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改,怎样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凤凰网资讯

日前,华东医院的一位专家在慈善义诊中为患者答疑解惑。本报记者张驰摄

本报记者孙刚顾泳

上海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昨天公布。从文本看,在有效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此次方案究竟有哪些亮点?本报特约请专家为读者一一解读。

医保报销上限提高到28万元

相对全国而言,上海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城保、居保、新农合三种主要基本保险在制度上实现了人群全覆盖。据统计,上海常住人口医保覆盖率达95%,户籍居民更高达98%。但同时由于各种保障差异较大,以及自费比例偏高等原因,一些患者不堪巨额医药费用支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屡有发生。

为实现“让居民不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的目标,上海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适度提高市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28万元,超过最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再报销80%。市医保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解读,过去上海对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保病人也给予报销80%,但最高限额提高后,在限额范围内报销比例可进一步提高到职工85%、退休人员92%,患者负担无疑得到了减轻。与此相应,居保和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也将提高,住院报销比例都将提高到70%。

此外,上海还将进一步完善补充医疗保障制度,降低职工医疗互助和社区医疗互助计划的享受门槛,完善稳定的筹资渠道,扩大受益面。医疗救助将从事后救助前移到“事前、事中”,推进实时结算,避免得重病大病的贫困患者四处筹资或借钱。有关救助的评估还将从过去的看“收入多少”,变为看实际医疗“支出多少”,针对“支出型”贫困人群及时予以适当援助。

基本药物平均降价30%

长期以来,药价虚高是造成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上海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进一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遏制药价虚高的关键步骤。市卫生局日前明确,从今年6月1日起,本市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和301种上海增补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即进价多少钱卖给患者就是多少钱,不再加价15%。同时,基本药物都纳入市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体系,进一步降低价格。据透露,目前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已经基本完成,总体价格平均下降了30%。

过去几年,国家曾对一些药品先后降价26次,却往往出现药品降价后医院不愿意进货,厂家不愿意生产,廉价药不得不退出市场的情况。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上海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行“单一货源承诺、量价挂钩”方式,即承诺中标药物限制在一个品种一个规格、一家企业生产,以全上海的市场销量鼓励厂商主动降价让利,保证了厂商合理的利润,保证药品质量和生产供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说,基本药物支出在卫生费用中占比达到四分之一,价格下降将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据悉,有关部门还在研究二三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措施(目前使用率不到10%),让基本药物降价的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公共卫生经费人均超50元

预防用一元,治疗可省下七元。虽然预防为主的经济效益已为世界卫生组织所公认,但因为公共卫生效应并非“立竿见影”,投入一直难有稳定的保障。为此,上海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切实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11年起按常住人口标准,各区县人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应高于50元(全国标准为25元)。

据介绍,上海在贯彻实施国家2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市情需要,进一步将项目数“翻番”,达到42项。此外,还将新增“社区大肠癌筛查”、“60岁以上老人接种肺炎疫苗”、“新生儿疾病筛查”等3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马进教授说,“卫生投入的前移,对降低百姓医疗负担将产生长远影响。”比如上海小囡肥胖率居高不下,不但儿童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几率增高,成人后罹患慢性病的几率也成倍提高。为此方案提出: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推行“医教结合”,争取一所学校配备一个医务人员,不但开展急救,还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治未病”从孩子抓起。

专家强调,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均等化。即只要在上海常住,不管是否有上海户口,都与户籍居民一样享受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只有在全人群范围内建立起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体系,才能使健康城市奠基于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之上。”

资源布局跟着人口变化“走”

胡善联教授向记者表示,作为全国的医疗中心,申城医疗资源相当丰富,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城郊结合部、郊区等人口导入区,优质医疗资源面临缺口;反之,医疗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口却正逐渐导出。专科结构上,老龄化社会亟需的康复、护理资源稀缺,“婴儿潮”时代来临,儿科、妇幼保健资源也显不足。

如何弥补需求与资源的差距,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勾画出蓝图。今后,全市新增医疗资源将主要集中在人口导入区,实现与人口流动的“交相呼应”,中心城区内的三级医院,原则上不再增加床位。正在推进的“5+3+1”工程,还将在郊区新建五所三级医院,升级三家郊区中心医院为三级医院,并迁建一家三级医院。每个区县都有一家三级医院,远郊的居民不出远门也能看上名医和专家。

人人享有“朋友”式家庭医生

什么是家庭医生?方案解释,家庭医生负责对一定数量的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与居民形成更为紧密的服务关系。从去年开始,本市长宁、闵行、闸北、徐汇等多个区已着手试点“家庭医生制”。在这些试点区域,每名家庭医生负责2000名至3000名居民的健康管理。由于对居民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家庭医生有时更像大家的朋友。这种亲密的服务关系,有望替代以往医生朝南坐、只看病不看人的问诊模式,让生活方式干预、早期发现疾病等先进防病理念更贴近市民。

