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发展28.生物学的发展经历哪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29.细胞学说在什么年代,由谁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30.从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看出达尔文此时对生物的研究还停留在什么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31.进入实验生物学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32.分子生物学阶段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944年,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33.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什么?结晶牛胰岛素34.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什么?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35.生物学向微观方向发展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36.生物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生态学方面的内容37.什么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38.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举二例)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39.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举二例)抗病毒烟草、转基因鲤鱼、两系法杂交水稻、抗虫棉40.生物工程在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何应用?开发生物能源、超级菌41.什么是生态学?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42.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哪五大问题?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粮食危机43.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4.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什么?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脂质47.脂质的元素组成有哪些?脂质包括哪几大类?C、H、O(少数N、P),包括脂肪、类脂、固醇48.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脂质物质是什么?它还有什么作用?脂肪;除了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外,还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减少内部器官摩擦、缓冲外界压力49.磷脂属于脂质中的哪一类?有什么作用?类脂;是构成膜结构(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的重要成分50.固醇类包括哪些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核酸63.核酸的元素组成有哪些?CHONP等64.核酸的作用是什么?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65.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核苷酸66.核酸分为哪些类型?根据所含五碳糖的种类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67.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哪些分子组成?脱氧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TCG)68.R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哪些分子组成?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UCG)69.DNA在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质);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也有少量的DNA。70.RNA在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71.DNA在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主要分布在拟核中72.为什么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73.人、细菌、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人:DNA;细菌:DNA;病毒:DNA或RNA74.DNA和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分别是什么?DNA: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RNA: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75.细胞内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什么?核酸(DNA)
28、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图?
29、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曲线图?
30、以体细胞4条染色体为例(2N=4)画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图?
31、以体细胞4条染色体为例(2N=4)画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末期图?
3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以后的变化趋势有哪几种?三种,不分裂、暂时不分裂、继续分裂33、子细胞除了从亲代获得了染色体外,还获得了什么?还获得了各种细胞器3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生在何时进行?细胞分裂间期35、中心体的复制在何时进行?细胞分裂间期36、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看到中心粒和中心体的数目分别是多少?4个;2个37、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是什么?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38、人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数为多少?人体细胞中DNA数多少?46条;大于46条(因线粒体中也有DNA)39、用药物治疗肿瘤细胞,通常作用于什么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40.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什么?无丝分裂
28、以pH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酶与pH的关系曲线图?
29、以酶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在底物足量时,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图?
30、以底物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在酶量一定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图?
31、加酶冼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这种冼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使用这种冼衣粉时为何要用温水?因为奶渍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冼衣粉中的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故可除去奶渍和血渍;因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故使用时要用温水。32、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有何功能?具有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功能。
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2.从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得出什么结论?酶具有高效性3.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若不新鲜,肝细胞内H2O2酶被腐生细菌分解;新鲜肝脏富含H2O2酶4.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加大肝细胞内H2O2酶与试管中H2O2的接触面积5.实验中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不能,滴入的氯化铁溶液中因含有肝脏研磨液,影响实验效果6.在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和Fe3+,实验现象怎样?加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泡多而快7.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检验?氧气,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
A:此时ATP产生可通过无氧呼吸A~B:随着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加强,ATP产生速率加快。B:ATP产生速率最快B~C:随氧浓度增加,ATP的产生速率不变。D点的限制因素是:O2浓度
A点: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但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光补偿点)B~C段:随光照强度继续增加,光合作用继续增强(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有积累)C~D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加快。C点:在此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最大。44.画出温度(横坐标)与光合速率(纵坐标)的关系曲线图
45.画出CO2浓度(横坐标)与光合速率(纵坐标)的关系曲线图,并说明关键点的含义?
46.分析下列各图,说明A、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多因子影响)?
26.画出呼吸强度(横坐标)与离子吸收速率的关系?
27.画出离子浓度(横坐标)与离子吸收速率的关系?
28.画出温度(横坐标)与离子吸收速率的关系?
