病
E.性联高IgM综合征
17、制备单克隆抗体通常采用
A.体外培养
B.小鼠腹腔内接种
C.大白鼠皮下接种
D.小鼠肌肉内接种
E.小鼠静脉内接种
18、最常用于M蛋白鉴定的方法是
A.单向免疫扩散法
B.免疫浊度法
C.免疫电泳
D.免疫固定电泳
E.酶联免疫试验
19、有关本一周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一周蛋白即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B.本一周蛋白加热至37℃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
C.本一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
D.本一周蛋白加热至50~60℃出现沉淀,继续加热至90℃后重新溶解
E.尿标本宜先用聚乙二醇,通过半透膜浓缩后再进行免疫电泳分析
20、免疫浊度法测定Ig中引起测量误差的最大因素
A.灵敏度低
B.重复性差
C.准确度低
D.钩状效应
E.精密度低
21、在脱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是
A.IgG
C.IgM
22、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胎儿产生溶血症,产后72小时内应考虑给该母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