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四川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考试真题及答案教育类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西周学制系统中,由诸候设立的大学称为

A.辟雍

B.瞽宗

C.泮宫

D.成均

2.孟子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从中体现出盂子的道德教自原则是

A.刻苦锻炼

B.反求诸已

C.自求自得

D.专心有恒

A.三纲领

B.三从四德

C.三纲五常

D.八条目

4.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文教政策的核心是

A.黄老之治

B.兼容佛道

C.独尊儒术

D.尊崇理学

5.下列不属于北宋著名书院的是

A.岳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茅山书院

D.象山书院

6.提出人性是“日生日成”以至于善且“习”的作用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王守仁

B.王夫之

C.颜元

D.王阳明

7.近代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大同书》

D.《资政新篇》

8.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学制是

A.王戌学制

B.戊辰学制

C.癸卯学制

D.千子一癸丑学制

9.“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体现了蔡元培的什么教育思想

A.思想自由

B.崇尚自然

C.兼容并包

D.教育独立

10.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有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1.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A.商人

B.农民

C.军人

D.哲人

12.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教育中设置“内学”和“外学”的学校是

A.大教堂学校

B.修道院学校

C.教区学校

D.堂区学校

13.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创办的学校被称为“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

A.佛吉里奥

B.伊拉斯谟

C.拉伯雷

D.维多里诺

14.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慈善家雷克斯为儿童创办的学校是

A.导生制学校

B.星期日学校

C.文法学校

D.公立学校

15.在德国近代教育中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洪堡德

C.巴西多

D.福禄培尔

16.在近代外国教育思想中,提出儿童期为2-12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7.在近代外国教育思想中,提出“教育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C.撕宾塞

18.1931年9月5日,苏联颁布的关于普通教育整顿的重要文件是

A.《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B.《综合课程教学大纲》

C.《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有的决定》

D.《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的决定)

19.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创办第一所新学校的教育家是

A.利茨

B.雷迪

C.德摩林

D.菲利耶尔

20.一般认为,杜威最有影响的教育代表作是

A.《我的教育信条》

B.《学校与社会》

C.《儿童与课程》

D.《民主主义与教育》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1.《学记》中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22.北宋时,胡瑗提出的“苏湖教法”是以培养精于辞赋的人才为目标。

23.在近代美国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公立学校运动”。

24.在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创立“实验教育学”的是凯兴斯泰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答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

26.简答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办理留学教育的历史意义。

27.简答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含义。

28.简答现代教育思湖中结构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分析下列材料,总结孔子提出的教学方法。

(1)李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日:“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日:“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日:“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日:“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日:“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班也》

(2)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

(3)子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吴公》

(4)子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班也》

请结合美国19世纪末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这七大目标进行分析和说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31.请说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并对这一思想的特点进行论述。

32.评析卢梭自然教育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B3.A4.C5.D

6.B7.A8.C9.D10.B

11.C12.B13.D14.B15.C

16.B17.C18.A19.C20.D

21.

正确。《学记》在综合各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轴相成的。《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指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22.

错误。胡瑷创造的“苏湖教法”开了文理教学分科设置和监理主副科制度的先河,对后世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胡瑷的教学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才为目标,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引当世之事明之”,或利用直观,将“三孔”仪物“图之讲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他说:“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也,则为有益于学者矣。”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庆历兴学期间,朝廷下诏采纳苏湖教法,在太学推广实行,此方法对于改进宋代太学的教学工作和学术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正确。从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工商业资产阶级为扩大社会各阶层的选举权也支持公立学校教育事业。1825年,伊利诺伊州首先制定教育法,提出公民的智力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国家的力量,国家有义务办理公共教育增进公民的知识和发展他们智力的主张。此后,许多州也都纷纷制足法律,规定通过地方税收来举办由政府管理的公立教育,美国公立学校迅速发展起来。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第一所公立小学。184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积极倡导由州政府举办公立学校,以区别原来由教会办的慈普小学,进-步推动了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贺拉斯曼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颁布了《义务.上学法》。规定家长须将8^14岁的儿童送进所在城镇的公立学校上学,违者处20元以下罚款。从此,许多州又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拉巴马州最后颁布义务教育法。美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前后历时60多年。

24.

错误。实验教育学是20世纪初期在欧美各国较为流行且影响较大的一种教育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实证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越感性知觉的范围,只有经过科学证明的东西才是真实可靠的。这种理论运用到教育上,就是主张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反对传统思辨的方法。实验教育学在德国的代表主要是梅伊曼(E.Mcumann,1862-1915年)和拉伊(W.A.Lay,1862-1926年)。

25.

《举贤良对策》中三大文教政策:

(1)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2)兴教化,正万民。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26.

第一,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

第二,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出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

第三,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27.

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

其二,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28.

(1)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2)教学要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

(3)注重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教育。

(4)“发现法”是主要的学习方法。

29.

