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16分)

1.

(8分)组词。

控________挖________改________攻________

核________该________

联________耿________

2.

(8分)看拼音,写词语。

láng

wǎn

róng

zhàn

长________

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上

chè

zào

ruò

xuán

清________

肥________

________是

________着

3.

(3分)根据词语,写出对应的拼音

玲珑

清澈

颤巍巍

4.

(2分)选择正确读音

松散(sàn

sǎn)________

散开(sàn

5.

(4分)读课文《吹泡泡》,根据课文,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玲珑的________

________的浮光

慢悠悠地________

________的球面

6.

(5分)读课文《吹泡泡》,从文中找出吹泡泡过程的一系列动作。

7.

(8分)读课文《吹泡泡》,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________的球儿,会扯得________,颤巍巍的,光影________。

②这时,大家都________心,________头,________呼吸——不久,这________的薄球,就________散裂了。

8.

(4分)比一比,再组词

若________

洒________

苦________

晒________

9.

(8分)比一比,写一写

戏________碗________

根________

飘________

找________

婉________

恨________

票________

10.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澈——________

脆弱——________

骄傲——________

11.

(3分)写出反义词

小心—________

容易—________

零乱—________

12.

(9分)照样子,组新字再组词。

例如:衣

破裂

13.

(5分)理解词语意思。

玲珑:

娇软:

颤巍巍:

14.

(5分)读课文《吹泡泡》,把这段话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________飞越山巅________目送着它们________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________骄傲与希望________

15.

(2分)仿照句子,写句子。

例如:小金鱼是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山坡上的野花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16.

(5分)读课文《吹泡泡》,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吹泡泡的过程,写出了________的有趣,体现了________时期的乐趣。

17.

(3分)读课文《吹泡泡》,根据课文填写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过山巅……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8.

(5分)读课文《吹泡泡》,找出文中描写形容肥皂泡的词语。

19.

(3分)读课文《吹泡泡》,根据课文填空。

冰心奶奶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和文学翻译家。他的著名作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0.

(4分)加偏旁,变新字

孚--

乔---________

21.

(1分)读课文《吹泡泡》,读句子,用划线词语造句子。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g)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

然后:________

22.

(4分)多音字组词

和hé________

huò________

shān

shàn

23.

(4分)我会填

①“澈”字共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

②“巍”字共_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_。

24.

(10分)读课文《吹泡泡》,按课文在横线上填上缺少的词语。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________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________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g)化。________用一根细竹管,________上那黏稠(niánchóu)的肥皂水,________吹起来,吹成一个________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________从竹管上落下来,________在空中飘游。用________在下面轻轻地________,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二、阅读题

(共1题;共13分)

25.

(13分)课外阅读。

一群光头男孩

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布来恩的少年不幸得了脑瘤,他在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金发全部掉了。

布来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头发全剃光,这样,

。”妈妈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金发全剃光了。

这一天,学校里有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

第三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第四天清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来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来恩的名字。布来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

激动地跑出屋子。这一群光头男孩相拥在一起。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快。

(1)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适当的词语。

(2)在文中的横线上,把这个男孩的话补充完整。

(3)我会写出反义词。

漂亮________

激动________

接受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一、定位单元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

单元整体备课的关键就是能准确地定位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并以此为线索去研究每篇课文与它的对应点,形成整体教学主线,从而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我们一般是从单元习作要求入手,结合口语交际、单元导读来考虑这一问题。

二、沟通内在联系,设计整体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主线确定后,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如何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将它一一对应落实的问题,即要“沟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秋天”为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从多角度来表现了秋天的美好。精读课文《古诗二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看到的”到“想到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到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听,秋天的声音》从颜色、气味和声音等方面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根据单元整体教学主线和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把每篇课文的对应教学要点整体设计为:

从《古诗两首》中学习发现和感受秋天,要注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风筝》一课学习发现和感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特别是“心情什么样”。

从《秋天的雨》一课学习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观察和感受秋天,表现秋天。

从《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学习怎样听声音,感受秋天的声音,特别是用心去听,展开想象去感受。

不难看出,这样设计会较好地避免过去那种单篇孤授、面面俱到,但对实际教学又无较大指导作用的“单课式备课”的弊端,使各课教学能前后照应,形成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放眼单元整体,统筹整体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各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单元教学主线整体安排这些活动,能更有效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益。

