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告诉你,民族偏见是这样形成的

编者按: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对于各种质化与量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对于实验法的应用较少。传播心理研究本期推送向大家介绍一个使用情境实验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案例,旨在启发读者采用更多元的研究方法,来丰富传播学的研究。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景颇族和傣族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两个世居民族。解放前,这两个民族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和生活关系,并互通婚姻。然而,由于傣族土司向景颇族人收“门户钱”、“霜降款”,派景颇族服劳役兵役等。景颇族山官、头人派人骚扰傣族,使傣族人需要缴纳“保头税”。这些原因造成了两族之间的对立和隔阂、矛盾与冲突。解放后,两族人的友好往来与日俱增。近年来,由于撤点并校,景颇族、傣族、汉族等多民族的孩子共同寄宿于学校中,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时而也会见到孩子之间相互表达民族偏见。

偏见可被定义为一种负面评价,是基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对个体或团体做先入为主的评价,通常伴随着不合理的偏好或反对。偏见是负面的态度,歧视是负面的行为,歧视是偏见的外在表现。

这种情境还涉及到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即自我归类。自我归类理论认为,人基于自己与所属群体成员或与外群体成员比较,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产生认同。

那么,当偏见冲突情境中包含多民族学生时,无论是亲历者,还是旁观者,如何对自己在情境中的身份进行归类,进而不同归类是否会造成个体在民族社会化觉察方面的差异呢?尹可丽与杨玉雪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情境实验法

首先选取民族聚居区的初中生作为被试,设置景颇族与傣族学生因相互表达偏见引发冲突的情境:“傣族对景颇族的偏见”为:“景颇族野蛮,爱打架,脾气不好,不讲道理”;“景颇族对傣族的偏见”为“傣族小心眼,斤斤计较,吃不了苦,受不得气”。

因变量测量采用尹可丽、包广华等人修订的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由参与者们作答,目的是比较此情境下两族当事者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特征,并考察此情境能否增加偏见准备觉察。

第二部分---故事完成法

故事补全的材料与情境材料一致,规定被试阅读后,假设自己是“班里的一员”,周末放学回家,向家长诉说此事,发挥想象来补写故事。

对于被试完成的故事文本,研究者分别确定了自我归类的标准和民主社会化分类的标准。将两者分别划分为内群体、外群体、群际归类;以及文化社会化、促进和睦、促使不信任、偏见准备、报告权威、关心学习、鼓励忽略。根据分类确定编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考察双向偏见冲突情境下,在群际环境中被试作为旁观者的自我归类对景颇族、傣族与汉族学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民族交往中,相比人际冲突引发单向偏见表达的情境,双向偏见引发冲突的情境下,促进和睦信息的感知显著增加,而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信息的觉察却有所减少。除此之外,无论是内群体归类,还是内群体、外群体和群际归类,三个民族的被试对促进和睦的报告都最多,证明自我归类的确影响了民族社会化觉察。

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作为冲突事件的当事者,景颇族学生和傣族学生觉察到的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及促进不信任等民族社会化信息存在差异;景颇族、傣族和汉族学生的自我归类存在差异;自我归类对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与报告权威等信息的觉察的影响亦存在民族差异。在双向偏见冲突情境下,三族学生的自我归类与民族社会化觉察有一定关系:无论是做当事者/内群体归类、旁观者/外群体归类,还是做调解者/群际归类,被试对促进和睦的觉察均最多。偏见准备主要与当事者归类有关,而进行调解者归类的被试更容易觉察到“报告权威”。

本文改编自尹可丽,杨玉雪,张积家,田江瑶的论文《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自我归类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来自景颇族、傣族和汉族初中生的证据》,原文发表于2017年第2期《心理学报》。

