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号角已吹响,全省姐妹凝心聚力,勇担重任,不忘初心再出发,为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强省新局面贡献巾帼力量。
省妇联发展部、宣传部联合推出【齐鲁女性故事】专题,陆续介绍来自各行各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性。一起来听听她们的故事——
她曾是粮食企业的一名下岗职工,当面临生计困境时,她自强不息,带领40多名下岗职工创业;通过18年的艰辛创业,建成了目前沂南县最大的面粉加工知名企业,日产面粉700吨。自己的企业做强了,她没有忘本,广泛吸纳下岗职工来厂工作,让他们有活干、有饭吃。她就是山东信和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玲。
在生产经营中,李秀玲严把质量关、诚信守法经营,创出了自己的企业品牌。创业以来,李秀玲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省巾帼增收致富带头人、临沂市十大杰出女性、临沂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李秀玲还担任沂蒙红嫂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连续当选为临沂市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沂南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诚信铸品牌,德行立天下。李秀玲在生产经营中,严于律己,她始终坚持“诚信做人,专心做事,以质为先,服务创优”的管理理念,以质取胜,把食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立志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她常告诫职工,“食”字上面一个“人”,下边一个“良”,有良心的人,才配做食品。在她的领导下,公司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加工环节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为了从源头抓起,提高产品质量,企业与当地镇政府签订了无公害小麦收购合同,在周边村庄建立万亩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进行科学规范化生产,基地生产的小麦品质高,产量高。
这些年来,信和面粉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消费者口碑,得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和认可。公司被认定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管理局供应商库”、“国家放心粮油企业”、“山东省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等,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生产的“沂雪”牌系列小麦粉连续多年被国家农业部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沂雪”、“红嫂情”牌系列面粉先后荣获“沂蒙特产放心品牌”、“临沂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山东省放心面”等荣誉称号;“沂雪”牌商标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李秀玲平时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各种法规制度,研究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她说“只有把制度学透了,我们才能够合法生产经营”。只有技术过硬才能生产好的面粉,做粮食起家的她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和厂内技术工作人员一起研究生产工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企业注重科技创新,聘请了国内著名的营养膳食专家作为公司的膳食营养食品的研发和生产顾问,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保证。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和专家、技术人员探讨交流生产工艺,回来后反复的试验研究。“别人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学习借鉴,把我们的生产技术提高到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她常对职工说:“现在我们的行业竞争很激烈,有了最先进的技术,我们才能立足不败之地,才能让大家吃上放心面,才能把我们的企业真正做强做大”。
事业有成的李秀玲把自己的企业做大了,但她不忘初心。她把职工当家人,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心上。一次次上调职工工资,购买养老保险,享受带薪产假、婚假、病假,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福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到夏秋两季农忙时节,不管面粉加工有多忙,她都让职工轮岗放假一个星期,让职工回去抢收抢种。
作为沂蒙红嫂协会的副会长,她积极拥军优属、奉献社会,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红嫂精神。
2016年,李秀玲在县城开办信和粮油免费体验店,免费教下岗职工、居家妇女、毕业大学生做面食,致力于把体验店打造成就业再创业的平台。
李秀玲常说,我要学习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红嫂,争做新时期的“新红嫂”,在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路上带好头,永不掉队。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的沂南女性,正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责任和担当,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展现出新时代“沂蒙新红嫂”的崭新风姿!
山东信和粮油有限公司
创立于2001年,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大庄经济开发区,227省道西侧。占地面积20余亩,注册资本1500万元,是主营小麦粉加工销售的公司。2014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兴建山东信和沂雪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主营小麦粉加工、销售,面条加工、食用油加工等。2017年实现销售额16840万元,实现利润473万元。
公司遵循“诚信为本,养生聚德,绿色产品,优质服务”的经营宗旨,倡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龙头,以创新为手段,积极开拓市场,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青岛等地。公司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狠抓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了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