1.演讲。为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自动化和敏捷性,我们提出了每节课安排5分钟演讲的要求。演讲内容和主题的设计,也要对应着单元整体教学主线来确定,而且题目要小,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切忌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着“描绘心中的秋天”这一主线,可作如下安排: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围绕“金秋的词语我知道”展开,让学生把积累的关于秋天的词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第二课时“用秋高气爽、心旷神怡说一段话”,锻炼学生用词造句,善于表达自己心情的能力。

《风筝》第一课时以“早晨的空气真清新”为题,重点突出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以“早晨走出家门,呼吸着凉爽、清新的空气,仰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我……”为提示,重点落脚在对自己心情的描述上。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以“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为题,重点让学生描述对颜色的观察和感受。第二课时以“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为提示展开想象,重点突出气味的描述。

《听听,秋的声音》以“我听到了蟋蟀的欢叫声”为题,围绕秋天里的声音展开演讲。

2.积累。积累是单元整体教学极其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最基本的双基积累、有导向的阅读积累和有指向的生活积累。围绕教学主线系统安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中明确提出说明文写作的要求,从这个单元起,学生正式写说明文。作为一种新的文体的写作起点,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个单元的习作指导教学,重视学生说明文习作的“第一课”,但由于定位不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说明文习作教学的效果。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位教师的要求涉及多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又有形式上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要求过散,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一课一得”的最佳效果。

二、准确定位的理据

小学阶段说明文习作教学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可以从课标要求、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寻找定位的理据。

1.课标的解读

2.教材的解读

整个小学阶段有许多说明文,但是作为说明特质来教,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不多。

教材编排情况如下:

3.学生的解读

小学生主要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语言和内容以概括、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写作需要适当降低概括、说明等要求,只要能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基于定位的操作

定位是方向,做好定位,目标、教学、评价都应该据此展开。

1.基于定位定目标

2.基于定位展教学

根据定位展开的教学应该着力在“教学生抓事物特点”“教学生用说明方法”“教学生会有序表达”上。

(1)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是指教学生对自己想写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抓住一些特点来写。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分两步:第一步,从生活例子中懂得“特点”的概念;第二步,能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如有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图片出示:孙悟空、冰箱、玩具火车)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最独特的地方吗?

生:孙悟空降妖除魔,火眼金睛。

生:玩具火车就像真的火车,但它是给人玩玩的,不能开、不能坐。

生:冰箱像一个箱子,能冷藏、冷冻,让食物保鲜。

师(总结):对呀,这些样子或者功能可以说是事物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个事物最独特的地方。那同学们,今天你想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呢?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然后请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

(3)教学生会有序表达。这主要是指教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序”表达,已经掌握了“有序”表达的各种方法,因此本次习作可以借助提纲、表格、清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提纲。提纲实际上是行文前的书面构思,明确地规划作者心中为表达某一中心思想而将采取的表述手段:全文大体如何结构,分几个层次,段落、各个层次着重写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帮助学生列写提纲,可以理清顺序,有序表达。比如这样一个提纲:

根据这个提纲,学生可以从“外形、内部、功能”三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②表格。表格具有一目了然的功效,借助表格也可以理清写作的顺序。例如这个表格:

表格中包括了内容、特点,还包括了要运用的说明方法,非常清晰、有效。

③清单。清单就相当于大脑中的一张图,可以很好地理清顺序。如下面这张构思清单:

这张清单学生填完后,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运用提纲、表格、清单等工具,理清写作顺序,达到有序表达的目标。

3.基于定位作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0089-01

小学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智育、美育与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其中,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有许多结合点和交叉点,二者之间进行综合,能达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音乐与语文学科,虽然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都要依托语言文字体系(音乐尚需记谱体系,这是其学科特点),都要依靠学生的理解、思维、分析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就为两门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充分运用,音乐与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两者之间的综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直接将歌词作为课文),也为学科之间的综合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在当今形势下,强化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不人为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培养复合性、综合性的通才、全才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需求。因此,进行学科的综合极其必要。

二、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途径与方法

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主要有管理体制、发展能力、人文素养三个方面的综合。

1.以管理体制为突破,实现学科综合

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将所有教师按照所担任教学任务的不同,分别归列为不同的学科组,甚至在安排办公室时,也是根据学科组来考虑。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各自为阵”,极大地限制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要实现音乐与语文课程的综合,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上就应当有所突破。如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办公室,以多学科组参与来组织教研活动,以学科渗透来组织教学内容等,真正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人员上、理念上、内容上、组织形式上各方面的深度综合。

