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胞培养过程中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哪些?
MEM、DMEM、F12K、DMEM/F12、α-MEM、PRMI1640、L-15、McCoy’s5A等。
二、储存在冰箱中的培养基,在放置几天后颜色变紫是什么原因?
培养基保存在4℃条件下,培养基内的CO2会逐渐溢出,造成培养基越来越偏碱性,而培养基中酸碱指示剂(通常为酚红)的颜色也会随着碱性增加而偏紫。培养基偏碱性将会造成细胞生长停滞或死亡。可以在使用前旋松瓶盖(用于培养箱与培养基瓶中气体交换),在CO2培养箱中孵育培养基10-15分钟,来校正溶液PH值。
三、血清中可能出现的沉淀物是什么?
1.纤维蛋白,它是经常出现的较大的沉淀物,可以达到1-2mm,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2.磷酸钙。它也是常见的一种沉淀物,通常会使血清出现浑浊,并且在37℃培养的时候会增加。这种沉淀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像小黑点,这些小黑点由于布朗运动看上去可以活动,因此常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污染。
3.胆固醇、脂肪酸酯以及一些蛋白质。它们也是血清中出现沉淀物的常见原因。
四、/什么是热灭活,有必要作热灭活吗?
热灭活是指以56℃,30分钟水浴处理已经解冻的血清,使血清中的补体灭活。以往公认的操作中,培养的血清通常是经过热灭活的,但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这样做是有益的,虽然灭活有可能降低支原体的滴度,但灭活能够消除支原体的论点还不能算是成立。另外,经过灭活的血清,颗粒状沉淀物会显著增加。
五、细胞生长缓慢是什么原因?
1.生长培养基使用不当;建议按照生产商的建议,使用与细胞相对应的培养基。
2.生长培养基中血清质量差;建议更换其他品牌或者其他批次的血清。
4.换液过于频繁;降低换液频率,参考生产商推荐的换液频率。
5.细胞生长超过汇合状态;哺乳动物细胞传代应在细胞处于对数其、未达到汇合状态时进行,建议密度80%传代。
6.细胞状态不佳,传代次数过多;使用传代次数较少的健康细胞。
7.支原体污染;弃掉原有细胞及培养基,重新复苏代数比较低的细胞。
六、细胞复苏后存活率低是什么原因?
1.细胞冻存不当;首先要确保冻存细胞前细胞的状态良好,严格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操作程序冻存细胞,冻存过程中液氮灌中液氮充足,不在冰箱里面长期存放细胞。
2.复苏方法不当;严格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操作程序复苏细胞,确保冷冻细胞解冻迅速。
3.处理细胞时动作不够轻柔;冻存和复苏过程对大多数细胞会造成不利影响,应进行低速离心。
4.冻存液中保护剂存储不当;没有避光细胞冻存保护剂会转变为对细胞有毒性的物质,应及时更换。
七、培养基PH值变化迅速是什么原因?
1.培养箱CO2分压设置错误,根据培养基中的NaHCO3的浓度增大或降低培养箱CO2的分压,NaHCO3浓度为2.0-3.7g/l时,应相应地使用5%-10%的CO2分压。
2.细胞培养瓶瓶盖过紧将瓶盖旋松1/4圈。
3.碳酸氢钠缓冲系统缓冲能力不足,加入HEPES缓冲液,使其终浓度为10-25mM。
4.细菌、酵母或者真菌污染,将细胞和培养基灭菌处理后丢弃。
八、微生物污染有那些独有的特点?
1.PH突然改变,细菌污染的大多数情况是PH降低,酵母污染时PH很少改变,只有在污染严重时PH才会改变。真菌污染有时会出现PH上升。
2.培养基出现云雾状,有时表面出现片层或者泡沫状,或在生长表面出现点状物,当移动培养瓶时它们会消失。
3.细菌污染时,在低倍镜下(约100倍)可见细胞之间的空隙处有细沙状的颗粒物。酵母污染则显示有分散的圆形或卵形的颗粒,并可能出芽长出更小的颗粒,真菌污染会产生细的纤维状菌丝体或有时产生密集的孢子,随着毒性加重,细胞坏死越来越明显。
4.在高倍镜下(约400倍),有可能分辨出细菌个体,并可区分出杆菌或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