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产业园联影精准医疗大数据展示中心展出的高端医疗设备。
建设中的贵安医院。
体验VR精准医疗。
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
据了解,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贵安新区五年来对卫生服务体系、医药卫生体制、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管理,实现对医疗资源重置分配、远程医疗及药品监督的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贵安新区启动“贵安健康云”建设,通过上级远程医疗平台联动,运用大数据思维对城乡居民的医疗情况进行跟进和管理,使得贵安新区老百姓的医疗环境更上了一层台阶。
实现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
记者从贵安新区党工委办公室获悉,贵安新区为共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脚步统筹推进贵安医院、省妇幼保健院、中医附院项目,加快贵安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置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等项目建设,为2020年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好铺垫,实现从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医疗驻点的共建体系,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除了医疗设备的全面投入,如何全面共建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贵安新区推行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首次开通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为高危孕产妇服务,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实现对接,为老百姓保驾护航。
如今,贵安新区实现4个直管区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网络建设全覆盖,四乡镇卫生院心电、影像、检验、预防、远程“五室”建设日趋完善。
“药品供应医疗服务保障”县乡村一体化支撑加快建设医疗联合体
贵安新区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医疗服务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入手,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统一的药品管理平台,统一用药范围,统一开展带量采购、集中配送和药款支付,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和省基本药物,确保疾病诊治连续性用药需求;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此外,今年来,贵安新区全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成立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发布《贵安新区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推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互相协作、资源共享。
贵安新区以“县乡村一体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以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为主体单位,高峰镇卫生院、党武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建立区域内医联体,逐步探索实行人、财、物全面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的紧密型医联体;另一方面,借助贵州省职工医院的优势资源,与马场镇卫生院、湖潮乡卫生院等成员单位形成跨区域医联体。
启动“贵安健康云”建设助力“医、养、健、管”进一步完善
借助得天独厚的大数据优势,贵安新区运用大数据思维,提出打造“贵安健康云”系统。
记者从贵安新区卫计局获悉,“贵安健康云系统”是医疗卫生计生信息化平台的简称,该系统整合和完善了贵安新区卫生信息系统,形成了贵安新区乡镇卫生院——铜仁市人民医院相互连接的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旨在让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实现远程高度融合、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腿,群众获便利。贵安新区“医、养、健、管”体系将会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将得到更大提升。
“贵安健康云”打通了电子病历、住院工作站、检验检查、药库药房以及新农合、医保通实时结算等系统的“堵点”,实现了贵安新区内各级医疗数据共享,并与上级远程医疗平台、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联动,进一步保障了贵安新区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市民、家庭医生、社区卫生中心、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等共享健康信息。
此平台切实推进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实现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数据库全覆盖,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少跑腿。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医疗服务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在分级诊疗方便,贵安新区早就把诊疗制度作为百姓看病的保障之一。据悉,早在2017年,贵安新区就已推行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制度,开通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为高危孕产妇服务,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实现对接,为新区百姓保驾护航。
2019年,贵安新区将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机构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和管理能力,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运行。通过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达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目标,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同时,贵安新区将加大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加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实施基层人才学历提升计划、岗位履职能力培训计划;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三优三化”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优良及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创建活动,为新区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双向转诊服务,助力贵安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质性的提高,为新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经历5年的发展,如今贵安新区实现了医疗事业从无到有,量到质的转变,据了解,贵安新区辖区范围内目前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7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87个、门诊部及诊所1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其他机构4个,二级医院1个,综合医院5所。
“目前,贵州省职工医院、大学城医院已经派驻了8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新区各乡镇卫生院开展日常诊疗,在外科、妇产科等领域给予了基层医疗单位最大的技术支持。”贵安新区卫计局工作人员苟正银告诉记者,贵安新区依旧在全方位打造医疗服务能力的路上,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争取早日实现对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实现对老百姓的民生。(罗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