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有多厉害?蓝鲸一口吃掉上百万只,依然还是吃不完!捕捞数量

提起南极磷虾,不少人的印象都是“好吃”。南极磷虾数量庞大有百万亿只,不仅供应人类还是许多生物的主食,蓝鲸大口一吞就能吃掉几百万,真的不会被吃灭绝吗?南极磷虾的繁殖能力有多恐怖?

南极磷虾,也叫“黑眼虾”,是一种南极南大洋里的特有生物。南极磷虾身长可以长到2~6厘米,特殊个体可以长到15厘米,成年体重量在2克左右。

南极磷虾的身体呈现淡粉色半透明状,胸肢是双肢形,它们也是自然界中少有的拥有绿色血液的生物。不过它们的体色会随着季节而变化,夏天时更红。

南极磷虾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会发光。它们在眼柱、胸足、腹部均有萤光器官,间隔2秒就能发出光线。平时,南极磷虾喜欢结群聚集在一起,无数光点浮游水中非常美丽。

南极磷虾一般在50米左右的水域里活动,吃一些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由于集群的特性,平均每立方米海水中就有2万只磷虾聚在一起,使南极磷虾群成为了海中的大型移动清扫机,想吃啥一起吃。

南极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曾进行过南极磷虾数量调查,很多国家也参与了生物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光是南极海域里就有4~6亿吨。如果算上其他海域,南极磷虾的数量可以达到恐怖的100万亿只。

我们知道蚂蚁也是自然界中“人丁兴旺”的物种,但它们的总生物量也不过是1200万吨,在南极磷虾面前都不够看的。

如此庞大的数量,得益于南极磷虾超强的繁殖能力。当南极的夏季刚刚来临,雄性南极磷虾就会把它们的第一腹肢用作交配,将精囊附在雌性南极磷虾的生殖孔身上。

每年的1~3月,雌性南极磷虾会来到大陆棚上方或者海水上区产卵。据统计,雌性南极磷虾一次就可以产卵6000~10000只,而且可以多次产卵。

南极磷虾的受精卵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当卵只有0.6毫米大时,会下沉到2000~3000米的海洋区域发育胚胎,在这个地方可以躲避一部分捕食者。孵化出来的幼虾会慢慢地上浮,直到回归正常生活环境。

南极磷虾不仅肉质鲜嫩,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们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甲壳素、虾青素等活性物质,食用南极磷虾可以低脂肪的方式摄取能量。

蓝鲸是地球上现存体积最大的动物,身长33米,体重可以达到181吨。蓝鲸大嘴一张,可以吸入大约200万只南极磷虾。据统计,每只蓝鲸一天就能吃4吨南极磷虾。

虾群的聚集状态倒是方便了这些捕食者,例如南极鸟类里最爱吃磷虾的企鹅。企鹅种群在南极数量很多,它们可以捕食3317万吨左右的磷虾,相当于鲸类磷虾捕食量的50%。

数量多、味道好、营养高,南极磷虾的价值被人类发现以后更加不得了,成为了各个国家争抢的“海上金矿”。20世纪起,苏联、挪威等国家纷纷开始捕捞南极磷虾。

日本依靠强劲的捕捞技术后来者居上,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南极磷虾市场。2010年,我国也加入了捕捞队伍,2020年7月还自主研发了“深蓝”号捕捞加工船,能更高效地开发南极磷虾这块肥美的资源。

发展到今天,南大洋的南极磷虾俨然已经成了天下“第二粮仓”,据说挪威等已经形成规模产业的国家一年就要捕捞50万吨。虽然数量很多,但南极磷虾经得起动物和人类轮番下嘴吗?

南极磷虾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大概有3600万平方公里。有数据显示,南极捕捞物种中,南极磷虾额度捕捞量常年位居第一。

生物学家们通过对南极磷虾数量的估计,推测如果能将每年的磷虾捕捞量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不会对南极磷虾种群的生存状态造成太大影响。

但随着市场对高蛋白食物的需求增加,各国对南极磷虾的捕捞量逐年提升。南极磷虾已经不仅仅作为食品,还被开发出了很多医疗、化工等方面的附加价值。

加上南极磷虾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随着全球变暖,它们栖息的海水区域温度会逐渐上升,海冰融化也可能会影响到南极磷虾的生存。这需要各国行动起来,保护南冰洋的生态环境。

