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8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共青团;变革;应对路径

一、什么是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

二、共青团新媒体使用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变革

共青团是全国青年的领导核心,在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致力于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呼声。

目前,共青团使用媒介现状所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使用方式多样,重点发展新媒体。显而易见,共青团仍然使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例如主办的《青年参考》《中国青年报》等,地方团属的报纸杂志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此外,共青团也保留了通过广播进行宣传的方式,更充分利用了电视频道来开展宣传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很多地方共青团还开发了网络电视的功能,不得不承认共青团使用媒介的变革方向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新媒体。

下面以省团委官网、湖北省共青团微博圈、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官方网站会及湖北地方新媒体平台为例对共青团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简析。

调查研究及资料显示,共青团媒介使用现状呈现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各大高校及市级团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团组织领导下的各级各大青年机构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并趋于成熟稳定,不断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新平台开拓上努力,但是高校团组织的新媒体建立普及速度仍不够。新时期,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其多元、开放、互动、及时等独特魅力,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范式、一种新的思路思维、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在改善传统传播媒介固定、局限、滞后等弊端的同时,由于行业制度不完善,监控监管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纽带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共青团组织急需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的应对路径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出于这样的现实,且由于广大青年始终是时代的弄潮儿,早已成为了新媒体受众中的生力军,因而把新媒体当成新时代的新武器,打好共青团的正能量传播新战役,抢占媒宣制高点迫在眉睫。

在这种形势下,共青团到底该如何运用新媒体这个新武器来实现应有的效果呢?以新媒体的一大平台微博为例,当前共青团微博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微博内容丰富多彩并具有较鲜明的教育性;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效果的多层次化,无论是对党和政府,对社会青年,还是对共青团员内部等各阶层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传播效果。

因此,共青团在运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时应该依据其优点、特点进行充分运用,顺应当前的大发展趋势,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积极创新运营模式,让共青团微博成为青年蓬勃朝气形象的代表,努力把将其打造成共青团组织、引导、服务青少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新途径、新载体。

具体来说:

1.要加强共青团工作微博群建设,增强微博应用能力。依托于社交平台,广泛开设共青团微博,建立各个共青团支部的微博平台。高度重视微博内容建设,使团组织的微博成为向青少年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信息的新途径,成为青少年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及时更新,确保微博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打造共青团微博特色,强化青少年内容功能;还要打造特色话题和活动,积极创新互动形式。努力增强共青团微博之间的互动联合。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微博联系渠道,打造出一支反应迅速、上下一致,组织与个人相结合、体系内与体系外相联系的微博互联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

〔2〕郑晓.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重庆高校共青团为例〔D〕.

〔3〕张健.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考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自媒体;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推广;策略

一、自媒体概述

二、新媒体技术对旅游者旅游决策的影响

三、自媒体时代旅游产品推广实际情况

(一)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不够深入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也有所不同。我国有很多的旅游城市,调查研究表明,在城市资源应用期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方说沿海城市,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阶段,对海岸线景观开发,但是历史文化资源融合程度不足。在内陆地区,个别古城只注重怀古,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发展特质未能有效展现。所以旅游资源单一匮乏的情况始终存在,在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足。

(二)旅游产品营销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三)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

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不同,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俗风情以及资源分布情况的差异,使得城市有自己的特点。为发展旅游业,做好文化产品的推广与研究工作,旅游纪念品研发的过程中,要更好地满足大众期待。调查研究表明,有不少地区发展旅游业,所提供的文创产品粗制滥造,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未能实现统一的管控引导,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产品观赏、应用的体验感。全国各个地区的景区,在文创产品原创性这一方面,纪念品的差异相对较小,文创产品不能反映当地的风景特点,对于游客来讲纪念意义是有限的,在品读文化或者观光游览的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产品的认同感明显降低。旅游纪念品创新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潮流文化结合,展现地方的特色性。我国的故宫以及秦淮河的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够大范围的推广,不仅是因为设计阶段有精准的构思,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历史与现代是紧密联系的。比方说在故宫售卖的文具、化妆品、腐蚀等等,都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之中广泛应用的产品,将文化产品的应用性提升,融合地方的文化特色,是文化产品设计以及推广阶段的重要工作,显然有很多地区在实践期间存在不足。

