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公交停靠站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1009053班
学号101006231
姓名王岩
公交停靠站课程设计
【关键字】公交停靠站现状公交停靠站设置不足公交站点选型设计公交站点站间距布局设计
公交站点虽然只占城市道路中很短的一段,却是公交和道路包括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公交站点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站点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公交站点间距过长或过短,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位置选择不合理,路段公交停靠站类型选择不合理等,导致公交车辆和其它非公交车辆相互干扰严重,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使得公交停靠站停靠延误增大。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之外,站点优化设计不足是十分重要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
由于公交站点的建设与设计涉及到道路以外的用地、道路条件、站点与站点之间以及其它交通方式站点之间的关系、站点内的布局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仅仅有宏观规划层面的站点数、站场选址、用地规模技术标准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微观层次上提高公交站点的设计水平,为交通管理的高效实施创造条件。
公交站点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承担着客流集散的功能,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方便度与舒适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公交站点选址、站点形式的选择、站点的容量设计和站点设施的完善等不仅影响到公共交通本身的运营效
率,也影响到城市道路其他交通的运营。因此,公交站点的优化设计不仅关系到公共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影响道路交通的运行质量和城市环境。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起步较早,因此对于公共交通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公交线网规划、站点布局、公交优先、智能公交等方面的理论。
在公交站点的研究方面,由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要以大容量轨道交通和私人小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道路常规公交车流量相对较少,发车间隔较大,公交在站点的停靠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相对不明显。因此,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公交站点的间距优化和基于安全和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公交站点设计上,关于公交站点对道路交通运行影响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在公交站点通行能力方面,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RodrigoFernandez以此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公交的运行特性、上下游交叉口的交通状况等诸多影响因素,改进了计算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方法。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公共交通的研究起步比国外要晚一些,但也已经在公交线网优化和智能调度等方面取得不少的成果,而对于公交停靠对交通流的影响以及公交站点优化设置方面的研究则要少很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系统的理论。
香港理工大学的S.C.Wong与HaiYang通过利用交通模拟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讨论了上游有公交车停靠站时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根据模拟数据的回归建立了延误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但是研究仅限于不能超车的单车道进口的信号交叉口。
同济大学的吕杰针对机非分隔道路上的进口道非港湾式停靠站、进口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和出口道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单个公交车辆停靠对交叉口的延误影响建立了模型,但建模的假设条件过多,而且许多参数难以调查和确定,实用性不强。同期,华南理工大学的谭满春等人针对交叉口处和笔直路段上的城市公交停靠站的选址给出了离散和连续型数学模型,但模型并没有考虑停靠站设置的道路交通条件以及停靠站与交叉口的距离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