2.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科综合

3.以人文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综合

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同属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与同一性,因此可以互为补充。柏拉图说:“节奏与音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音乐教育对艺术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审美迁移作用。同理,对语文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也可很好地迁移运用到对音乐(包括歌曲)情感基调的把握与演绎上来。音乐学科中的欣赏课完全可以与语文学科的读文课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小学音乐与语文学科综合的原则与禁忌

关键词:藏语教学;方法;初探

Keywords:theTibetanlanguageteaching;Methods;que

一.教学中要以自学为主体,扩大主动学习面多精神

让学生知道如何在教材中抓住重点内容自主学习。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讲不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

二、在教学中创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组织实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模式,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局限,将课堂在真正意义上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大量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合作学习实现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合作学习组织实施策略

(一)整体把握语文阅读课文内容,明确语文小组合租学习教学要求

(二)创设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情境,营造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合作阅读学习经验,展示合作阅读学习成效

(四)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语文阅读阅读内容开展表演式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的日益深化发展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语文教材且能够通过具有童趣、生活化的语言引入学生进入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悟。为此,小组语文阅读分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结合教材中的童趣,进行教学设计,让我们的学生们更加喜欢学习语文。表演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作者简介:吴亦敏(1991-),性别:女,籍贯:浙江省刂菔腥耍民族:汉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参考文献:

[1]邵明鸽.“学进去、讲出来”悄然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210-211.

[2]王桂霞.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7.

【关键词】整合资源;活动资源;文本资源;社会资源;阅读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专项研究课题“阳光评价背景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GZJY2015-101)的研究成果。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禾仓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受家庭与社区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素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改变这种现状,从2013年开始,我校大力推行阅读行动,如今学生在阅读素养方面有了一些好的转变,2015年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关于阅读方面的素养测试,学生的总阅读量和经典著作阅读量等均达到中等或偏上水平,而阅读兴趣、策略及动机等方面均处于市区平均水平,数字阅读动机则绝大多数学生偏向于学习方面。数据表明:我校六年级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量、阅读策略等方面均接近或略超出市区的平均值,处于市区参与测试学校的中游水平,相比推广阅读活动以前的低下状况,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到,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而终身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课外阅读。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校地处农村,家长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来自于家庭的熏陶与指导欠缺,学生的阅读资源匮乏,来自于家庭的引领与支持均较少。我们认为: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必须承担起启蒙、引导的责任,展示阅读丰富多彩的一面,为学生创设以阅读为趣,以多阅读、会阅读为荣的良好环境,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拓宽阅读面等各方面下功夫。基于这个认识,笔者从资源整合方面入手,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的范围,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整合活动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囿于自身的年龄和生理特点,难以静心阅读,对课外阅读缺乏主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兴趣,犹如引来蜜蜂的花香,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将学生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的状态,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入手,通过整合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心境。

1.“跳蚤市场”淘书活动激趣

每学年,我校都会举行“跳蚤市场”淘书活动。活动前,各班组织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课外书进行梳理,把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带到学校,根据图书的质量、新旧程度等,确定好价格,把价格标在书的扉页上,与同学交换,或用压岁钱购买。因为此项活动是由学生来当主人,所以学生参与的兴趣很浓,参与面也很广。通过这一淘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用最少的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读到了更多优秀的课外书。活动过后,教师组织学生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淘到的“新”书。这样做,既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买卖的乐趣,又大大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

2.学科主题阅读比赛活动引趣

3.德育主题阅读活动雅趣

二、整合文本资源,提升阅读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教学的衔接。我们应该整合教材文本资源,把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让学生吸收更丰富的课外知识,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延伸,让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链接中,增强课外阅读的实效,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1.拓展课文内容

由于教材编选的局限性,一些文学作品以节选、改写等形式选入教材,这样就造成了内容不够完整,缺乏细节描写等现象,对于学生语言积累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原著。例如,六年级下册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是原著的浓缩版,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原著,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让学生对浓缩版的选文与原著进行对比,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更加深刻地体会文中鲁滨孙敢于挑战自然,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放弃,积极向上的形象。

