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力三要素“质的提升”

“我们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际就是发展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2024年4月2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协办的“北京经济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从生产力三要素着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她表示,“质的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进步而形成。”

她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如何提升并形成生产力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新质劳动者是科技原创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引领要新,人才强、科技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使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史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三要素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阐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有机组成,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有更高的要求。

她认为,我们要形成跨越人才培养的鸿沟,我们需要创新,实际教育体系也需要创新,现在看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当今也非常重要,除了才能更多是人格和人的精神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产业的韧性更多是每个个体的韧性构成的,年轻人躺平的状态急需改变。

史丹曾是新三届的大学生,她回忆:“那个时候大家还充满了希望、热情,在奔着理想,而我们现在的学生,这方面的激情在减少,人如果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精神,人一定要有追求,这样才能有创新精神,这是学校当前最需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地方。”

生产资料从机械化转向数字化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其变革和升级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劳动资料的演进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提升和变化上,原来是手工工具,后来到工业时代、机械化时代、自动化时代,现在到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时代,生产工具是智能制造、智能设计、智能工具等,也就是说生产工具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史丹曾去很多企业调研,在现代化的工厂中可以看到,工厂是一个“黑灯工厂”“无人工厂”,这说明一般性的劳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已经基本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比较弱势就不太存在,而且还有科学家、工程师的红利,可以重新构造产业竞争优势,而且数字化和智能化,本身就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动生产资料的变化,产业要用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就是培育未来产业。

“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说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取得了一些成就,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或数字化的渗透率,逐年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史丹表示。

“因此我们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淘汰和抛弃传统产业,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史丹说,“在我们调研的时候会看到,有些所谓的传统产业,那都是技术最先进的产业,例如纺织很早就成了无人工厂,服装定制、人工定制,拿手机一扫描,什么样的特殊体型到那里马上都可以做出来,因此,有些传统产业,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技术。”

生产资料当中,这些最先进的技术最重要的是装备制造业,这对生产工具的改造尤为重要,国家这几年装备制造一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始终保持着高于工业平均的增速,而且数字化、绿色化的转型也非常显著。

我国基本是发展电动的路线,整个产业结构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初创萌芽的产业,但是四个阶段都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与挑战同在。

史丹分析:“我们国家有些科技在未来产业当中,已经部分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6G、数字基础设施等,都处在世界的前列,但也必须承认,这些产业当中有些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还没有突破,比如光刻胶、光刻机、芯片还存在问题,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在的新兴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展这些产业,同时要解决这些产业当中‘卡脖子’的技术和生产环节。”

劳动对象不断拓展

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也在“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本身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生产对象,它的扩展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它反映劳动对象的扩展、规模的扩增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她表示。

把生产力三要素作为切入点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阐述之后,史丹总结了新质生产力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以人才为核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要素当中最重要的是人,特别是现在经济发展强调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时,人才更为重要,例如以前可以跟别人学,没有创新能力问题不是很大,但现在不行。”史丹表示。“国家的人才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差距还很大,我们还需要培养一些创新的人才,要以问题为导向、产业发展为导向,而且科技投入一定要给青年人,允许容错创新的失败,同时要鼓励青年学者和企业家人才勇于创新,并且使他们取得合理的回报。”

THE END
1....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 正确答案 A --- 解析 现代生产力系统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答案为A。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699006.html
2.认识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今天我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动工具。 生产工具又称劳动工具,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直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它被用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起传导劳动的作用。是劳动资料的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是机械性的劳动资料。 从原始人的石斧、弓箭,到现代化的各种各样的机器、工具、技术设备等,都同样起着传导劳动的作用...https://www.meipian.cn/2x6lmfvo
1.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有目的地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社会劳动组织是指在企业内的劳动过程中,合理、科学地组织劳动者的分工与坍作,使之成为协调的整体,正确地处理劳动者之问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经常调整与改善劳动过程的组织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社会劳动组织是指在企业内的劳动过程中,合理、科学地组织劳动者的分工与坍作,使之成为协调...https://www.shangxueba.cn/2491033.html
2.中国生产力发展历史阶段划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全部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因素有三个: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人的要素,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人的要素是能动的,物的要素是被动的,生产资料只有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8738218.html
3.劳动条件包括哪三种内容2、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 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一个结合性的标准。所谓的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并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应仅限于基本...https://www.64365.com/zs/163088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