(二)构建文化符号,实现畅销的目标

(三)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形态

(四)合理利用旅游产品设计,做好自媒体宣传

地方特色的美食、历史文化等等,对于当地人来讲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外地的游客来讲,有很多文化都是陌生且新鲜的。所以在文化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现有的包装入手,优化设计环节,注重品牌特色性的文化建设,将包装的特色性展现出来,从新媒体平台开始,制作相应的图文宣传页,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游客进行宣传。此时在文化产品创造的过程中,视觉效果会更好,通过包装设计以及新媒体宣传的方式,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设计完成,在产品宣传以及推广的过程中,代表性也会更强。在文化产品推广期间,以文创设计为基础,辅助应用自媒体技术手段,需要设计人员以及宣传人员,做好文化的深层次探索,完成富有特色性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最终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成宇,李明.刍议自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001):146-149.

[2]张兵,艾昌勇.自媒体时代的旅游微营销策略研究与实践——以都江堰为例[J].企业导报,2016,(13):104-105.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新媒体技术;形势;机遇与挑战;政教新观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新闻网站、论坛社区、社交网站、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对于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新媒体是由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卫星、互联网络作为平台,随着数字和宽带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新的传播媒体形态。新媒体可以与大众受众真正建立联系,以其交互性、跨时空、直接面众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同时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在新媒体环境中,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路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政教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信息的面众性,为大学生政教提供了新的平台

新媒体信息转播,依托数字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形成了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输实时、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优势,较之传统四大媒体而言,有根本性的跨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体信息量巨大,内容包罗万象等特性,进行所需内容甄别、挖掘,吸纳新的优秀成果,不断学习和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新的理论基础;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规模性、面众性,主动快速地传播新的思想、理论与政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无须受各种机制、体制的繁琐程序制约。无论是工作场所、对象、教育方式与手段,还是信息获取与传播,都获得了跨越性的突破,从而为大学生政教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3、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呈现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大众化自由传播方式,造成了不良信息的泛滥,再加上信息本身的虚拟化,严重扰乱了新媒体信息环境。而大学生又是这些新媒体信息的常接触者,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媒体空间里容易引发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在新媒体空间里,普众人群多以匿名或虚拟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所以造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言行无法规范。新媒体空间里这种互不信任的危机会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在现实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失,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同时,新媒体的虚拟性也会使大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表现十分真诚和坦率,而在现实实际交往中却与此不符,因此在长期的真实虚假中,会出现个体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如果频繁转换必然产生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又往往会形成冷漠和自私,进而产生紧张、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与人和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缺乏的责任感和各种欺诈的心理,形成人格畸变。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阻碍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3、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传统教育模式遭遇挑战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消解力量的特点,模糊了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的界限,根本性的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这种直面性的认知方式会在不知觉的情形下剥夺大学生的独立知觉,在某程度上造成了虚假时空的存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形式的影响,失去理性。面对这种挑战和认知方式,高校现有的思政改革速度、原有教育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观念都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环境,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积极摸索教学新内容、新方式,切实有效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当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提高。面对学生不成熟或者不正确的思想时,不能忽视新媒体形势下的路径规律,否则事倍功半。针对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进行思考的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实行以引为主导,以堵为辅助,引导疏通堵源头相结合的原则,以德育人,以理服人,在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经验,发现规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局面。

2、培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新媒体的迅速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要求高校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包括政治理论水平,实际传导经验等,促进改变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用能力。这样,才能在高校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媒体环境下才能有效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要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更要利用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新媒体新的价值影响下实施有效的指引,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1]赖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网络财富》-2010-09-08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20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2-20