2.妙推单元主题

3.巧借课外书屋

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两至三单元的“课外书屋”,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与阅读课外书籍搭建一座“桥梁”,学生在课内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阅读技能,得到迁移和运用。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外书屋”,为学生推荐了许多中外科普名著,如《森林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做出引导,为学生介绍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运用方法去阅读课外书。

借助以上文本资源,把阅读引向深入,突破了语文学习仅限于书本的局限,打通了课内外教学之间的隔阂,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整合社会资源,拓宽阅读范围

阅读,无处不在。单靠教材的几十篇课文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但是,课外阅读材料往往良莠不齐,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在拓宽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顺应潮流展开阅读

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一种心理活动。教师要努力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进步、成长。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七年级英语学习难题解决对策

我任教的中学位于昆山的城乡结合部,生源构成主要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作为连续七年荣膺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其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族。庞大的流动人口形成了城乡结合部中学的鲜明特点:一是学校规模大。学校有五十多个班级,近三千名学生,仅我任教的七年级就有整整20个班。二是生源分布广。本班45名学生来自于全国17个不同省份和自治区。三是个体差异大。受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的影响,以及流动人口子女频繁转学造成的适应性问题,导致班内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非常大。这些特点在进校之初的七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主要为以下四“难”:

1.进度衔接难――原因:学生曾用小学英语教材版本杂。

2.标准统一难――原因:学生入校之初英语基础差别大。

目前各地小学英语课的开课年级与课时安排不同。像上海,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一、二年级每周两节课,三年级每周四节课,四年级开始每周增至5节,和语文、数学课时数相同,昆山也从小学一年级开课,每周三课时。全国各地很大一部分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课,每周只有两课时,到四、五年级才增至三课时。我们班45名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英语的有21名,这部分学生到了七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会基本的口语交流。有16名学生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的,这部分学生较前一种学生而言基础相对薄弱,能认读26个英文字母,会最基本的单词及简单的句子,但往往存在书写不规范、发音有缺陷等问题。还有8名学生,小学的时候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或学校就算是开了英语课也是当副科上的,这些学生对字母的认读很困难,英语基础几乎为零。

3.口音矫正难――原因:口语教学受学生方言的影响深。

牛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共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为comicstrip,课堂以口语交流为主。在课上,我们英语教师就发现,学生语音语调受方言影响比较深,英语课上“四川英语”、“河南英语”、“安徽英语”……此起彼伏。由于来自不同的省份,口音不尽相同,有时候,这些学生一开口,其他学生就笑。如此几次,这些学生会不好意思,更不愿意开口。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的,不愿意开口、不敢大声地说英语,势必会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这样看来,七年级教师“任重而道远”。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要“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到前面,这是利人又利己的事情。这一阶段把握不好,到八、九年级,学生上英语课就会很困难,老师站在讲台上会有一种无力感,那时候就只有“叹气”、“抱怨”的份。长此以往,受影响的往往不仅仅是英语成绩,其他学科乃至整个学风也会受到影响。要解决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下面入手:

1.搭好桥,变各地教材的“交叉点”为学的“切入点”。

2.悉心磨合重衔接,变“授之以鱼”的赶进度为“授之以渔”的打基础。

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关于语音教学的问题。语音在中考题里并没有单独体现,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弱化语音教学,觉得学生上课能够跟读,回家巩固,第二、三天,在课堂上能自己读就可以。语音学习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学会了音标正确的发音,学生不仅可以预习单词或句子,而且在日常复习巩固过程中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对遗忘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学会音标,学生背起单词来比较快,不再需要通过“普通话”或者“方言”标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无形中给学生学好英语、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好音标,踏实过好语音关,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减轻家长的压力。

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静待”是为了日后花开得更“娇艳”。因此,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赶进度,而扔下部分“慢开的花”,这种遗憾是日后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弥补的。

3.树立信心巧引导,变“以苦为乐”的意志灌输为“苦中作乐”的方法引导。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在这个过程,我们大可不必手拿一根鞭子,鞭挞、催促他们快跑,而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全力引导、帮助就可以。在开学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我会向学生表明我的态度,我不会以成绩论英雄,我对他们的要求是:“Youcanbeaslowwalker,butyoucanneverwalkbackwards.”

