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两件流失海外瑰宝这样回家,期盼更多文物早日回归!

最近,一部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短剧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盏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

事情起源于大英博物馆被曝约2000件馆藏文物“不翼而飞”,其中一部分甚至被挂到网上低价出售,“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随之冲上热搜。

9月5日,这个短剧迎来大结局。有网友看后动情地写下:“瑰葭路=归家路,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特梳理湖北两件(组)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家之路,祝愿众多还在“流浪”的文物早日回家!

追索归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执着追索5月,促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归

曾伯克父青铜器一组8件,有1鼎、1甗、1簋、2盨、2壶、1霝,组合完整,制作精美,铭文丰富。8器均有铭文,共330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专家将它们整体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器上均有器主名及“甗”“盨”“霝”等器物的自名,十分珍贵,其中两件盨,器型较为罕见。曾伯克父鼎,春秋早期,器内壁铸有铭文45字,大意为伯克父甘娄用讨伐仇敌所得的吉金制作了此鼎,用以祭祀祖先,祈求长寿。

铭文显示这组青铜器作器者应为同一人,系“曾伯克父甘娄”,“曾”为国名,排行“伯”,字“克父”,“甘娄”为其名。有专家称,目前曾国考古所知,“曾伯”一般是曾侯的大儿子,可见其地位尊贵。

经对这批青铜器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综合研究,结合锈蚀产物分析与锈蚀层性状观察等,专家认为,这批青铜器应为近年自湖北随州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盗掘出土。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补充和印证了之前曾国高等级墓葬的考古发现,为春秋时期历史文化、礼乐制度和曾国宗法世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对青铜器的断代与铸造工艺也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据介绍,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线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将于9天后在日本东京拍卖。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流失文物追索预案,与公安部联合,通过外交途径和刑事侦查相结合的方法,迫使持有人无条件将其上交国家,并回国配合调查。随后,国家文物局举办新闻发布会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为国际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贡献了新的实践案例。

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归国后,在2020年9月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首次展出,并亮相2021年春晚“国宝回家”特别环节。目前,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出。

曾伯克父鼎

曾伯克父鼎铭文拓片

曾伯克父盨(2件)

曾伯克父簋

铜敦追回案,开启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新篇章

这件嵌地几何云纹铜敦,年代为战国,高22.8,口径17.5cm,1974年于秭归斑鸠窝出土。

1974年,当地村民挖出一个半球状铜器,将它送到当时的秭归县文教局,文物干部看后认为该铜器应还有一半,带领考古人员到出土点果然挖出了另一半。

这件铜敦通体呈球形,用合范法铸造,并运用了分铸、铸接技术,全身花纹细腻流畅,精致繁缛,是东周时期用于盛稻稷等谷物的器具,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东周铜敦的地点,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还发现了古墓葬群。这里出土的东周楚式铜器,对研究鄂西地区楚文化面貌及巴、楚文化关系等有重要意义。

这件东周铜敦,后被不法分子偷盗后迅速转移到美国,引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国宝回归故事。

《人民日报》当年曾在头版报道国宝回家路:

我国失窃的东周铜敦在美即将拍卖。由于中方要求,索斯比拍卖行决定停止拍卖,并提出如果中国方面能够证明该铜敦所有权属于中国,将与委托人一起以捐赠的形式把铜敦归还给中国。

当时的湖北省博物馆老馆长谭维四先生正在美国做学术交流,听一位台湾朋友讲索斯比拍卖行将于本月29日拍卖的文物目录里,有一件估价20万美元的铜敦极像湖北随州出土的文物。谭先生回国后,立即将这一重要信息向湖北省文化厅做了汇报。当时随州并没有文物被盗情况,只有秭归屈原纪念馆发生过铜敦被盗事件,于是公安机关锁定索斯比拍卖行的铜敦即秭归的东周铜敦。

“铜敦追回案”成功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追回流失海外文物的新篇章。如今,东周铜敦回归祖国的怀抱,在湖北省博物馆永久展出。

