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与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2)新媒体生态更加复杂,对既有的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

(3)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个人媒体得到了较大发展。

(4)受众分化更加明显。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漫长过程,新媒体的应用与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与接收方式,推动分众传播、小中传播更深入的发展。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1)冲击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新媒体使信息形成了一个“5A”的网络环境。从对正面宣

传的影响上瞧,新媒体形式多样、信息内容庞杂,很容易将正面宣传的内容淹没,而错误的观点、非理性的舆论却有了传播渠道与生存空间。

(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在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之间,“知沟”就会越大,而新媒体则更加强化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3)冲击媒体发展环境。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不断冲击着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影响新媒体公信力的建构。新媒体上的舆论变得更加多元,传统的“把关极致”受到的冲击增大。

·纸媒还有明天不

1.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1)按传统出版物的继承关系:数字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

(2)按照就是否具有互动性: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3)按照信息类型,动画、文本、音频、视频等。

2.按需印刷:指的就是受到读者或顾客的订单后才印刷、装订与销售的出版物。

3.数字产品的分类:(1)按照继承关系分类: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期刊、音像制品。(2)按照就是否具有交互性区分: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应用程序。(3)按信息类型分类:文本型、图书音像型、动画型、音频型、视频型与多媒体型等。

4.数字产品的特点:多媒体、超链接、开放性、数字产品内容的不确定性、互动性、信息海量、传播效率高、使用便捷、可获得性。

5.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1)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就是数字出版的本质,技术就是手段。(2)产品与需求的关系:(3)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4)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5)传统出版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关系:

6.电子书:就是利用忽视掩护、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终端阅读设备进行读取的数字化图书。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电子书内容,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的阅读软件。

第二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

·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1.产业:就是具有某种同意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组织经济活动的集合。

2.数字出版产业:就是出版企业组织所开展的数字活动的集合,就是所有参与数字出版产品及

服务的生产、传播活动的企业或组织,所组成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就是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3.数字出版产业的特点:(1)产业集中度高。(2)低消耗与高附加值。(3)业务活动的平台化。(4)技术与平台商推进产业链重构。(5)以技术标准为保障。

·新媒体理论研究模型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新媒体时代受众理论

1.受众:简单地说,便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就是信息到达的终点(信宿),此过程可以简要表示为:信息→新闻传播者→大众传播→受众→极少量的信息反馈。

2.网络受众: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

3.“网民”泛指上网者。只有上网者处在单纯的接受信息状态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网络受众”。网民有时既接收信息有发布信息,从外延上瞧,网络受众就是网民的子集,或者说使其组成部分,在逻辑上,研究网民必然包含了对网络受众的研究。

4.从受众角度瞧,新媒体具有选择性、主动性与互动性,这些传统大众转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特

点。

5.新媒体的互动性:受众反馈几乎都就是一种“延迟”行为。互联网就是双向、多向交流的媒体。互动性就是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越性。新媒体的互动性带来受众的主动性,传播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尤其就是大众传播,都应该就是双向的。

6.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新媒体中受众的主动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

7.传统的大众媒体就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发送信息有两个特点:一就是单行的推

送式,媒体把经过编排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二就是点对面式,一家媒体向众多手中推送同一

种信息,这种方式一方面就是被动的,另一方面就是群体性的,受众只能就是接受同样的信息

而别无选择。

8.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从传播学角度来瞧。

9.强调受众接近权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一个有效的传播模式不仅要包括从传者

到受众的信息流动,也应该包括从受众到传者的信息反馈。(2)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体环