4.沟通家长聚合力,变家校分离的单打独斗为家校联合的群策群力。

家长带到这边来读书的学生,小学的时候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家长离得远管不到,家里的长辈由于隔代等原因又管不好,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到了这边之后,有些家长一对比,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学习上尤其是英语学科上有差距,就开始着急。这种着急在语言与行动上表现出来,难免会引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他们就更不愿意去学英语了。另外,由于家长英语素养不高,部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学生又缺乏自觉性,布置的英语听力、口语等作业,在家里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致使这部分作业形同虚设。

其实,家长如果在家给予一定的帮助更好,如果真的力不从心,只需辅之以有效的监督。小学英语内容并不多,以七年级的孩子们的智力,只要他们愿意并付出一些努力,要赶上去并不是特别困难。因此,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攀比,更不要因为心里急,就抱怨老师没有教好,站到学校教育的对立面,甚至在孩子面前就说老师的不是。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双方应联合起来,努力为孩子们建立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

我们教学生也是如此。对于学生入学初期英语水平的差异,我们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要以当下的表现评判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

[1]昆山市志编纂委员会.昆山市志(1981-2010).苏出准印(2011)字JSE-1002151,2011.6,1:84.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2:117.

故事,你是什么

“故事,就是以前的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这样的定义已经成为较被认可的共识。葛兆光在《汉字的魔方》中一直在说“汉词(诗)是汉字写成的”,那么这些存在于我们血脉中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这样描述:汉语故事是汉字写成的。虽然葛先生的出发点在于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但汉字的神奇不只是在其象形、表音上,更在于其远隔几千年,只要你认得了这个字,自然就能感应到其透出的故事力,这是其他文字所不能的。一个学习汉语的人,都在享受着汉语故事的滋润,它们最初的书面形式只有一种:文言。

故事,你从哪里来

跟随文言故事,儿童自然会进入文言领域。

其次,在审美需求上,儿童永远是“简单”的。这是由他们的年龄和无知特点决定的。对于语言的学习,简洁明快,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倒是成人在这样那样因素影响下的拼凑表达中,远不如儿童来得“简单”。就像我们生活其中却很难时时刻刻在意空气的存在一样,文言融入我们的语言体系中是无痕的,不用说在较为正规的场合或重要情感的表达中常常引用的至理名言、无限感慨时蹦出的成语都让你的话语呈现着文言的功效,就连日常生活对话中你的一句方言都极有可能来自文言。你可能在说:“文言对于我们现在来说真是无所谓啦!”呵呵,小心哦!“无所谓”正是文言。

再则,儿童的语言发展是承继而创新的。他们对于一切语言都抱有热情,在语言的模仿上有一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将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放置于一个多种语言的环境中(比如爸爸中国人、妈妈美国人、祖父母德国人……)他会毫不费力地周旋期间。然而他们的语言发展又终归有“母语情结”的。这就涉及语言的背景、环境,无论何种语言,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在快速地“复演”该语言发展的规律。作为汉语言学习,文言的阅读,不仅不会遏制其语言的发展,反而会大大促成其字词的运用和创新。

从这些意义来看,汉语教学中的“故事”应该追溯到“汉语言故事”的源头,这是语文教学应该实现的共同目标,是汉语教学精神需求和审美指向,更是汉语发展的能源储备。近年来,潜心于苏教版教材中汉语故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回答:故事,你从哪里来?现将其统计如下:

故事,你到哪里去

面对文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历来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比较极端的两种:一种认为作为母语之初的形式,文言乃是汉语言汉民族具有哲理和美感内涵的凝聚形态,它被人们反复使用、加工、发展,而在这种使用、加工和发展过程中,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吸纳和积淀着新的意蕴,因此它是很有艺术再生能力的一种符号结构。它用在我们现代白话文里,能使白话文在明快的形式中包容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而且使白话文显得精致、丰富而含蓄。另一种观点认为文言,正因为其存在于古老的叙述及发展过程中的新的意义,所以越来越复杂,其独特的不成法、“不讲理”的结构,将表达的内含过多的包裹于一种艰涩的雕琢中,因此它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结构形式。它在白话文中的介入,造成了语言的不顺畅,文白夹生,使得语言生硬晦涩、造作。

追溯文言故事的源头,只是一个相识,而语言学习的终结必然指向表达。也即我们对于这些源头故事的阅读,终将如何进入个体的生长历程。儿童对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是“习”而得之,即Acquire而非Study。所以在文言故事的阅读过程中我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

