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马首回归!那些流失文物背后的唏嘘往事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4日电骏马归来!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捐赠仪式结束后,马首铜像并入正在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与公众见面。

其实,在这个展览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宝,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圆明园马首铜像。国家文物局供图

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

19世纪中叶,晚清朝廷“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列强的坚船利炮震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包括兽首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就此被掠西去。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由清乾隆年间西洋画师设计,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兽首用料考究,形态逼真,展现出很高的工艺水准。

中国政府则始终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文物回归,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逐渐从从星散走向重聚。就在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也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行。

据悉,马首铜像将被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圆明园12个兽首现在已经有7个回到国内,但真正落脚圆明园的,马首还是第一个。”

颐和园文物辗转归国

与圆明园的命运似乎多少有些相似,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颐和园惨遭劫掠,万寿山佛香阁西侧宝云阁铜殿的十扇铜窗因此流失海外。

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宝云阁铜殿的十扇铜窗,曾流失海外,如今已回归。国家文物局供图

1993年,美国企业家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以重金购得这批铜窗,无偿赠还中国。此前,英国安布罗斯·哈丁博士也无偿赠还了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自清漪园(即颐和园前身)的清代铜鹤等文物。

宝云阁的全部构件采用中国传统的“拨蜡法”和“掰沙法”工艺铸造,之后再连铸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铜殿,体现了中国熔模铸造技术的卓越成就,也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颐和园文物回归对于恢复颐和园完整性、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铜鹤的风格较为写实,造型丰满健硕,寓意吉祥。值得注意的是,颐和园铜窗、铜鹤等是较早通过国际友人捐赠的方式回归的流失文物。

龙门石窟珍贵石刻佛像的回归之旅

如果要说中国的石刻艺术,就不得不提到洛阳龙门石窟。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可是,在20世纪初,洛阳龙门石窟曾被大规模破坏、盗凿,大批石窟佛像流落海外。

2001年4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归还龙门石窟看经寺浮雕罗汉像,开启了龙门石窟流失造像回归序幕。

2004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经过严格论证,抢救征集了旅美收藏家陈哲敬先生收藏的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尊佛首等7件龙门石窟佛教造像。

综合来看,这8件石刻佛像属于北魏晚期至盛唐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时期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在龙门形成并影响全国石窟造像的“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十分珍贵。

特别是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尊佛头,还是著名杨大眼大龛上方小型龛中现知唯一存世的一件主尊佛首。该龛左侧“高树造像记”为著名的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之一。

清代大沽铁钟的故事

清代大沽铁钟。国家文物局供图

大沽铁钟名为“乐威毅公祠”铁钟,铸造于1884年,目的是为了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外壁上段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

它也曾有过一段坎坷的回归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铁钟被作为战利品掠走,存放在英国朴茨茅斯市。2003年以来,天津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呼吁将文物归还中国。

2005年5月,在中英两国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无偿返还文物的提案,阔别故土100多年的铁钟终于回到祖国。

这口钟铭记着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勇气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伟大历程。

秦公墓地金饰片回归

20世纪90年代,甘肃秦公墓地惨遭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一部分金饰片被法国收藏家获得,并捐赠给吉美博物馆收藏。

2015年,国家文物局通过长达数年的协商谈判,最终促成法国政府将金饰片退出法国国有馆藏并返还给原捐赠人,由捐赠人法国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和克里斯蒂安·戴迪安将文物归还中国。

甘肃秦公墓地一部分金饰片曾流失海外,如今也已回归。国家文物局供图

此前,香港收藏家郭炎先生在了解到大堡子山秦公墓地流失文物情况后,于2011年将自己从境外购买的2件鸷鸟形金饰片和1套金铠甲片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这批秦公墓地金饰片,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秦文化金器。据推测为铠甲、马胄、车辆等的装饰物,对是研究早期秦文化的重要实物材料。

流失文物的回归故事,当然还有许多。“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选取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体现中国综合运用外交协调、刑事侦查、协商谈判、捐赠等多种方式促成文物的返还。

文物回归,正在进行时。70年来,每一次流失文物的回归,都在凝聚着民心,激昂着力量,重重擂响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鼓点。

