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19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全真模拟考试试题A卷附答案考试须知: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
2、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A、缺席判决B、拘传C、按撤诉处理D、延期审理
3、根据我国《反补贴条例》,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A、出口补贴B、国内补贴C、出口国专向补贴D、出口国普遍补贴
4、根据法官、检察官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法官参与迷信活动,在社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可予提醒劝阻,其不应受到纪律处分
B、李法官乘车时对正在实施的盗窃行为视而不见,小偷威胁失主仍不出面制止,其应受到纪律处分
C、何检察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反复提醒犯罪嫌疑人注意其聘请的律师执业不足2年,其行为未违反有关规定
D、刘检察官接访时,让来访人前往国土局信访室举报他人骗取宅基地使用权证的问题,其做法是恰当的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效力低于《刑法》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就《刑法》作法律解释
C、对法律条文进行了限制解释
D、是学理解释
6、2008年8月11日,中国甲公司接到法国乙公司出售某种设备的发盘,有效期至9月1日。甲公司于8月12日电复:“如能将每件设备价格降低50美元,即可接受”。对此,乙公司没有答复。甲公司于8月29日再次致电乙公司表示接受其8月11日发盘中包括价格在内的全部条件。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公司的沉默表明其已接受甲公司的降价要求B、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为承诺,因此合同已成立C、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是迟到的承诺,因此合同没有成立D、甲公司8月29日的去电是新要约,此时合同还没有成立
D、2014年5月1日
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个等级。
A、10
B、8
C、6
D、4
9、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认为,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侵害了外方的合法权益,单独以外方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不能受理,因为合资企业中的外方不是独立的法人
B、可以受理,因为外方依法享有单独提起诉讼的权利
C、可以受理,但外方必须以企业的名义
D、可以受理,但是应当与中方一起作共同原告
10、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可以行使的权力是()
A、选举同级人民法院院长
B、监督同级人民政府
C、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D、制定地方性法规
11、中国香港甲公司与内地乙公司签订商事合同,并通过电子邮件约定如发生纠纷由香港法院管辖。后因履约纠纷,甲公司将乙公司诉至香港法院并胜诉。判决生效后,甲公司申请人民法院认可和执行该判决。关于该判决在内地的认可与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电子邮件不符合“书面”管辖协议的要求,故该判决不应被认可与执行
B、如乙公司的住所地与财产所在地分处两个中级人民法院的辖区,甲公司不得同时向这两个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C、如乙公司在内地与香港均有财产,甲公司不得同时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
A、因两国均为公约缔约国,双方不能在合同中再选择适用其他法律
B、格式合同为该领域的习惯法,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C、双方可对格式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D、如双方在合同中选择了贸易术语,则不再适用公约
13、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
B、只能是单位,自然人不能构成
C、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自然人和单位都不能构成
14、《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典型案例发布。典型案例发有应当遵守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15、下列哪项中的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