THE END
1.农村发展与“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云南妇女网1、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变迁中女性自身的素质是造成农业女性化的根本原因 妇女参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妇女自身,在于妇女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当妇女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了妇女参与的作用,并给妇女切实带来益处,才会产生发自妇女内心的参与动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https://ynwoman.cn/readinfo.aspx?InfoId=C5BF8156-3ABE-4744-9EAA-72568420FE0E
2.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考题复习资料11、1908年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对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12、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二、名词解释、简答题...http://www.mdgs-edu.com/fxzl/1779.html
3.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三篇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外貌的白描,以及四件事情的具体叙述,写出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经历,既可信,又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https://www.51test.net/show/8573045.html
1.国际传播模式范文11篇(全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分析偏见产生的原因,思索如何尽量减少偏见的发生。本文以西方主流媒体对西藏“3·14” 事件报道为例,分析偏见产生的原因,以及东西方从这次事件中应有怎样的反思与改进,探讨在未来出现类似突发危机事件时,如何能更有效地进行沟通。 一、偏见产生的原因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ubfqfxy.html
2.民族中心主义——FourWeekMBA民族中心主义产生的原因: 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 民族中心主义的社会影响: 总结 连接的思维框架 民族中心主义的定义: 民族中心主义表现在几个关键方面: 文化偏见:民族中心主义涉及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或更受欢迎,导致贬低或排斥其他文化实践、规范和价值观。 https://fourweekmba.com/zh-CN/%E6%B0%91%E6%97%8F%E4%B8%AD%E5%BF%83%E4%B8%BB%E4%B9%89/
3.一个民主的民族及其需要清晰的思维,它没有由于无意识的偏见和茫然...可我觉得,说理是一种真实对己、诚实对人、事情和万物的态度,它让个人将情绪化、偏见性的东西放在一边,尊重他人的观点,以求从中朝真理更靠近一步。 2在前言中,作者提到了“公共说理习惯从小培养”.讲述了美国教育当中公共说理环节在小学不同阶段的内容。 https://m.douban.com/book/review/7665679/
4.社会宏观因素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关系中的内隐偏见影响研究【摘要】:偏见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人类群体之间。这种内隐的偏见会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并非不可避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各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减少内隐偏见及其影响。研究这种内隐偏见产生的原因,进而加以调节、控制,减少内隐偏见及其影响,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打好基础。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AGA201501016.htm
5.NatMed迎接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的挑战腾讯云开发者社区2021年12月10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对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全文内容。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可能会放大数据集内预先存在的人类偏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调整软件开发的文化。 正文 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预测模型中,偏见(定义为不公平的系统性错误)是一个越...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21724
6.歧视原因(精选十篇)一、造成就业歧视的原因 (一) 立法不足 法律是消除就业歧视最重要的手段, 但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禁止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目前我国禁止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规定有: (1) 《宪法》中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 《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lzdlg8.html
7.论跨界民族问题的成因最后,在现实主义对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对三个案例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影响三种类型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深层因素。同时本文引进了烈度的概念,将跨界民族问题烈度分成5级,再依据跨界民族问题烈度的变化,找出影响跨界民族问题的主要因素。 本文认为,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普遍原因包括民族精英的带动、...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5613000.nh.html
8.新东方雅思写作语料库:出境游使人产生偏见而非开拓视野三段:问题的解决策略展开:(针对原因:政府如何做;企业如何做;媒体如何做;教育者如何做;家庭如何做;个人如何做) 尾段:再次亮明观点(强调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各方的协同努力) 【新东方薛鹏头脑风暴】: 人人渴望旅行,以拓宽视野和丰富阅历,但是,有时候,旅行的过程使游客们产生的却是文化偏见,而非精神的愉悦和视野的开拓...https://ielts.xdf.cn/201509/10334551.html
9.多识仁波切:重新认识藏族文化六世贡唐仓给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你用汉文多写藏传佛教,给懂汉文的人让他们看。很多民族隔阂产生于互相不了解、无知,无知产生偏见,偏见产生隔阂。从文化上了解各民族,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我看丹珠昂奔主任写的书很好,要了解民族文化。过去我们很多偏见、误会产生的原因就是互相不了解。佛教教派内部也是这个问题。 https://www.tibetcul.com/people/mrzf/23075.html
10.关于调查报告(15篇)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调查报告样式。1999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一个富裕居委会的...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127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