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14河北
产业链全景图
医美项目分类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轻医美是指非手术类项目,介乎生活美容和手术整形之间,通过微创或者非侵入性手段进行医学治疗,更多是满足求美型需求。重医美通常指手术类项目,通过手术方式来改变人体面部或身体部位的外观,更多属于修复型需求。
市场规模方面:疫情后医美市场逐步复苏,我国医美行业未来发展可期。我国轻医美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增长至2375亿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19.4%。
上游产业链
1、注射类材料:
注射类产品的核心成分主要有填充、抑制、护理、溶脂四大功效。目前市场上的注射类产品的核心成分主要有:玻尿酸(透明质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再生成分(PLLA(聚左旋乳酸))PHA(聚羟基脂肪酸酯))、活性材料、骨性材料、羟基磷灰石。
2、光电仪器
光电类医美项目是指通过四大主流技术:激光、强脉冲光、射频类、超声波,作用于面部或身体,达到美白抗衰等效果,多为无创或微创项目。
中游产业链
市场格局方面:近年来医美市场机构数迅速增长,市场竞争激烈且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超17.000家,民营机构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以机构营收计),是当前医美市场的主力军。医美再生注射剂较传统注射剂高,对医生的专业技能、注射手法、经验等方面要求较高,中游机构及执业医师数的持续增长为上游研发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销售模式:当前中国大陆区域内上游医美再生注射剂研发生产企业在中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销和代理。大中型连锁医美机构较多,上游资金实力雄厚、自主研发实力较强,产能较大的企业具备较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及网络
主要机构:医疗美容机构可分为医疗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和医疗美容诊所。2021年国内医美行业中公立医院有1507家,民营机构有13673家。2021年医美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0万,其中无证人员数量达71662人,行业无证从业者数量占比较大。
我国医美机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阶段、扩张阶段、竞争阶段和品牌化阶段。
目前国内大多数机构正处于竞争阶段并开始布局品牌化建设,会员资产和运营能力将成为机构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医美消费具有很强的复购性,因此医美的效果和服务质量对于医美机构从单一客户上持续创收至关重要。一方面,医美机构需要有完善的医生培养机制,有效保证机构人才不流失。同时,机构需要标准完善的流程提升用户体验,避免预期落差。
下游产业链
营销渠道:
监管
监管模式:随着监管的持续纵深,多跨协同,政府牵头,第三方监管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助推“线上+线下”医美监管成为新的监管发展方向。
行业政策
2021年以来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从税收、宣传端、注射水光产品、光电设备分类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监管,行业渠道、产品和合规化程度提升,未来在产品跨部位、适应症监管方面或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