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头部阵营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均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保持“领头羊”位置,是目前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汽车虽然仍处于业绩亏损状态,但蔚来的经营状况有了大幅好转,小鹏汽车也实现“触底回暖”。不过,在“蔚来和小鹏汽车谁会是下一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一问题上,业内人士意见不一。
理想汽车:季度交付量和财务表现均创历史最佳
理想汽车是“蔚小理”当中最早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的造车新势力。数据显示,三季度,理想汽车总营收为346.8亿元,同比增长271.2%;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23.4亿元和28.1亿元,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在最能体现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毛利率指标上,理想汽车三季度毛利率为22.0%,保持在健康水平。另外,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自有现金流为132.2亿元,现金储备885.2亿元。至于研发费用,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8.2亿元,同比增长56.1%。
理想汽车在官微中表示,公司季度交付量和财务表现均创历史最佳,同时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充足的在手资金保障企业长期坚定地投入研发和新产品布局,继续转化为用户价值,加速向千亿级企业迈进。而按照市场预计,理想汽车大概率将在今年实现总体盈利,成为国内第一家年度业绩转亏为盈的造车新势力。
至于新车交付方面,数据显示,三季度理想汽车交付10.5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96.3%;前三季度累计交付新车24.42万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车今年已累计交付32.57万辆新车,提前达成2023年30万辆销量目标。
对于第四季度的展望,理想汽车在官微中表示,第四季度业绩展望再创单季新高,预计交付量达到12.50万辆至12.80万辆,同比增长169.9%至176.3%;营收总额则为384.6亿元至393.8亿元,同比增长117.9%至123.1%。据披露,目前理想汽车10月、11月合计销量为81452辆,若想实现12.50万辆至12.80万辆的季度交付预期,理想汽车还需在12月交付至少43548辆新车。且就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销量破4万辆以及销量持续增长的态势来看,理想汽车达到这一季度交付预期的概率很高。
蔚来:第三季度经营状况大幅好转
财报显示,蔚来三季度营收和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营收达190.7亿元,环比增长117.4%,同比增长46.6%;交付量为55,432辆,环比增长135.7%,同比增长75.4%。同时,三季度整车毛利率强势回归两位数,达11.0%。而三季度研发投入为30.4亿元,已连续四个季度突破30亿元,是“蔚小理”中最舍得在研发上花钱的车企。不过,蔚来三季度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为45.57亿元,相较上一季度的60.56亿元净亏损有大幅收窄,环比下降24.8%。另外,截至三季度末,蔚来现金储备达452亿元,较上季度增加137亿元。
对于现金储备明显增加的原因,记者从蔚来方了解到,今年7月,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完成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今年9月、10月,蔚来成功发行总计11.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券。上述几笔投资的到账大大增强了蔚来的现金储备。蔚来CFO奉玮表示:“得益于平均售价的提高,整车成本的持续降低和规模效应,我们的整车毛利率在三季度增长至11%。在9月和10月,蔚来完成了本金总额11.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券的发行,进一步强化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并为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提供动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销量和营收上的突破,包括毛利率等在内的多项数据均反映出,蔚来第三季度的经营状况获得全面改善。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实现“探底回暖”
据三季度财报,小鹏汽车实现9个月交付持续攀升,连续3个季度营收明显增长。具体来看,三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85.3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68.5%;总交付量为40008辆,同比增长80.18%,环比增长72.4%,共带来了78.4亿元的汽车销售收入。研发费用方面,三季度投入13.1亿元。现金储备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近365亿元,环比增长8%,较上季度增加27.4亿元。不过,小鹏汽车仍未能实现盈利,三季度净亏损为38.9亿元,同比扩大63.6%,环比扩大38.6%;毛利率也只有-2.7%,较上年同期下降16.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为-6.1%,较上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
目前,小鹏汽车也对第四季度给出了展望:预期交付量达5.95万~6.35万辆,同比增长约168%~186%;预期总营收达127亿~136亿元,同比增长约147.1%~164.6%。
业内观点
高销量是造车新势力实现盈利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理想汽车是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想汽车能够成为目前唯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主要是因为其汽车销售收入表现良好,同时毛利率也较高。如果理想汽车想要业绩继续冲高,需要解决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以及如何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品质等问题。
“销量高,规模经济效应就明显,这样每辆车分摊的成本就低,自然就会实现盈利。”荣事达双创大学客座教授张翔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车企造车有研发成本、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这些都需要分摊到每一辆车上。而理想汽车销量比较高,年内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0万辆,明显优于蔚来和小鹏汽车,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而蔚来、小鹏汽车还未能实现盈利的原因是什么呢?柏文喜认为,蔚来无法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整车毛利率较低,且销售收入无法摊薄成本所致。小鹏汽车无法实现盈利的原因主要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增长速度不及净亏损率增长速度。如果蔚来和小鹏汽车想要实现盈利,就需要提高整车毛利率、扩大销售规模和降低净亏损率。
那么蔚来和小鹏汽车,谁会是第二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柏文喜表示,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蔚来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因为蔚来在第三季度营收、毛利等多项指标上有明显增长,整车毛利率也从负数转为正数。而小鹏汽车虽然汽车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不错,但净亏损率也在不断扩大。“蔚来汽车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他说。
张翔则认为,就目前来看,小鹏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产品结构比较好,是金字塔形的结构,从经济型的车到高端型的车都有,市场容量也大。相比之下,蔚来大部分的车都是豪华车,市场容量比较小。而且,蔚来在换电业务上投入了很多资金,但就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还不能实现高收益。而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在市场上已经可以见到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