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今幸胶囊对小鼠H22肝癌的免疫调控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今幸胶囊对小鼠H22肝癌的免疫调控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部分报告:《今幸胶囊对小鼠H22肝癌的免疫调控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

今幸胶囊由浙江亚克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样品批号:170601),内容物为类白色颗粒,感官检查未见异常。

1.2实验动物

C57BL/6J雄性小鼠,6周龄,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饲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实验动物中心,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用于实验。

1.3细胞

小鼠肝癌细胞系H22购自ATCC细胞库。

1.4主要药品、试剂

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顺铂(cis-platinum,CDDP)、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双抗(青霉素、链霉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噻唑兰(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APC标记抗小鼠CD11b抗体、PE标记抗小鼠Gr-1抗体、PE-Cy5标记抗小鼠CD3抗体、PE标记抗小鼠NK1.1抗体、PE标记抗小鼠程序性死亡分子(Programmeddeath-1,PD-1)抗体、FITC标记抗小鼠CD4抗体、PE标记抗小鼠CD8抗体、PE标记抗小鼠CD25抗体、PE标记抗小鼠F4/80抗体、PE-Cy5标记抗小鼠Foxp3抗体、FITC标记抗小鼠CD11c抗体、PE标记抗小鼠MHCII抗体、APC标记抗小鼠CD86抗体、PE标记抗小鼠TCR-β抗体、PE标记抗小鼠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rogrammeddeath-1ligands,PD-L1)抗体、rmGM-CSF、rmIL-4、4%多聚甲醛、MouseIL-6、IL-10、IL-12、IFN-γ、TNF-αELISA试剂盒。

1.5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超纯水机、电子天平、流式细胞仪、恒温振荡器、压力蒸汽灭菌锅、4℃、-20℃、-80℃冰箱、低速离心机、多功能酶标仪、电热鼓风干燥箱。

1.6实验方法

1.6.1细胞复苏和培养

H22细胞,昆明鼠腹水传代。

1.6.2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小鼠肝癌H22细胞株,于昆明小鼠(KM小鼠)腹腔内传代保存。腹腔种植小鼠肝癌H22细胞后的第七天(已形成腹水),将KM小鼠颈椎脱臼处死,75%酒精浸泡5min,无菌条件下用1ml注射器4号针头抽取腹水置于5mlEP管中。细胞计数,确定肝癌H22细胞个数,调整肝癌H22细胞浓度为107个/ml生理盐水(或PBS)。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接种至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右前肢腋皮下,每只小鼠注射0.2ml细胞悬液(含细胞5*105个)。接种后,小鼠每天正常进食,每天观察一次,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1.6.3试验分组和给药方法(空白组10只,其他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K)组:正常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0.2ml/只。

Model(M)组:荷瘤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0.2ml/只。

顺铂(CDDP)组:荷瘤鼠隔天腹腔注射CDDP4.8mg/kg,连续注射三周。

今幸胶囊(Jinxing)组:荷瘤鼠每天灌胃今幸10mg/kg(前期预实验筛选出的最佳剂量,该剂量以人参皂苷Rh2计。),连续给药三周。

CDDP+胸腺五肽(TP-5)组:荷瘤鼠每天腹腔注射TP-50.01mg/kg,隔天腹腔注射CDDP4.8mg/kg,连续三周。

CDDP+Jinxing组:荷瘤鼠每天灌胃今幸10mg/kg,隔天腹腔注射CDDP4.8mg/kg,连续三周。

CDDP(1w)+TP-5(2w)组:荷瘤鼠隔天腹腔注射CDDP4.8mg/kg,给药一周,之后每天腹腔注射TP-50.01mg/kg,连续两周。

CDDP(1w)+今幸(2w)组:荷瘤鼠隔天腹腔注射CDDP4.8mg/kg,给药一周,之后每天灌胃Jinxing10mg/kg,连续两周。

1.6.4脾、胸腺、淋巴结细胞悬液制备

无菌条件下迅速取出脾脏,取部分脾组织制备脾淋巴细胞。将脾脏组织放入约含5ml无菌PBS的培养皿内,清洗三次,用胶头滴管研磨脾脏,经100目尼龙筛网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于离心管中。1200r·min-1离心五分钟,加入红细胞裂解液1ml,1700r·min-1离心五分钟,再用无菌PBS洗涤细胞三遍,用RPMI-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细胞计数,细胞活力测定需>90%,并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个/ml。(胸腺、淋巴结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相同)