THE END
1.危机传播领域的理论模式目前有危机传播领域的理论模式目前有 2024年4月自考备考进行中,自考历年试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试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自考365网给大家整理了2023年10月《公共关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起来试试吧! 扫码添加客服>>获取自考公共课试题及答案...https://www.zikao365.com/ask/ch20240410113409.shtml
2.2012年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立项公告13、 西方城市传播理论探讨——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空间 殷晓蓉 复旦大学 14、视听双重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范 烨 复旦大学 15、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研究 杨泽波 复旦大学 16、 现代道德理论形态与方法研究 高国希 复旦大学 17、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非正规经济现象研究 ...http://www.sh-popss.gov.cn/newsInfo.asp?idval=247
1.自考公共关系科目真题试卷(通用7套)30.危机传播领域的理论模式有 A.阶段分析理念 B.战略分析理论 C.焦点事件理论 D.卓越理论 E.莫斯分析理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电视传播的弱点。 32.简述组织内设公关部门的特点。 33.简述公关活动业务方式。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9.html
2.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2007年第10期关键词:突发性危机 公共危机 信息传播 时段性 管理对策 在界定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综述各种信息传播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点,并参照Defleur的“互动过程模式”和Fiona Duggan及Linda Banwell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式,提出基于信息流强弱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https://www.youfabiao.com/tsqbgz/200710/
3.网络媒介传播模式(精雅篇)其实, 宏观地分析网络媒介对个体行为习惯、社会文明现象的影响便可看出, 个体仍旧是依赖于媒介技术的渠道现状来进行有限的选择, 获得信息、传播信息以及被信息影响的过程和反应都是受媒介文本框架的局限的, 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是不可能超越网络媒介既有模式的, 它是一种隐性的主导型传播媒介, 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w7vk9dr.html
4.喻国明:传播学的学科危机及其破局之道因此,“革命”便成为这一转型时期的第一主题词——“革命”发生在转型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过程当中。 就新闻传播的学科发展现状而言,总体上是一种用大众传播时代的理论与实践来认识和把握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现实,并试图让人们以此去面对智能数字时代的未来。尽管其中有不少研究的精华在“点”的...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98154
5.新型社交媒体论文11篇(全文)摘要: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络将信息国界弱化之后,国际新闻报道成为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最常见的新闻类型之一。文章结合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前后Facebook、Twitter与Periscope两个社交媒体的媒体行为以及新闻相关领域的理论,从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多重角度来探究国际新闻今后的发展方向。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yuoox9z.html
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演进着社会的重大改变。传播渠道的七横八纵,传播方式的五花八门,以及传播效果的“一地鸡毛”,是当前传播领域中一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观。有调查表明,“迷惘”是当前相当多的社会管理者面对如此景观时的一种内心纠结。 http://www.sass.cn/109000/22143.aspx
7.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文化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电影不仅在产业链条、创作模式、理论批评及观众群体等层面发生深刻变革,还在教育体制、学科建设、对外传播、技术制作等领域积极创新,彰显出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自信姿态。不过,随着电影产业的深度改革,繁荣景观下的结构性危机、市场化矛盾及产业化短板问题愈发明显,亟待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和优化,迈...https://zhuanti.cnjiwang.com/ztgdwm/201811/2773808.html
8.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危机管理》作业9.拉斯维尔在媒体传播过程的五大要素的基础上概括出大众传播的三项社会功能:( ) 、( )和( )。 10.危机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 )和( )。 11.罗伯特·希斯把危机管理决策划分为两种模式即( )和( )。 12.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 )的特点。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172047
9.群体传播时代的情感传播研究:范式与路径近十余年来,我国以情绪、情感为研究对象或重要元素的传播学成果逐年增多。本文依据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不同,将相关成果划分为以下五个类别:理论梳理与建构类、危机管理类、信息科学类、公共领域研究类、文化研究类。这五重研究路径虽然在逻辑上并非平行关系,也无法穷尽全部研究成果,但却在事实上构成了当前情感传播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017/11152781.shtml
10.「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因此,重大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媒体和记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把握新闻报道的时机、视角、态度和传播程度,便会误导公众,甚至给危机管理部门对危机的处理造成困难。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坚持正确的导向与追求新闻价值不应该是一对矛盾,而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始终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到第一位。3.冲突之...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