一、且续血脉再续文脉

儿童首先置身于一个母语环境之中,当前的白话文与文言之间的文化对应是非常容易找到的。所有“害怕”将文言呈现给孩子的人都认为白话文与文言之间是有隔阂的。其实这种隔阂完全是我们人为地将其间加了一道门,并且上了锁。只要儿童们拥有母语的聆听能力――即耳朵阅读的能力,他们就已经拥有了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其带至这座美丽的建筑面前。我在低年级文言课堂第一课,常常选择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拼音第10课后面的插图故事。首先听他们讲《龟兔赛跑》,然后我会换一种方式来讲文言故事《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刚龟已先至矣。

诵读此文所需肢体:两只手――左手为龟,右手为兔。

形体解读如下:

解题:《龟兔竞走》

龟:左手中指前伸表示乌龟的头,可上下左右摇摆。其他四指向下弯曲,成乌龟的四只脚,可将其在桌上演示乌龟向前爬行。

兔:右手食指与中指向上伸展,成为兔子的两只耳朵。其他三指自然收拢于手心,使整个手成为一只兔头的造型。

竞:比赛。赛跑前的起步是相同的,所以在此将“龟”与“兔”并排靠拢一下,以示在起跑线上平行状态。

走:为了突出“走”的古今不同意,可通过双手来演示:慢速为“步”――即现在的走。快速为“走”――即现在的跑。

龟兔竞走――左手龟,右手兔,左右手先并行靠拢,然后交替“前行”,逐渐加速,突出“竞走”的形态。

龟与兔竞走――基本形式如前面的解题,只是在“与”的演示中,“龟”与“兔”有一个互相招呼的动作,以求比赛前的相遇状态和友好心态。

兔行速――此句重点要突出一个“速”字,透过动作,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兔子“速”――即快速地将右手的“兔”推出去。越快越好,迅雷不及掩耳。话音未落,“兔子”已经窜出很远。

中道而眠――“中道”一定要有一个停顿,回望的动作,然后“眠”态,由学生自由发挥。有将双耳耷拉下来表示睡觉的,有侧身卧眠的,也有整个“身子”都仰天而眠的……反正停了下来不再跑了。

龟行迟――这是一个“慢”功夫。伸出四只“龟”爪子,在课桌上慢腾腾,慢腾腾地爬起来……重点帮助理解“迟”。

努力不息――虽然慢,但精神要抖擞,一直向前爬。此处一个戏剧性的效果就在“龟”要路过“兔”的身边。可重复诵读“努力不息”,声音越来越轻,语调却越来越坚定。声音轻是为了不吵醒兔子――提醒孩子们,兔子还在睡。坚定的语调是要让“龟”拥有足够取胜的信念。渐行渐远……

及兔醒――有了前面“睡”的发挥,此处的“醒”更可以放手让孩子自由创作。他们的“醒”态也是各不相同的。有骨碌一翻身的,有一跃而起的,有双耳惊竖的……

则龟已先至矣――此句为故事的结果,讲清“则”表示“结果”的意思后,可有三解,即根据不同的视角来解读。

乌龟版:已经取得第一的“乌龟”转身对身后的“兔子”嘲弄地摇着头“则龟已先至矣”!充满骄傲和得意。

兔子版:已经无法挽回局面的“兔子”望着那得胜的“乌龟”,只得无奈地说:“则龟已先至矣!”同时“双耳”再次耷拉下来。

叙述版:即文中的描述版,将“兔子”与“乌龟”同时演示――一个得意,一个无奈。口中叙述:则龟已先至矣。

“形体诵读”属于一种符合儿童身心规律的创新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表演。表演是以“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而“形体诵读”是运用“肢体形态”协助“口头诵读”,是一个配合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被积极地调动起来,而肢体的参与使儿童得到了一定的活动,同时又有口头的诵读,让文字的涵义融入肢体形态之中。肢体、口语、文言之间的血脉就这样得以打通。

二、且读意思再读意义

语言的学习意思应该是第一位的。学习文言更应如此,以一个意义开篇往往会很吓人。比如教学《自相矛盾》文言,我首先让孩子们能读之后找出文中有几个人物――卖矛与盾者、围观者(或:有个人),逐步引导他们读出人物对白:

1.读出卖矛与盾者的话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强调什么?物,是指哪些事物?请以不同进攻武器换之:剑、箭、刀、矛……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强调什么?物,是指哪些事物?请以不同防御武器换之:盾、甲、车……