1.6.5脾T、B淋巴细胞增殖

取上述脾细胞悬液适量稀释为3*106个/ml,0.1ml接种于96孔板,每份样品设3个复孔,另加100μLConA(5μg/mL)或100μLLPS(10μg/ml)分别刺激T、B淋巴细胞增殖,同时设置相应对照孔。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每孔加入20μLMTT(5μg/mL),轻轻振摇后继续培养4h。取出培养板3000r·min-1离心15min,弃掉上清,每孔加入150μLDMSO充分溶解甲瓒,于490nm和570nm处用酶标仪检测OD值。

取100μL1*107个/mlPBS重悬的脾淋巴细胞悬液,NK细胞加入PE-Cy5标记的小鼠CD3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NK1.1抗体;巨噬细胞加入APC标记的小鼠CD11b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F4/80抗体;TCR加入PE-Cy5标记的小鼠CD3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TCR-β抗体;MDSC加入APC标记的小鼠CD11b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Gr-1抗体;PD-1加入PE-Cy5标记的小鼠CD3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PD-1抗体,4℃避光孵育1h,加入1mlPBS,1200r·min-1离心5min,重复一次,用300μLPBS重悬,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百分率。

1.6.7CD4+CD8+T细胞测定

研磨脾脏、胸腺和淋巴结,分别制成1*107个/ml的细胞悬液备用,用PBS

重悬。取100μL1*107个/ml脾脏、胸腺细胞悬液,均加入PE-Cy5标记的小鼠

CD3抗体、FITC标记的小鼠CD4抗体、PE标记的小鼠CD8抗体,4℃避光孵育1h,加入1mlPBS,1200r·min-1离心5min,重复一次,用300μLPBS重悬,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百分率。

1.6.8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测定

取上述浓度为1*107个/ml的脾脏、胸腺细胞悬液100μL,按说明书加入FITC标记的小鼠CD4抗体和PE标记的小鼠CD25抗体,混匀,4℃避光孵育1h。用flowcytometrystainingbuffer洗涤细胞两次,1200r·min-1离心5min。每个样本加入

fixation/permeabilization工作液800μL,4°C避光反应1h。用permeabilizationbuffer洗涤细胞两次,每次1ml,1700r·min-1离心5min。100μlpermeabilizationbuffer重悬细胞,加入PE-Cy5标记的小鼠Foxp3抗体,4°C避光反应1h。用permeabilizationbuffer洗涤细胞两次,每次1ml,1700r·min-1离心5min。300μLpermeabilizationbuffer重悬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1.6.9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的分离和培养

取每只小鼠的胫骨和股骨,洗净并分离骨髓,100目尼龙网过滤去除杂质,用无菌PBS清洗后得到骨髓细胞悬液;加入1ml红细胞裂解液,避光反应2min,加3mlPBS终止,再用3mlPBS清洗一遍,计数板计数,用RPMI-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约为2*106个/ml。取2ml细胞悬液加入6孔培养板中,再加入rmGM-CSF(20ng/ml)和rmIL-4(10ng/ml)细胞因子后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两天半换液,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情况及集落的数量和大小。第七天收集细胞待用。

1.6.10DCs表面分子测定

取100μL1*107个/ml的DCs悬液(PBS悬浮),加入指定量的流式抗体:

FITC标记的小鼠CD11c抗体、PE标记的小鼠MHCII抗体、APC标记的小鼠CD86抗体、PE标记的小鼠PD-L1抗体。4℃避光孵育1h,PBS洗涤1次,1200r·min-1离心5min,重复一次,用300μLPBS重悬,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1.6.11ELISA测血清细胞因子

在酶标板上分别设空白孔和待测样品孔。待测样品孔中加样品稀释液25μL,然后再加待测血清25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2.5倍。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孵育30min。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弃去,重复5次。每孔加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洗板5次。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min。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于450nm处用酶标仪检测OD值。

2实验结果

2.1肿瘤体积

给药组肿瘤体积均小于模型组,且肿瘤体积的增长速度更加缓慢(图1A),单一给药组,肿瘤指数均比肿瘤模型(M)组更小,联合给药组肿瘤指数减小更加明显(图1B),提示Jinxing抑癌作用明显,且与化疗药CDDP联合应用时,抑癌效果更为显著。

