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归还一直以来也是许多国人非常关心的话题,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流失文物是过往屈辱历史留下的伤疤,文物归还则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说起近年来大规模的文物归还,相信很多人会都想起刚过去不久的意大利返还中国文物的新闻。
2019年4月9日,796件套中国流失的珍贵文物从意大利米兰正式开启“归乡之旅”。4月10日,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表示:意大利返还的这批中国流失文物已于10号凌晨抵达北京,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返还,树立了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流失文物的新范例,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央视财经
此次意大利归还的文物,远抵新石器时代,近至明清民国时期,文物的历史跨度长达5000多年,文物的追索历程长达十年。目前国家文物局正在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等工作,后续会举办专题展览。
新华社
意大利这一次是官方主动归还中国流失文物,因此意义非比寻常。正如大家所知,除了意大利,中国还有大批珍贵文物留存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那么,法国的归还情况是怎样的?在法国归还中国文物的过程中,有哪些人曾经为此付出过努力?
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法国归还中国文物的那些事。
圆明园兔首与鼠首的艰辛回归路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表示愿意将中国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2013年6月25日,这两件珍贵的文物顺利回归了祖国。然而,在这两件文物回家的背后,汹涌的舆论和中法双方的交涉从未停止过。
观察者网
2009年,鼠首和兔首还保存在法国。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打算在巴黎以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强行上拍鼠首、兔首,中国外交部进行了措辞强硬的交涉,民间抗议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律师团起诉了拍卖方,佳士得拍卖行还是没有撤拍。拿下这场拍卖的是中国商人蔡铭超,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蔡铭超在拍卖后竟然拒绝付款。媒体报道称:因为拍卖品属于非法流失,因此就算买下了也无法成功申报将文物带回中国境内,这场拍卖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此后,皮诺家族从文物原持有人的手中买下了这两件饱受争议的文物。皮诺家族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Kering集团(旧称为PPR集团)的掌控者,即便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家族的人,也一定知道他们经营过的品牌——Gucci、YSL、Puma……他们捐赠时向中方提出了两个要求:一,希望能够举行一个捐赠仪式,中国文化部长能够出席;二,希望这两件文物能够被保存在一个高规格、大型的博物馆。这两个条件中方都愉快地答应了,这也促成了后来文物的平安到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代表中方向法国皮诺家族表示感谢
首先是“捐赠”二字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们认为兔首与鼠首本来就属中国,当年也是被法国以强盗手段掠夺的,现在用“捐赠”实际上没有尊重中国对于文物的所有权。其次,有人从商业的角度提出:皮诺家族归还文物是一场国家级别的市场公关行为,目的是挽回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
对此,当年的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表示:圆明园的文物,记载着那段特殊历史,也藏着中国人的灰色记忆,中国人还是寄托了不少民族感情在这些文物上的。皮诺家族出资回购了这个东西又捐赠给中国,主要还是考虑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两国文化交流,所以不应该从商业利益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兔首和鼠首的回归属于法国民间行为,这其中当然有皮诺家族的功劳,不过中国民间的发声也可以说是推动文物回家的根源。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的任晓红律师表示,她从来没有后悔参与2009年抗议佳士得拍卖的诉讼,正是通过他们的行动,很多法国人了解了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抢劫中国文物的真相。虽然官司败诉,但这场诉讼也令拍卖无法顺利进行。
中法政府合力促成32件春秋金饰片回家
2015年7月,经过中法双方政府的多次磋商,法国将原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归还中国。这批文物就是盗挖后流落到欧洲的一部分。
环球网
2005年我国启动了“海外流失文物调查项目”,将甘肃大堡子山列为重要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对被盗记录、案卷的回查,为文物追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这批文物的回家与中法两国的外交状况也密不可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国家文物局利用这一时机再次向法方提出共同促成文物回归。2014年7月,两国组成联合专家团队赴甘肃调研,最终确认馆藏于吉美博物馆的金饰片属于大堡子山流失文物。
澎湃新闻网
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
由于博物馆藏品属于国家财产,法国法律规定:国有财产不可转让。因此为了让这批文物回家,法国吉美博物馆先是将金饰片还给了当初的两名捐赠者弗朗索瓦·皮诺和克里斯蒂安·戴迪耶,让文物不再属于国家财产的行列,随后两位再将文物归还中国。
在归还了金饰片之后,法国还曾先后分30批归还了我国上千件文物,但是仍旧有大量中国文物无法回家……文物归国路漫漫,每一件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都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明。相信每个中国人内心都深切地希望大规模的文物归还能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