2.读出围观者的话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同桌对读(表演)

4.请画出他今天生意无法做下去的一个根本原因: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当语言进入一种“好玩儿”的层面,其所蕴含的意义会拥有一种生长力,毋须太多点拨。

三、且闻朗朗再闻侃侃

学生熟读之后,所产生的思维碰撞根本不是你所能预想的。他们了解《战国策狐假虎威》和《伊索寓言》中《鸦狐》《狐与葡萄》的狐狸之后,不只是得到“狐狸天生狡猾”的共识,甚至能得出中国的狐狸会仗势欺人,西方的狐狸会自我安慰的不同文化思维。

四、且表情趣再表意趣

学生一旦触及文言,如何也不愿意将这种趣味盎然的工具闲置,在“游戏”中,意趣自然会形成,这仍然是一种生长力使然。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种介绍,孩子们一点即通:舞、书、跳、诵、唱等等都入“善”列。最调皮的洋洋也不例外:“洋,通班之善卡者也!”――他是超级卡迷!全班哗然。

随着文言故事的积累,孩子们不再满足于单句的模仿。三年级的时候,他们读完之后,将自己所读到的一些故事也用文言来改编:

(1)鹰、猫、猪共住一树,一日,猫谓鹰曰:“猪咬树根,树倒,汝子则危矣。”猫谓猪曰:“鹰夜将食乳猪。”鹰猪日夜不出,护其子。数日后,鹰猪二者亡矣,猫独占此树。

(2)母猪产三仔。成大猪,与母别。三猪各筑一窝:草房、木房、石房。一日狼至,吹倒草房,撞倒木房,至石房,吹、推不倒。欲从囱入。三猪以沸水锅接之。狼死!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改编《狼与羊》丝毫不比《意拾喻言豺与羊》逊色:

一日,狼见羊溪边饮水,谓之曰:“汝染吾饮。”羊曰:“吾在下游,汝在上游,何染之有?”狼曰:“去年诽我!”羊曰:“去年吾未生。”狼曰:“非汝即尔父,同罪。拿命来……”

五年级的学生改编的《狐与蝉》,已经文言味道十足了:一蝉歌于树,狐见之,欲烹蝉,心生一计,曰:“久闻汝歌声天下之首,可否树下聆听?”蝉知其诈,摘叶试之。狐以为蝉,疾扑,空也。蝉笑曰:“汝便中有蝉翅,吾早有防备耳!”智者,观人行踪得其教训也。