30.深层施肥的优点是什么?1)肥料损失少2)有利于利用根向肥生长的特性,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31.什么是无土栽培?有何优点?无土栽培是指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优点:1)可全年栽培,产量高2)节约水肥,产品清洁卫生3)扩大栽培范围和面积
第六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1.人和动物体与绿色植物的物质代谢有何不同?人和动物体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2、食物中的淀粉如何在肠道中消化成葡萄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3.请总结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的代谢情况?(图表)
31.画出温度(横坐标)与呼吸速率(纵坐标)的关系曲线图?
32.有四支试管:1号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密封;2号葡萄糖溶液+酵母菌线粒体,不密封3号丙酮酸溶液+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密封;4号丙酮酸溶液+酵母菌线粒体,不密封。请问四支试管中代谢产物是什么?1号:酒精和二氧化碳2号:葡萄糖3号:酒精和二氧化碳;4号:二氧化碳和水33.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一倍,则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多少?1:334.小麦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3-4倍,此时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哪个强?无氧呼吸强(强弱的判断主要是以消耗葡萄糖多少为标准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反馈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23.基因是如何来控制生物性状的?(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24.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由它控制的蛋白质具有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多少?200个25.某基因有碱基300个,则由它控制的蛋白质具有的氨基酸种类为多少?20种26.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na/6)-18(n/6-1)27.某双链DNA分子共含有46%的碱基胞嘧啶和鸟嘌呤,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和22%,那么由它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多少?腺嘌呤:26%胞嘧啶:24%28.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多少?30个29.复制、转录和翻译时所需的碱基种类依次是多少?4、5、430.复制、转录和翻译时所需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多少?4、8、4
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显性后代再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的概率是多少?
19、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再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杂合体的概率是多少?
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显性后代再随机交配,后代中杂合体的概率是多少?
21、利用AA和aa,选育AA和aa个体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到第几代能选择出AA和aa的个体?aa至第二代性状分离时可选出AA要到第三代22、子代的血型为AB型时,父母的血型有可能是哪些?父母的血型可能是父:A,B母:B,AA,B,ABAB,AB或AB,AB或A,B,AB23、红花(A),白花(a),用遗传图解表示Aa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
24、高茎(D),矮茎(a),用遗传图解表示Dd与dd的杂交过程?
第三节伴性遗传12、色盲遗传有何特点交叉隔代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13.为什么有些遗传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几率不同?决定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14.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几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15.在生物界中性染色体的类型都是XY型吗?不是,还有ZW型等16.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在雌、雄生物体细胞内具有怎样的染色体组成?雄:常染色体+XY雌:常染色体+XX17.从遗传学的角度讲,人类的生男生女取决于双亲的哪一方?取决与男性18.生物界中除果蝇和人类属于XY性性别决定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属于这种类型?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所有的哺乳动物以及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19.什么是伴性遗传?有些生物的性状遗传常和性别相联系20.男性中有色盲携带者吗?没有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3、种群是生物什么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和繁殖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导致物种形成5.什么是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6、什么叫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7、什么叫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8、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为什么总是发生变化?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基因频率总是不断发生变化。9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10%Aa40%,基因型aa的个体无生育能力。则这个种群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各种基因型后代的概率为多少
10一个种群中AA15%Aa45%aa无生育能力,这种群中A、a基因频率为多少?
11在自然人群中每10000个人中有一个人患病,则正常基因和患病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12一个种群中AA为35%,50个个体中有一个为Aa,则A和a基因频率为多少?
1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4、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什么导致的?自然选择15、什么是物种?分布在一定地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16、什么是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17、什么是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种群,由于高山、河流和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18、什么是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20、生物进化的方向由什么决定?自然选择21、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什么?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22、要形成新物种,必需要产生什么隔离?生殖隔离23、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第八章生物和环境第一节生态因素1.什么是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2.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哪五大危机?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五大危机3.什么是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4.阳生、阴生植物的生长受什么生态因素影响?阳光5.影响动物繁殖的生态因素是什么光照6.鸟类换羽、迁徙受什么非生物因素影响?光照(主要的)7.苹果、梨只能在北方种植,主要受什么非生物因素影响?温度8.非洲肺鱼夏眠,主要受什么非生物因素影响?水分9.种内有哪些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10.干旱地区什么是影响陆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水分的多少11.在河流、湖泊中,什么是影响陆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12.种间有哪些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