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补贴政策,重点支持大中型城市示范运营,包拪乘用车、宠车、物流车分别给出明确的补贴,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下降10%和20%。乘用车和物流车补贴力度均不大,公交宠车的补贴有一定吸引力。2014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从实施情况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推广数量快速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拓展,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2014年国家财政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申设施设奖励的通知为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
4、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群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2014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化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征求意见稿四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中央财政对购买新能源给予补助,实行普惠制。2015年国家财政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为保持政策连续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财政部、科技
5、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将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申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对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
6、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为了适应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决定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9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
7、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为加快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2019年工信部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新能源汽车积分幵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修改了传统能源乘用车适用范围,将积分办法中第四条第三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传统能源乘用车,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车以外的,能够燃用汽油、柴油、气体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更新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并修改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完善了传统能源乘
8、用车燃料消耗量引导和积分灵活性措施;更新了小规模企业核算优惠等。2019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制定。2020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
9、车下乡活动。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令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许入管理规定更好适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作的修改。2020年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
10、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2020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为推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以下简称五部门)决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党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
11、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2020年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制定。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我们组织编制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
13、0年7月开始,月度销量同比持续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6.6万辆,同比增长7.5%;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24.7万辆和124.6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9.1万辆和100万辆,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供给、销售均主要以纯电动乘用车为主,产销占比均在90%以上。3、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43586辆;2021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14.55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0.19万辆;2020年2月,受影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只有9957辆;2021年
14、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9.37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8.37万辆,同比增长约840.9%。中国新能源车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良好转变。从用户所有权类型来看,2019年1-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私人上险量占比为53%;2020年1-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私人上险量占比为70.41%;而到2021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私人上险量约为7.71万辆,占当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总量约82.28%,达到新高。数据显示,2021年2月宏光MINIEV上险量为18194,1-2月累计上险量为44105,在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排名中位居第一,已经高位领先其他品牌车型;第二是Model3,上险量27948辆;汉
15、EV上险量10417辆,比亚迪汉EV的上险量也是比较亮眼,排名第三。2020年7月比亚迪汉上市后上险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比亚迪汉自上市以来上险量已超过4.4万辆,其中汉EV是主力车型,上险量约为3.1万辆,汉DM上险量约为1.3万辆,两种车型上险量占比约为2.5:1。从城市分布来看,比亚迪汉在深圳上险量最多,比亚迪汉上险量8270辆;其次是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上险量分别为6427辆、5127辆、1548辆、1320辆,成都、西安、郑州、苏州也进入前十。新势力在市场中也收获了个人用户的认可,新势力对私占比达到85.17%,高于新能源乘用车整体对私占比。数据显示,2021年2月新势力上险量为30870,占整体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约33%。从城市分布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