(1)因材施教。这一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求,实现共同目标。

(2)启发诱导。这一方法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十分有害的。

(3)学思并重。这一方法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4)由博返约。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

30.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后,美国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迅速成长为工业强国。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民众对中等教育的需求也高涨起来。由于学校以外的许多社会机构为教育提供的动力比以前少了,因此,中学的责任在进一步增加。美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要求中等教育进行全面的改变。

(3)为了履行生活的职责,并从闲暇中获益,人们必须有健康的身体。个人的健康对于种族的蓬勃发展和国防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健康教育是根本。

(4)在生活事务中,诸如阅读、写作、算术运算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等,都是必要的工具。因此,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本身虽然不是目的,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目标。

(5)最后,以上提及的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道德品格,即取决于建立在被清晰理解和忠实遵守的正确原则基础之.上的行为。良好的公民、职业的卓越以及合理利用闲暇与道德品格并行不悖,它们同时也是优秀品格的产物和这些品格得以发展和展现的途径。

【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1.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最初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具体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1)“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原来就有的,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2)“生活即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3)“生活即教育”是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4)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2、“社会即学校”

(1)把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2)对传统的学校实施改造,让“学校含有进步的意味”。

3、“教学做合一”

(1)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也就是要把传统的和现代的学校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移到以“做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上来。

(2)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之下劳力者和劳心者是分离对立的,因而造成了“田呆子”和“书呆子”两个极端。为了补偏救弊,目前的教育必须做到:教劳心者劳力一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一教做工的人读书。

二、生活教育思想的特点与优点

1、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

2、生活教育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教育的理论。

3、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理论上有不少创新。

32.

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卢梭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明确指出,在所有人的一切事业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所不同的是,卢梭并非赞同一切教育对人的影响,而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强调自然教育的作用。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3)、《爱弥儿》(1762)和《社会契约论》(1762)等著作中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与教育的关系,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

(1)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卢梭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文明”社会使之堕落。卢梭在《爱弥儿》开篇就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人生而具有自由、理性和良心的禀赋,它们构成了人的普良天性,其中自由是最宝贵的本性。在自然的状态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只是在进入文明状态以后.人才失去了自由。之所以失去自由,在于人们违背了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传统等扼杀了人的天性。

(2)人的自然本性发展需要自然教育卢梭指出,要使人的自然本性得以发展,需要依靠自然教育和进行自然教育。卢梭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如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教育应该是顺应人的本性自然发展的自然教育。卢梭认为,自然教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组成。卢梭指出,“我们的才能、器官以及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相互冲突的话,他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好的;如果是一致的,他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良好的。如何使这三种教育不相互冲突而趋向-致,卢梭认为只有使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与自然的教育趋向一致,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

THE END
1.田东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考试版1: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判断题对错2: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23531.html
2.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https://www.netkao.com/jsz/Artle/20141203/2912619222.html
1.民族团结知识百题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74.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的目的? 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75.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重要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途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08582
2.护理概念11重要性编辑 一.南丁格尔的论述 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她强调护士应由品德优良,有献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担任,要求护生做到“服从、节制、整洁、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视护理教育,而且重视护士的品德教育,每年从1000~2000名入学申请中挑选15~30名学生入学。大多数学员由她...http://www.wltqqmzyyy.com/xwdt_27/info_460.html
3.2015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教育学与教学法奴隶社会教育是古代教育的一部分,古代教育具有等级性 、工具性 、专制性 、道统性 、象征性 、刻板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等特征。等级性 、工具性 、专制性就是阶级性的具体表现。 9.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人的总的要求是( )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标...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6-2/14544865828003.html
4.财政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考知识90问35、如何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口? 3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3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四风”问题是指什么? 38、如何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39、如何着力实现“四个自我”? 40、如何践行“取信于民”的根本性要求? https://czt.guizhou.gov.cn/ztzl/ddjs/201605/t20160505_64881950.html
5.美学原理作业二(精选6篇)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样,人们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4分)第四,塑造完美人格。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其主要原因就是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7cjjinj.html
6.教师招聘历年考题下载中心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试题解析试题题型D.创造性 【答案】A 【解析】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作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学生各种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哦宁和发展速度。 19.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是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A.观察学习 B.思考学习 C.行为学习 D.技能学习 【答案】A 【解析】略。 20.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研...https://www.wangxiao.cn/jszp/57325732423.html
7.2018年4月自考00472比较教育真题及答案自考3.提出在进行两个国家的比较时,应该有一种比较对象之外的参照物,作为衡量二者孰优孰劣标准的比较教育学者是 A .萨德勒 B .霍姆斯 C .库森 D .贝雷迪 4.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法令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 5.美国近年来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几乎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控制的各个方...https://www.educity.cn/zikao/77139.html
8.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12篇)(3)反映本课题研究现状与各家论述(包括研究方法)的资料。此类资料应包括不同研究阶段的代表性论述、不同视角下具有代表性的各家之言和有影响的专家之言。其具体资料形式是谁在什么著作(论文)中研究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具体的论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kaitibaogao/20100705094656_192821.html
9.温病学心得体会范文15篇学习温病学的重点总结温病学中形成的卫气营血理论体系和三焦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非洲埃博拉出血热等新的温病病种的不断出现,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在临床防病治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更彰显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辨...https://www.puchedu.cn/ziyuan/19958.html
10.科二各大理论人物总结来喽!对人发展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3)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5)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二、《学记》 1.地位:中国、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主要教育观点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11/07/845819_966364184.shtml
11.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含答案)A.个性心理条件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 26.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 B)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C) ...https://www.yjbys.com/edu/jiaoshizige/129716.html
12.江苏自考06075经济效益审计考试大纲(高纲1794)《绩效审计》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专业必考科目,是审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学科区别于会计学科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审计的主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审计的目的、职能、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的范畴。 本课程主要包括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践部分,前者主要解决绩效审计是什么,绩效审计...https://www.zikao365.com/jiangsu/news/ch20220106094803.shtml
13.学生教育学试题大全带答案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 ( 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D )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38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