铜敦

期盼更多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的最佳归属是回到故土。愿更多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THE END
1.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落户北京地方报道新闻“在保税区文物来去自由,直到交易发生才产生税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文物一级市场的运转效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负责人王昱东说。与此同时,中国买家不仅省去在世界各地奔波寻访之苦,也可以降低买卖的风险,并提高买卖成功后文物归国的速度。 目前,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主要为满足我国博物馆征集、国有文物...https://www.gov.cn/xinwen/2015-07/06/content_2890584.htm
2.国家文物局:25年持续跨国追索,68件流失英国文物归国@央视新闻 11月18日消息,国家文物局今天通报,经过持续25年的跨国追索,68件流失英国文物已成功归国。1995年2月,英国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疑似中国文物。经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国!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 http://www.cailianxinwen.com/app/news/shareNewsDetail?newsid=215534
3.漂泊近200年!12万件“泰兴号”沉船珍贵文物归国视频12万件“泰兴号”沉船珍贵文物归国【视频】 13日,在广东广州黄埔新港码头,12万件从“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水的德化瓷器首次亮相。据了解,这批瓷器由一家国内企业从英国贵金属集团一次性购回,其中部分瓷器将捐赠给国内各大博物馆。 随着工作人员打开装载瓷器的集装箱,这批在海外漂泊了近200年的德化瓷器回归故里,展现...http://3g.taihainet.com/news/txnews/cnnews/sh/2018-12-14/2214208.html
1.这些“珍宝”终于回家48批次文物归国新闻频道这些“珍宝”终于回家 48批次文物归国(2) 今天的回归之路有了新格局。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这项工作有了专业队伍;多部门联动,形成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合力。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11/47563080_1.html
2.中华文化起而行之和合共生——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汉代、唐代陶俑,元代陶兽……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当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女儿劳拉共同赏鉴意大利查获并返还中方的中国流失文物。 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中意双方在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https://www.scsqw.cn/whzh/ctwh/content_163296
3.海外流失文物归国路:含依法追索捐赠回购等途径《京华时报》报道,2005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大堡子山流失文物调查项目,会同公安机关建立文物被盗流失的完整证据链,开展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适用法律及返还案例研究,向有关国家和机构明确我国对被盗文物的主权立场,制定追索流失文物的工作方案,开启了十年的文物返还路。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5/07-22/7419641.shtml
4.泰国华侨归国抗日文物:染血望远镜延安学习笔记新闻频道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将领的望远镜、皮手套和日本军刀,泰国华侨归国抗日前在轮船上拍摄的老照片,上个世纪30年代的泰国归侨证……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记载着抗日战争中海外侨胞救国救亡的历史。 经过数十年的筹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于明天在北京开馆,首次展出从世界各地征集而来的华侨抗日馆藏文物,展现华侨对中国抗...https://www.hnr.cn/news/js/201410/t20141020_1671218.html
5.优秀!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揭晓统筹或参与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省两会和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等重大主题报道,深入疫情高风险区、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践行“四力”,牵头打造多个点击量超亿次的融合产品,努力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连续7年入选“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优秀作品奖等荣誉。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f9f449400e.shtml
6.“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诚然,历史上我们一些国人、甚至官员,都有意无意间成了文物贩子的帮凶。但今天,每有文物归国的相关新闻、相关话题,无一例外皆会引发舆论场上巨大的情感激荡。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遗珠流落之心绪难平,对国宝归家的殷殷期盼。 恩怨经纬,百年迷踪。我们为国宝的流失扼腕叹息,为促其归家不懈努力,也正因经历过其间的种种...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52250
7.吴冠中鱼乐图生平简介 4新闻报道 5词条图册 1画作简介编辑 《吴冠中鱼乐图》是由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 《吴冠中鱼乐图》的尺寸为:135.5×67.5cm。画作上的钤印为:“荼、吴冠中印”。作者落下的款识是:“86.。吴冠中。” 2作品欣赏编辑 吴冠中“鱼乐”题材的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他说:“苏州园林吸引我,屋宇亭榭...https://baike.sogou.com/v69885270.htm
8.中共一大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考证对《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中关于博文女校的报道进行梳理统计可知,《民国日报》上刊登的有关“博文女校”的新闻报道共14条,“博文女学”62条,其中重合4条,实际共72条。《时事新报》上刊登的有关“博文女校”的新闻报道21条,“博文女学”50条,其中重合8条,实际共63条。因此,仅《民国日报》和《时事新报》两...https://cms.odb.sh.cn/shds/bycg/content/2e7924f2-b576-451e-8b63-26d532fb1830.html
9.长汀融媒体中心专题报道【福建日报】看,福建这里的文物会“说话”!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更多> 长汀:加快项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福建,这次聚焦长汀的是…… 今天中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长汀,敬请http://www.ct165.com/NewsList.aspx?TypeId=10053
10.国家一级文物丰邢叔簋流失海外40年后归国国家一级文物丰邢叔簋 流失海外40年后归国 2月7日,央视新闻消息,流失海外40年的丰邢叔簋已于近日平安抵京。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这件国家一级文物1984年11月被盗,流失海外。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208/8201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