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20世纪90年代,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安全化理论”。女性主义安全研究重视性别与安全的关系,认为安全化理论忽视了性别安全问题。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325(2000)号决议为基石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既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新国际安全规范,也是性别议题安全化的集中体现。1325号决议及其后续决议共同形成了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使性别议题进入国际安全日程。对妇女参与、妇女权利和性暴力等性别议题的安全化或去安全化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交叉性影响。在不同行为主体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以安理会成员国特别是常任理事国围绕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进行的互动与辩论,推动了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进程,既体现出“主体间的和由社会建构的”安全化问题的复杂性,也规范了安理会表决机制下安全化的程度和限度。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发展前景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重可能性。
关键词
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安全化;去安全化;主体间过程;复杂性
研究问题与分析思路
女性主义安全与安全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通过性别视角重新审视和界定安全概念、安全研究的内容、范围以及妇女与安全议题的关系,女性主义安全研究逐步发展起来。女性主义学者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女性主义安全研究的发展
(二)女性主义对安全化理论的批评与重构
安理会1325号决议与性别议题安全化复杂性分析
(一)安理会1325号决议与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实现
(二)性别议题安全化复杂性分析
1.对妇女参与、妇女权利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
2.对强奸与性暴力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
性别议题安全化复杂性的行为体分析
(一)推动性别议题安全化的非国家和国家行为体
(二)2467号决议表决及影响表决的国家行为体因素
(三)“俄罗斯草案”表决及影响表决的国家行为体因素
2020年正值纪念联合国安理会第1325(2000)号决议通过20周年,作为安理会10月的轮值主席国,俄罗斯起草了一份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新决议(S/2020/1054)(以下简称“俄罗斯草案”)提交安理会磋商和表决。对“俄罗斯草案”的表决是进一步分析围绕性别议题安全化的行为体互动及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的代表性案例,集中展现了关键行为体认识差异和立场分歧对性别议题安全化建构过程的影响。
1.“俄罗斯草案”的主要内容、表决情况与各方观点
2.“俄罗斯草案”表决的国家行为体因素分析
结论
女性主义学者逐步发展出性别与安全化研究,致力于在实践中将性别议题纳入国际和平安全议事日程。在理论梳理和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这一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具体案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关于性别议题安全化复杂性分析的总结。以1325号决议为基石的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既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新国际安全规范,也是性别议题安全化的集中体现。
首先,在当前多重危机叠加、地区冲突延宕、保守主义回潮的国际背景下,推进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和国家安全需求交织在一起,无论是行为体对问题的认识,还是它们彼此之间的互动,都使性别议题安全化的“主体间过程”更为复杂。这个特点在安理会这一影响国际规范生成与发展的关键层面上表现尤其突出。俄罗斯的例子仍有说服力。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中着重强调了防治“性暴力”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乌克兰存在大量性暴力的案例,希望通过利用该议题的安全化来谴责乌克兰政府的失职:“我们深信,这种罪行必须受到强烈谴责,并应受到严厉惩罚,而与此相反,它们在西方经常遭到沉默对待。”俄罗斯还指责经济制裁对于被制裁国妇女的严重影响,主张将其纳入安全化进程,借助性别议题的安全化来凸显西方国家实施的经济制裁带来的“不安全”影响。由此可见,在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文书,成为国际安全话语组成部分的同时,由于内部差异和分歧,在安理会层面寻求给性别议题安全化添加新内容的努力可能会面对很大阻力,落实既有国际规范的实践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积极倡导性别议题安全化的各种行为体着意“工作下沉”,将倡导重心转到国际规范的扩散与内化上,致力于在区域、次区域和国别层面上推动制定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地方性行动计划。以亚太地区为例,作为“二轨外交”的重要平台,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TheCouncilforSecurityCooperationintheAsiaPacific,CSCAP)于2021年成立了“妇女、和平与安全研究小组”(CSCAPWPSStudyGroup),并于2021、2022年在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的主持下,研讨落实议程的亚太区域行动。从2018年开始,东盟—澳大利亚妇女、和平与安全对话定期举办,澳大利亚成为议程的关键性推动力量。
再次,新兴国家影响力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给西方主导的性别议题安全化进程以及妇女、和平与和平议程带来不同声音。“俄罗斯草案”引发的争论,特别是各方关于冲突的根源、发展的重要性、“性暴力”以及尊重国家主权等问题一直是安理会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公开辩论的焦点。从近两年安理会的辩论主题与轮值主席国的关系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妇女参与、经济发展与经济赋权等主题。例如:2022年3月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持会议的主题为“妇女融入和参与经济生活是建设和平的关键”;2022年10月20日,加蓬主持会议的主题是“妇女的经济包容和参与是建设和平的关键”等。
李英桃,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海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