2.2小鼠体重,死亡率

CDDP在发挥抑癌作用的同时,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实验中CDDP组及CDDP与TP-5和今幸联合给药组(CDDP+TP-5、CDDP+Jinxing、CDDP(1w)+TP-5(2w)、

CDDP(1w)+今幸(2w)),小鼠状态很差,精神不振,蜷缩少动,从给药开始体重下降明显(图1A),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CDDP组死亡率最高,4组联合给药组死亡率其次,今幸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图2B)。今幸组小鼠从给药后体重虽然增长很慢,但并未下降,只是在疾病后期体重才开始逐渐下降。结合上部分结果,提示今幸与CDDP联合用药时,能发挥明显的抑癌作用,同时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2.3血清中细胞因子

IL-10是一种主要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炎细胞因子,早期被认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IL-10也可促进机体免疫反应,可活化T细胞和NK细胞。M组IL-10的含量显著低于K组,给药后今幸组、TP-5组和CDDP(1w)+TP-5(2w)组明显升高(图3)。提示今幸可促进血清中IL-10分泌。

图3为血清中IL-10的水平。(#表示与空白组比较,*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P同*P。(下同)

2.4CD4+T细胞、CD8+T细胞

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脾脏和胸腺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都下降,给药后出现不同程度地上升:

CD4+T细胞(脾脏)(图4A):今幸组高于CDDP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

CD4+T细胞(胸腺)(图4C):今幸组高于CDDP组;

CD8+T细胞(脾脏)(图4B):今幸组高于CDDP组,CDDP+今幸组高于CDDP+TP-5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

CD8+T细胞(胸腺)(图4D):今幸组高于CDDP组。

结果提示单用一种药物时,今幸能通过上调脾脏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发挥免疫增强作用。联合用药时,先用化疗药,再用Jinxing效果更好,且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刺激能力强于CDDP(1w)+TP-5(2w)。(实验中也检测了胸腺中联合用药组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但效果不明显,图略。)

图4脾脏、胸腺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A为脾脏中CD4+T细胞的比例。

B为脾脏中CD8+T细胞的比例。C为胸腺中CD4+T细胞的比例。D为胸腺中CD8+T细胞的比例。

2.5脾脏中NK细胞

模型组NK细胞比例低于正常组,给药后比例均上升。今幸组高于CDDP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CDDP+今幸组高于CDDP+TP-5组。结果提示,单用今幸或先用CDDP再用今幸都能促进NK细胞增殖,增强免疫,今幸与化疗药CDDP同时使用效果不明显。

2.6脾脏中免疫抑制细胞

MDSC(图6A):模型组MDSC比例高于空白对照组,给药后除CDDP组和CDDP+TP-5组外,其他组均下降。CDDP+J今幸组下降程度最大,其次为今幸组、CDDP(1w)+今幸(2w)组。提示今幸单用或与CDDP联合用药都能下调脾脏中的MDSC,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Tregs(图6B):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DDP组和今幸组Treg比例稍低于空白对照组。提示单用今幸能下调Treg,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图6脾脏中MDSC和Treg的比例。A为脾脏中MDSC的比例。B为脾脏中Treg的比例。

2.7脾脏中TCR

脾脏中模型组TCR比例低于空白对照组,给药后除CDDP组,TCR比例都上调。今幸组高于CDDP组,CDDP(1w)+Jinxing(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CDDP+今幸组高于CDDP+TP-5组,说明Jinxing对脾脏中的TCR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与CDDP联合用药时效果强于TP-5。

DCs表型MHCII(图8B):模型组MHCII比例低于空白对照组,给药后比例均上调。今幸组高于CDDP组,CDDP+今幸组高于CDDP+TP-5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提示今幸对MHCII分子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联合用药时效果强于TP-5。

脾脏中PD-1/DCs表面PD-L1(图8C、8D):模型组脾脏表面的PD-1分子比例高于空白组,Jinxing组低于CDDP组,CDDP+Jinxing组高于CDDP+TP-5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模型组DCs表面的PD-L1分子表达较空白组高,今幸组低于CDDP组,CDDP+今幸组低于CDDP+TP-5组,CDDP(1w)+今幸(2w)组高于CDDP(1w)+TP-5(2w)组,由于PD-1与PD-L1结合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因此结果提示今幸单用能同时下调脾脏表面的PD-1分子和DCs表面的PD-L1分子,发挥免疫增强的作用。

3实验结论

图8DCs的表面分子比例。A为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为DCs表型MHCII。C为脾脏表面PD1分子。D为DCs表面PD-L1分子。