THE END
1.3大新媒体营销理论,教你如何做到精准营销新媒体时代,移动端数据信息海量又庞杂,如何在数据大战中取得优势地位? 明白以下这几种理论知识,帮助你学会运用营销知识,精准营销。 一、纳什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提出非合作性质博弈理论,奠定现代经济学基础,纳什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理论是,在博弈局面中,一种经济策略能够达到双方利益的最高点,博弈双方不...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16632-1.html
1.新媒体定义:广义与狭义概念详解答:在新媒体时代,保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权威的信息来源、加强信息审核和监管、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等方式,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倡导诚信、公正的信息传播理念,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信息传播环境。 https://www.batmanit.cn/blog/k/49899.html
2.大模型未来发展方向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随着大模型对多模态交互的深入理解,它们可以与现有的图形用户界面(如浏览器)进行互动,丰富多模态交互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多模态交互还为AI与各种工具和设备的集成提供了新的机会。不再局限于通过API与软件交互,AI将能够直接操作为人类设计的各种工具,无论是办公软件、医疗设备,还是先进的制造机械。https://blog.csdn.net/znzbs/article/details/143662064
3.上海自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14265)自学考试大纲3.领会新媒体的概念。 (三)数字设计师 1.识记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的服务领域。 2.识记数字媒体艺术的职业发展目标。 (四)分类、范畴与体系 1.领会数字媒体艺术依据媒体的性质所分为的 4 大领域,并能简单应用举例说明。 2.识记数字媒体艺术研究的 5 个方向,领会数字媒体艺术分类的可视化模型。 https://www.zikaoben.cn/n/e-9719833081.html
4....周期步骤因素手段打造”新媒体突围演化师对改变生活习惯来说,你的朋友比媒体更有说服力。 三、超级传播者 还有一个传播路径值得注意,这里说的是SIR 模型(SIR模型是传染病模型中最经典的模型,是信息传播过程的抽象描述,其中“S”表示易感者,“I”表示感染者,“R”表示移出者),这个模型在流行病学中占据了中心位置。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details/id-482788/
5.热门的营销理论,新媒体营销理论有哪些在信息爆炸、技术快速发展的营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卖产品”,它是一个复杂的、跨界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营销理论正在被推翻和重构。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让人们的购物、互动、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热门的营销理论和新媒体营销理论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研究和讨...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19042.html
6.第三周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创新扩散理论:Everett Rogers(罗杰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认知特征(人们是否采纳这种技术会受到人们对这种技术的认知影响):认知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技术创新的结果能够被人们看见的程度,引起人们的...https://www.jianshu.com/p/466d15b99984
7.田丽等:视觉说服社会计算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创新三、视觉说服社会计算的理论特征 视觉说服在社会计算理论中不断演进,它从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初步探索,发展到社会计算的系统分析,再到数据科学的深入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数据驱动的复杂研究领域,并呈现出以数据驱动的理论建构特征。 (一)视觉推理模型的建立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32271
8.2023年河北专升本广告学专业考试大纲传播学考试从三个层次上对考生进行测试,分别为“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里“了解”和“理解”是对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提出的要求。“掌握”是对分析、判断、方法及实际运用能力提出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https://zsb.xdf.cn/202306/13400839.html
9.品牌传播效果将可量化评价,修宇博士提出传播效果四度评价法所以,传播效果四度评价法的底层理论结构是由SICAS、AIDMA以及AISAS三个底层理论模型构成,并创新性加入了用户喜好度、六大媒介平台以及媒体平台影响度划分。 三、传播效果四度评价法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四度评价法按照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的实施要求和流程,对来自企业管理层、学术界、公关传播界的多名相关专家进行了...https://news.hexun.com/2020-05-06/201251010.html
10.案例分析报告(15篇)三、分析治疗 理论模式:人本心理治疗法(Rogers) 案例分析库: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基本概念:自我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个人在其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由所得经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一整套自我看法和评价体系。 https://m.ruiwen.com/fenxibaogao/7046703.html
11.文案必读:创意100招上卷三条横线,三条竖线,就画出一个九宫格。在中间的格子上写上一个词,关于你要思考的问题、事情、文案,在周边的八个格子上写上五花八门的词语,去和不同行业、不同兴趣、不同技能、不同人群混搭,看看能产生什么新思路。 比如:新媒体 + 汽车,新媒体 + 二次元,新媒体 + PPT,新媒体 + 宝妈,新媒体 + 装修,新...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3865.html
12.影响因素模型范文11篇(全文)分布式共享心理模型主要基于Lewis等(2003)的交互式记忆系统概念,并结合Hollenbeck和Ilgen等(1995)的团队分布式专长理论,提出了分布专长、角色分布和进展协同三个维度。认同式和分布式划分加深了我们对“共享”含义的理解。共享不仅仅是重叠(owerlapping)也是分布(distributed)。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知识固然重要,而知道“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yadwt2p.html
13.媒体传播力概念辨析三个子概念在不同偏向下形成了特定的关系组合,产生了不同意义的概念取向。由此形成的“媒体传播力”概念理论模型,可以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究不同情境下媒体传播力的意涵。 关键词:媒体;传播力;概念辨析;概念模型;媒介进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312/7704846.shtml
14.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通用22篇)新课标由之前的三个学段变为四个学段,其中小学1-2年级一个学段,3-4年级一个学段,5-6年级一个学段,初中7-9年级一个学段。学段变化是为了更好的衔接知识点,凸显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新课标还增加了“学业质量”的内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依据义务教育各...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62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