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之后,许多家庭的冰箱被鸡蛋填得密不透风。它们有的来自超市折扣、积分兑换或抽奖所得,更多的是亲友馈赠。对于家中人口少、烹饪次数有限的家庭来说,这些鸡蛋仿佛能供应到地老天荒。
每当从冰箱取出鸡蛋,人们难免心生疑虑:这些蛋还能食用吗?最令人担忧的是,在连续敲开几个完好无损的蛋之后,突然遇到一枚“坏蛋”,抑或是在打入锅中的瞬间才察觉其变质。
鸡蛋在冰箱里存放一两个月,即使未出现明显的腐烂、恶臭现象,其营养价值、口感及安全性仍会悄然下滑。
鸡蛋表面布满微小气孔,允许细菌、空气和水分穿透。尽管外观上看不出变化,蛋内的世界却可能已历经巨变。
首先,营养方面,鸡蛋在储存过程中,维生素B与部分优质脂肪(如卵磷脂)会逐渐流失。
再者,食品安全角度,长期存放的鸡蛋易成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温床。一项实验显示,新鲜鸡蛋在4℃冷藏条件下保存一个月后,蛋黄中的沙门氏菌数量比28天时增长约53倍。沙门氏菌被誉为“冰箱杀手”,虽经烹饪可灭活,但可能污染冰箱内其他食物,引发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而言,症状可能更为复杂严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