上海还将试行居民社区首诊制度,需要转诊的患者,由家庭医生牵线搭桥,转诊至二三级医院。为了让转诊更科学,全市多个区县正着手规范化培训社区全科医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准。专家认为,转诊阶梯的确立、问诊秩序渐渐有序,将有效缓解当下常见病、慢性病“围堵”大医院的尴尬现象。

推出便民“组合拳”

可以预见,随着申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患者将可享受更为便捷的就诊流程:网上即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从根本上改变重复检查的疴疾;统一的权威检验读片平台,减少重复问诊,让患者少走“弯路”……各大医院还将在医保部门配合下,规定自费药物和耗材的使用比例,从而有效降低看病费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参政议政关于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建议 机关支部 2007年10月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破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决定》及其两个配套文件,从延伸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进社区、引导群众到社区看病、降低社区医疗费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地推进全民医保等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医保和...http://xmngd.com/xmng/200801/200803/t20080319_496395.htm
1.保障与负担揭开基本医疗保险的双面真相在现代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已成为维护公民健康、减轻医药费用压力的一种重要制度。它不仅是对个体健康的保障,也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制度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多方面的问题。 一、保障与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基本医疗保险是一项政策性的措施,它旨在为所有参保者提供必...https://www.kzzrptof.cn/nv-sheng-fen-zu/499905.html
2.构建全民降的基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为所有公民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度高质量的医护服务。 个人缴费机制 为了实现公平共享资源和风险,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了统一的人口普查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参保登记,并实行按月或按年个人缴费机制。这不仅保证了资金来源稳定,也鼓励了参保人积极维护自身健康...https://www.tpeuapin.cn/chao-zhuai-fen-zu/486193.html
3.“策”动保障之力,“医”起撑起全民“降伞”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在国家层面统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定点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医保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聚焦群众期盼,深入推进医保惠民服务,尽...http://www.tznews.cn/article/content.html?key=673472e270dc6226158b4568
4.今年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关键词 医疗保险 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 《工作任务》提到,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将稳定在97%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全面实现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扩大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 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6/8/1/10390339.shtml
5.看病难调查报告(通用8篇)近年来,群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渐高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了“两会”热点。究其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原因,但事实上在我国更为重要的却是医疗服务需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不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8ig23cu.html
6.农村医疗调查报告(通用12篇)(7)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政策由来 社会原因: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根据《xx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湖北省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紧实施了“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的政策。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13376.html
7.医疗服务价格自查报告通用15篇民营医院自查报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梁山楚桥医院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在市、县新农合办公室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和...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110134834_2226116.html
8.“看病难看病贵”怎么治?国务院开出医改“药方”为了夯实大家的“幸福之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国务院这一年在医改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多项政策:增加中医医院,推进医疗大数据,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抑制药价虚高……条条医改“药方”都切中难题症结。这些“药方”将如何影响你的切身利益,快跟国务院客户端去看看——...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eJz
9.“讲好医保故事”《医保,生命与降的“医”靠》南方+不论是“救命钱”的医保管理部门,还是治病救人的医疗单位,我们都在不断地努力完善医保的全面性,从基本医疗保险到大病保险到医疗救助,从本地就医到异地报销,从药品集采到耗材集采,医保制度越来越完善。为了让百姓真正从“看病难、看病贵”转变到“敢就医、方便就医”,不再因病返贫,实现病有良医,我们全力以赴!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11/09/c10238770.html
10.医院工作整改报告(精选18篇)我们抓住破除“以药养医”这个关键环节,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加强上下联动五个方面入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就医负担...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baogao/119527.html
11.一个外科医生的真实自白但随着医疗费用的飞速高涨,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医疗费用,贫困群体仍然看不起病。而医疗保险的普及,又大大的刺激了医疗费的盲目升高,致使更多的病人看不起病。因此,单纯强调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国家花费巨大财政补贴动员老百姓尤其是农民买医疗保险的策略,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起的作用并不大。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09/00/71841187_955942414.shtml
12.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论文(精选13篇)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论文 篇1 一、引言 新农合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微观层面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保障了农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宏观层面讲,为维护社会和平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是,新农合在实施过程当...https://www.yjbys.com/shebao/yiliao/776042.html
13....工作任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记者17日从省政府获悉,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省政府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将建立陕西省全民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将基本医保之外的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减轻参保群众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8/17/content_6626769.htm
14.医疗工作年度个人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代表最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将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我院自定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以来,对这项关乎民生的工程,近年来,为方便参合农民,想方设法为“新农合”工作提供方便,增...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09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