研究结果表明:

1、今幸胶囊与化疗药CDDP联合用药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

2、今幸胶囊没有明显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基本能稳定小鼠的体重,使小鼠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而化疗药CDDP虽然抑癌明显,但副作用很大,小鼠体重下降明显,死亡率很高,今幸胶囊与CDDP联合用药后能降低小鼠死亡率。

3、今幸胶囊能增加脾脏、胸腺中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NK细胞和TCR,降低脾脏中MDSC和Treg细胞,促进DCs表面CD86和MHCII分子表达,促进DCs的成熟,降低PD-1与PD-L1,发挥免疫增强作用。与CDDP联合用药时,今幸胶囊与免疫增强剂TP-5相比,今幸胶囊对脾脏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TCR的上调作用,对DCs表面的MHCII分子的上调作用,均强于TP-5与CDDP联合用药。今幸胶囊还可促进血清中IL-10的分泌,间接调节免疫功能。

4、实验中采用今幸胶囊的剂量以人参皂苷Rh2计为10mg/kg,根据今幸胶囊中人参皂苷Rh2含量以及人和小鼠给药剂量换算,该剂量与产品说明书上日服用量基本一致。

图片新闻

金百泽科技亮相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尽显医疗领域硬实力

THE END
1.某农药动物实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mg/(kg·bw),人和动物的种间差异...单项选择题某农药动物实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mg/(kg·bw),人和动物的种间差异为10,个体差异为10,该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mg/(kg·bw)]是 A.0.1B.1.0C.10.0D.100.0E.1000.0 点击查看答案 延伸阅读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关于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正确叙述是 A.前者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http://www.ppkao.com/shiti/510952/
2.不死药(禹余粮)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3.2.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剂量10mg/kg),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后放血处死动物,称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麦冬多糖可极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P<0.01),而对胸腺无明显影响。3.3.对小鼠碳粒廓清作用的影响: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https://www.med126.com/pharm/2009/20090113050729_334111.shtml
3.NY/T4722001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质量管理4、3允许使用疫苗预防动物疾病。但是活疫苗应无外源病原污染,灭活疫苗的佐剂未被动物完全吸收前,该动物产品不能作为绿色食品。 4、4允许使用钙、磷、硒、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营养药,血容量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reen/230.html
4.药物Galunisertib在制备用于预防创伤性异位骨化的药物中的应用的...(2)药物galunisertib效果显著,10mg/kg的剂量即可显著抑制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形成,80mg/kg的剂量甚至可以完全抑制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形成,且在创伤性异位骨化形成的早期阶段给药,可更有效地抑制创伤性异位骨化的进一步发展。此药物疗效好,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 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2210188356.html
1.莫西克丁11350706应用领域 莫昔克丁开始作为兽用驱虫药使用。作为新一代驱虫药物,莫昔克丁能够高效的杀灭线虫和体表寄生虫,同时对动物有很好的安全性。它在用药剂量、剂型开发、耐药性和体内药物分布等方面优于伊维菌素。 副作用 对莫昔克丁的研究表明,副作用因动物而异,并且可能受产品的配方,施用方法和剂量影响。 过量的莫昔...https://m.chemicalbook.com/ChemicalProductProperty_CN_CB00130643.htm
2.吡喹酮宠物用原粉99.9%(55268741))品牌:嘉一药业超微粉:15kg/桶,20kg/桶,内衬双层聚乙烯塑料袋。 吡喹酮片--内服:犬、猫2.5~5mg; 吡喹酮粉--内服:犬、猫2.5~5mg。 公司简介 “嘉一”已成为全球公认和值得信赖的品牌,尤其是高质量的吡喹酮原料药。 嘉一吡喹酮原料药采用拜耳技术,与拜耳战略合作。采用国际化标准,质量技术指标完全符合EP/USP/CVP药典最新版本,...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8325843.html
3.拜耳畜牧业,拜耳集团兽药畜牧业猫咪绦虫多是由于跳蚤传播、捕食野生动物、喂食生肉等途径感染,平时需要定期给猫咪做体内外驱虫进行预防。当发现猫咪感染跳蚤后,舔舐毛发时容易将含有绦虫卵的跳蚤吃进肚子,所以在使用体外驱虫药的同时也需要及时进行体内驱虫。平时也需要减少给猫咪喂食生肉,如果要喂食生肉,则需要定期给猫咪进行驱虫,避免感染寄生虫,危害猫...http://www.corestonebio.com/cmy/194f9423d744e0ef.html