现在,国际鱼类资源委员会已经公布了南极磷虾捕捞额度,规定捕捞数量在60万吨上下。而且还划分了保护区域,不允许在这些范围内捕捞南极磷虾。

俗话说“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有了前车之鉴,相信人们应该会对南极磷虾的生存现状有更深的思考。不管是濒危还是无危,这些生物都是地球生态的一份子,希望不要发生“吃绝户”的惨剧。

THE END
1.为什么物种会灭绝为什么物种会灭绝再见昨天 精选回答 1、物种灭绝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自然原因,一种是人为原因; 2、自然原因: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会适应环境而逐渐进化,有些则不适应环境,数量减少以至灭绝,这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许多物种现在已经灭绝,新的物种同时不断产生; 3、人为原因:环境的人为破坏,人类的活动破坏...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vzXUHJ8mI1.html
2.当地球所有物种消失了,人类会怎么样?为了明确地建立这个论点,科学家们寻找了很多证据,这些证据显示了一个明显高于正常的物种消失速率,这是把当前的物种消失速率和之前的物种消失速率比较后得到的。 根据估算的物种消亡速率基线,平均每一年就会有一个物种灭绝。这个基线的估计也许不是很精确,但事实上,如今,物种的灭绝速率大概是这个平均值的几百倍。 https://www.jianshu.com/p/19b48eac174a
1.100万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这个原因不可忽视澎湃号·湃客因此不能迁移或适应的种群,如一些植物和昆虫物种,面临着在当地灭绝的风险。反过来,这将减少整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和其他压力的影响。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依赖的粮食作物上,可能会破坏粮食系统,使数百万人面临营养不良和饥荒的风险。不仅仅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气温上升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日益...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3115768
2.听讲物种灭绝真的和你我无关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范围的物种灭绝呢?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海洋酸化、温室效应,还有乱砍滥伐,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和碎片化,这些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还有一些大家根本想象不到的原因。刚才说的患白鼻病的蝙蝠,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它最早出现在美国中部的一个洞穴中。这个洞穴是一个旅游胜地,夏天的时候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都...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8586
3.地球会有第6次物种大灭绝吗?一定会的(重新洗牌)一定会的(重新洗牌) 地球是一颗存在了46亿年的行星。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曾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每次发生大灾难,动物成群结队地倒下,最终变成化石,成为科学家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依据。现在地球已经经历了五次大灭绝,还会有第六次吗? 当然,这是人类未来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家认为,第五次物种大灭绝是由一颗巨大...https://mip.tanmizhi.com/html/64330.html
4.科学家如何判断一个物种已经灭绝“我们主要的担忧在于,既然我们认为(一个物种)已经灭绝了,我们就不再需要保护它,”阿克恰卡亚告诉《科学家》,“正因为我们停止了对它的保护,它可能真的会灭绝。”这被称为“罗密欧错误”,得名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罗密欧以为朱丽叶死了,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又促使朱丽叶也自杀了,这是个自我实现预言...https://worldscience.cn/c/2023-04-26/641713.shtml
5.物种灭绝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也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人类的远祖——恐龙(5)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https://baike.sogou.com/v1830475.htm
6.为什么生物会灭绝现在,尽管在北美的某些动物园里还能看到几头野牛,但作为一个野生物种,野牛实际上已因人为因素而灭绝了。 生物物种的灭绝,最终会破坏地球生态的平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为人类自身利益着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从而保护和拯救生物物种。https://www.yuwenmi.com/gushi/41773.html
7.物种灭绝上演“加速度”,那些拼命进化的生物能否跑赢全球变暖?通过研究多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现有气候变化数据,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重要认识:如果能将全球气候升温控制在2℃内,即便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的情况下,也有望减少70%以上的物种灭绝。 针对海洋热浪极短期暖化事件,《自然-通讯》杂志近来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对4次近期太平洋东北部热浪对鲨鱼、鲸鱼、海豹、海龟等14种顶级...http://wenhui.whb.cn/zhuzhan/kjwz/20231005/542623.html
8.地球第六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本世纪末超过1/4物种将消失?据报道,这项研究由欧盟委员会的科学家乔瓦尼·斯特罗纳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的科里·布拉德肖教授领导,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虚拟地球”,以更好地绘制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灭绝现象。 研究结果指出,到2050年,所有植物和动物物种将损失10%,到本世纪末将上升到27%。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21/c719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