THE END
1.英语词汇point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单词翻译读音固定搭配用法和...释义 point n 1 [C] (often in compounds 常用以构成复合词) sharp or tapered end of sth; tip (物体的)尖端; 尖儿 the point of a pin, knife, pencil, etc 大头针、 刀子、 铅笔等的尖儿 a pin-point, knife-point, pencil point, etc 针尖儿、 刀尖儿、 铅笔尖儿 The stake had been sharpen...http://ec.newdu.com/25950.html
2.point是什么意思point的用法point怎么读含义读音趣词词典为大家提供point是什么意思,point的用法,point怎么读,含义,读音,例句等高效记单词的助记查询服务。https://www.quword.com/w/point
3.牛津沪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4? 师戴? ? Hi! I m Kitty. 并戴 Peter ? 相互 好?并有意 分手? Goodbye. 5? 录a来展示Listen and say部分? ? 三 味操 Practice? 1? ?戴着 Alice Joe Kitty Peter ? 站 讲台前?另选 同 眼 罩蒙住眼睛? Alice 四位同 ? 个?Hello, 蒙住眼睛?同猜?如果猜 ?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1207/17/69593754_1059336380.shtml
4.Module3Unit2Pointtodesk.Module 3 Unit 2 Point to desk.(第17页)提示:点击图片为您跳转到第三方网站阅读课本提示: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可快速查询课本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注:本站提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三年级上册英语(三年级起点)电子版书本导航,供中小学、英语培训机构以及英语家教老师备课,三年级学生在线学习英语,...http://m.dzkbw.com/books/waiyan/yingyu/sq3s/022.htm
5.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三年级上册适用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当当豪逸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 读本三年级上册适用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书 儿童文学阅读训练教辅学习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正版》。最新《小学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 读本三年级上册适用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书 儿童文学阅读训练教辅学习 宁夏人民教育出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91064704.html?point=comment_point
6.译林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fl人 该 比较 近currency1?实际 容易 currency1? currency1 再 加上Cartoon time‰ 味阅读 currency1?¨ 表演等方式 体会? ? 幽默 比较 容易达 currency1目标 currency1目标 1. 熟练地听懂、会`、会读?会写 he, she, my friend goodbye ? 够音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593754_1059336654.html
7.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外研社三年级上英语第3模块Module3教案...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外研社三年级上英语第3模块Module 3 教案.pdf,小学-英语-上册-打印版 Module3 整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Module3 能运用 Stand up. Sit down. Point to the... 这类语句发指令, 同时能根据指令做动作。教师应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辅助材料让学生看、听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2/8131137051005012.shtm
8.免费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含教学反思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免费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编号:备课时间: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1Hello!ALet'stalkLet'splayLet'ssing设计:莒南县大店中小杨文慧一、教学分析:Let'stalk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MissWhite和学生第一次见面打招呼的情景,提供学生要学习的核心句型Hello/Hi,I'm…要求学生能理解...http://www.ychedu.com/YYCS/YYJA/SLJJA/572066.html
9.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教案.pdf该【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教案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https://www.taodocs.com/p-952388163.html
10.24秋新科普版三上英语Unit3GetReady1.Listen,point24秋新科普版三上英语Unit_3_Get_Ready_1._Listen,_point_and_repeat.音频.mp3,24,科普,版三上,英语,Unit_3_Get_Ready_1,_Listen,_point_and_repeat,音频,叮当云教育http://www.dingdangwenku.com/p-101760.html
1.point是什么意思That’s a very interestingpoint..那个观点很有趣。 She made some extremely goodpoints..她提出了一些很不错的观点。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points we must bear in mind..有三个要点我们必须记住。 This brings me to my nextpoint..这样我就要讲到下一点了。 https://danci.3gifs.com/point/
2.points是什麼字體?眾識社區識字體網Helvetica Neue for Target Uni Bold 93% 商用须授权 Helvetica for Target Bold 93% 商用须授权 HelveticaNeue for Target Bold 92.9% 商用须授权 RTGravi-Soft 92.3% 商用须授权 Jio Type Bold 92.2% 商用须授权 NimbusSansNovusDOT-Bol 92% 商用须授权 NimbusSanNovD-Bol 92% 商用须授权 Cabrion...https://hant.m.likefont.com/community/111642881/
3.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英语是现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学好英语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英语要从小开始学起,尤其是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三年级英语课文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 https://www.105188.com/wenxue/1707902259339682.html
4.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精选10篇)篇3: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 1. 梳理生字难词, 在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巩固难读字、难写字、形近字。 2. 紧扣单元主题, 讨论课文分别“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3. 聚焦重点句段, 体会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研究作者如何由“观察”引出“发现”。 4. 回放单元习作, 通过找一找、添一添, 在习作修改中用好问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91x187a.html
5.Unit2Pointtodesk.(Page17)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三年级起点...好多电子课本网免费提供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三年级起点)电子课本第17页,给三年级学生在线预习和复习Unit 2 Point to desk.知识点及中小学英语(家教)老师备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老师教学质量。https://www.haoduoyun.cc/book/waiyanban/yingyu/3a/16.shtml
6.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1 一、基本情况: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本级共有学生159人,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且对英语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课...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112073744_3601791.html
7.三年级英语上册Module5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Module5 Unit1.How many教学设计 红星中心小学陆春侠 一、教材分析: How many ?这课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语言点:数字(one,two,three,four,five, six, seven, eight)和询问个数“How many?”。要求能够认知one to eight 这八个数字,达到能读准其音,认清其形。能用“How many?”进行询问,并回答...https://xxq.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1156198&cid=40625
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上英语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三课教案 1 一、教学https://www.ruiwen.com/jiaoan/5780309.html
9.通用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大全小学英语以三年级为起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作品,以精彩的动画故事、童谣歌曲,生动地展现了语言情境,让孩子看得愉快,学得轻松。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快来看看吧。 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技能与知识目标: ①听懂并会说rehttps://www.puchedu.cn/ziyuan/3471.html
10.小学英语说课稿精选优秀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社小学英语新标准三年级起始第一册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https://www.yjbys.com/shuokegao/xiaoxue/1692282.html
1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通用7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通用7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jihua/60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