THE END
1.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落户北京地方报道新闻“在保税区文物来去自由,直到交易发生才产生税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文物一级市场的运转效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负责人王昱东说。与此同时,中国买家不仅省去在世界各地奔波寻访之苦,也可以降低买卖的风险,并提高买卖成功后文物归国的速度。 目前,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主要为满足我国博物馆征集、国有文物...https://www.gov.cn/xinwen/2015-07/06/content_2890584.htm
2.国家文物局:25年持续跨国追索,68件流失英国文物归国@央视新闻 11月18日消息,国家文物局今天通报,经过持续25年的跨国追索,68件流失英国文物已成功归国。1995年2月,英国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疑似中国文物。经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国!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 http://www.cailianxinwen.com/app/news/shareNewsDetail?newsid=215534
3.漂泊近200年!12万件“泰兴号”沉船珍贵文物归国视频12万件“泰兴号”沉船珍贵文物归国【视频】 13日,在广东广州黄埔新港码头,12万件从“泰兴号”沉船打捞出水的德化瓷器首次亮相。据了解,这批瓷器由一家国内企业从英国贵金属集团一次性购回,其中部分瓷器将捐赠给国内各大博物馆。 随着工作人员打开装载瓷器的集装箱,这批在海外漂泊了近200年的德化瓷器回归故里,展现...http://3g.taihainet.com/news/txnews/cnnews/sh/2018-12-14/2214208.html
1.这些“珍宝”终于回家48批次文物归国新闻频道这些“珍宝”终于回家 48批次文物归国(2) 今天的回归之路有了新格局。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成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这项工作有了专业队伍;多部门联动,形成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合力。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11/47563080_1.html
2.中华文化起而行之和合共生——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汉代、唐代陶俑,元代陶兽……11月8日,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当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女儿劳拉共同赏鉴意大利查获并返还中方的中国流失文物。 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中意双方在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https://www.scsqw.cn/whzh/ctwh/content_163296
3.海外流失文物归国路:含依法追索捐赠回购等途径《京华时报》报道,2005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大堡子山流失文物调查项目,会同公安机关建立文物被盗流失的完整证据链,开展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适用法律及返还案例研究,向有关国家和机构明确我国对被盗文物的主权立场,制定追索流失文物的工作方案,开启了十年的文物返还路。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5/07-22/7419641.shtml
4.泰国华侨归国抗日文物:染血望远镜延安学习笔记新闻频道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将领的望远镜、皮手套和日本军刀,泰国华侨归国抗日前在轮船上拍摄的老照片,上个世纪30年代的泰国归侨证……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记载着抗日战争中海外侨胞救国救亡的历史。 经过数十年的筹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将于明天在北京开馆,首次展出从世界各地征集而来的华侨抗日馆藏文物,展现华侨对中国抗...https://www.hnr.cn/news/js/201410/t20141020_1671218.html
5.优秀!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揭晓统筹或参与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省两会和教育改革、科技创新等重大主题报道,深入疫情高风险区、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践行“四力”,牵头打造多个点击量超亿次的融合产品,努力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和中国故事。连续7年入选“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优秀作品奖等荣誉。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f9f449400e.shtml
6.“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诚然,历史上我们一些国人、甚至官员,都有意无意间成了文物贩子的帮凶。但今天,每有文物归国的相关新闻、相关话题,无一例外皆会引发舆论场上巨大的情感激荡。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遗珠流落之心绪难平,对国宝归家的殷殷期盼。 恩怨经纬,百年迷踪。我们为国宝的流失扼腕叹息,为促其归家不懈努力,也正因经历过其间的种种...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52250
7.吴冠中鱼乐图生平简介 4新闻报道 5词条图册 1画作简介编辑 《吴冠中鱼乐图》是由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 《吴冠中鱼乐图》的尺寸为:135.5×67.5cm。画作上的钤印为:“荼、吴冠中印”。作者落下的款识是:“86.。吴冠中。” 2作品欣赏编辑 吴冠中“鱼乐”题材的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他说:“苏州园林吸引我,屋宇亭榭...https://baike.sogou.com/v69885270.htm
8.中共一大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若干历史问题考证对《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中关于博文女校的报道进行梳理统计可知,《民国日报》上刊登的有关“博文女校”的新闻报道共14条,“博文女学”62条,其中重合4条,实际共72条。《时事新报》上刊登的有关“博文女校”的新闻报道21条,“博文女学”50条,其中重合8条,实际共63条。因此,仅《民国日报》和《时事新报》两...https://cms.odb.sh.cn/shds/bycg/content/2e7924f2-b576-451e-8b63-26d532fb1830.html
9.长汀融媒体中心专题报道【福建日报】看,福建这里的文物会“说话”!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更多> 长汀:加快项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福建,这次聚焦长汀的是…… 今天中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长汀,敬请http://www.ct165.com/NewsList.aspx?TypeId=10053
10.国家一级文物丰邢叔簋流失海外40年后归国国家一级文物丰邢叔簋 流失海外40年后归国 2月7日,央视新闻消息,流失海外40年的丰邢叔簋已于近日平安抵京。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这件国家一级文物1984年11月被盗,流失海外。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208/8201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