4.某农药动物实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mg/(kg·bw),人和动物的种间...E. 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个体差异中长相漂亮()引发特殊教育需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 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 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C. 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https://m.shuashuati.com/ti/32bb68ca6ef84f35b2624dea42afafa9.html
5.胸腺肽肠溶片的说明书上是说动物毒性试验显示在10mg/k..胸腺肽肠溶片的说明书上是说动物毒性试验显示在10mg/kg齐量以上(目前研究所用最高量)没有任何副反应发生。我服用的是20mg一片,一次2片,一天2次。实际只要一天二次,每次一片就可以了。已经吃了2天了,不知道问题大不大?谢谢!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口腔溃疡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这个药曾经吃地...https://3g.club.xywy.com/wenda/16050001.htm
6.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化工仪器网动物体重不同,STZ给药量也不同。一般情况STZ剂量(mg/kg)高低和体重大小呈反比。 1200g均重大鼠为例,I型糖尿病,可用70~65mg/kg一次性给药(或分次注射如35mg/kg,2次)。 以250g均重大鼠为例,II型糖尿病,先喂养4-8周的高脂(高糖)饲料,可用35~50mg/kg一次给药。 以20g均重小鼠为例,I型糖尿病,可用15...https://m.chem17.com/tech_news/detail/1580470.html
7.利奈唑胺注射液(斯沃)和利奈唑胺注射液(斯沃/Zyvox)的区别所有出生7天以上的新生儿应按10mg/kg,每8小时的剂量给药(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儿童患者)。MRSA感染的成年患者用斯沃600mg,每12小时一次进行治疗。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例儿童患者中的5例(83%),其感染的革兰阳性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ug/mL,经斯沃治疗后临床痊愈,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的斯沃消除...https://wapypk.39.net/compare/2008907,2309805
8.SD大鼠灌胃溴氯海因9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给药结束剖杀所有动物,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体重、进食量、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尿十项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结果】SD大鼠连续灌胃BCDMH90天,剂量分别为2mg.kg-l、10mg.kg-l和50mg.kg-l时动物一般活动、饮食、饮水等未见异常;动物因厌恶BCDMH散发出的异味,在染毒期间抗拒灌胃,高剂量尤为剧烈;口、眼、鼻...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V200903001021.htm
9.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开浦兰/Keppra说明书作用和功效(1)服用第一天推荐负荷剂量为左乙拉西坦15mg/kg(0.15ml/kg)。 (2)在透析后,推荐给予5-10mg/kg(0.05-0.10ml/kg)的追加剂量。 肝病患者 对于轻度和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严重肝损的患者,通过肌酐清除率进行计算可能会低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因此,如果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1.73m2...https://db.yaozh.com/instruct/51011613.html
10.安适盐酸曲唑酮片药品使用说明书成份规格在大鼠和兔妊娠中期口服给药15mg/kg/天~450mg/kg/天,除了在450mg/kg/天的剂量时出现死胎外没有发现有致畸作用;在雄鼠和雌鼠交配前和交配后,分别给药10mg/kg/天~300mg/kg/天,雌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继续给药,除高剂量组在分娩时幼鼠体重略轻外,对生育力、交配能力、妊娠及产后没有副反应;对大鼠在妊娠...https://yp.120ask.com/manual/203282.html
11.动物实验腹腔注射后大小分子吸收主要路径及优缺点非临床动物研究中最常用的4种给药途径是静脉(Intravenous, IV)、皮下(subcutaneous, SC)、腹腔(intraperitoneal, IP)和口服(Oral)。尤其啮齿类动物试验中,IP是非常常见的。IP的优势包括给药方便、快速、动物应激反应轻、给药体积大(高达10mL/kg)等。当然,IP也有劣势,经常被质疑和挑战的点聚焦在与临床拟用给药途径...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45123.html
12.卡瑞利珠单抗详细说明书艾瑞卡CamrelizumabSHR上述研究中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每2周给药1次200mg (630例)、1 mg/kg (13例)、3mg/kg (121例) 、10mg/kg (12例)、60mg (24例)、400 mg (24例)及单药每3周给药1次3mg/kg (108例)、200mg (54例)。卡瑞利珠单抗中位给药时间3.5个月范园: 0.5, 28.13), 31.4%的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6个...https://www.cgene.com/drugs/Camrelizumab/Drug-Dispensa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