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量第一,哪吒汽车上险量却砍半!

10月,新势力车企销量排名“大洗牌”,蔚小理被哪吒、问界等车企踩在脚下。其中,哪吒汽车以18016辆继续占领新势力榜首,蔚来、理想交付量分别为10056辆、10052辆,而零跑、小鹏跌跌破万辆,特别是小鹏汽车,成为榜单中唯一一家环同比下滑的车企。

然而,在一份《2022年10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上险量对比》中,《电车报告》却发现了端倪,10月哪吒汽车的上险量仅9832辆,与官方公布的交付量差距甚大,其中哪吒V为6241辆,哪吒U为3522辆,哪吒S仅为69辆。作为对比,10月问界上险量与交付量之间的差距为3013辆,蔚来为3013辆,极氪为553辆,小鹏为370辆,而理想和零跑上险量均高于交付量。

实际上,自7月以来,哪吒汽车交付量与上险量之间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差额,其中7月为2573辆,8月为4267辆,9月为1510辆,到了10月竟高达8184辆,这些多出来的交付量都去哪儿了?大抵是B端市场(网约车、租车公司、公务用车等)。

哪吒汽车CEO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哪吒主要目标市场肯定是C端私人用户为主,但toB市场能够快速让产品在市场上用起来,哪吒还会加大力度投入toB市场。据了解,在加入哪吒汽车之前,张勇曾担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职务,负责渠道建设、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等业务,期间带领北汽新能源实现年销10万辆的突破,而北汽新能源正是凭借EU系列和EX系列拿下不少B端市场的份额,连续多年成为新能源汽车销冠。

哪吒汽车官方表示,在一线城市选择开直营店,而传统的低线城市选择4S店等传统代理模式。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哪吒汽车在国内门店累计495家,其中直营门店数量92家。哪吒汽车曾公开表示,计划到今年年底城市合伙人门店增加至450家,直营店开设150家,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Top30城的100%全覆盖。

与威马汽车很像,哪吒汽车最初也是面向B端市场。2018年7月,首款量产车哪吒N01(6.68-13.98万元)在桐乡工厂正式下线,主要卖给共享出行公司,B端市场销量一度占公司销量约50%。后来,为了走向C端市场,哪吒汽车推出哪吒U和哪吒V,分别代表中、低价位,主打性价比。据官网显示,哪吒U系列分别有哪吒智400/400Pro、500/500Pro、600/600Pro,补贴后官方售价为12.98-20.18万元;哪吒V系列分别是潮300lite、潮400lite、潮400/400Pro,补贴后官方售价为7.09-12.38万元。

低价显然更容易起量,但注定营收和利润稀薄,早期并不容易挣钱。数据显示,2021年哪吒汽车交付69674辆,但营收57.35亿元,净亏损29.08亿元,虽然产品价格涉及到15万元以上,但平均销售价格仅有8.23万元。以哪吒去年57.35亿元的总收入和69475辆的总销量计算,哪吒去年平均每卖一辆的收入为82312元,这个成绩和蔚来相比确实有差距。2021年,蔚来的汽车销售收入为331.7亿元,全年总销量91429辆,每卖一辆车的收入为36.2万。

当然,拿蔚来与哪吒做横向对比不太恰当,更恰当的对比对象是零跑,二者的性价比都很高。2021年,零跑来自汽车销售的收入为30.58亿元,全年销量为43748辆,平均每卖出一辆车的收入为6.9万元,约是哪吒的1.2倍。

当然,哪吒汽车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于7月31日上市哪吒S,新车定位纯电中大型轿跑,售价19.98-33.88万元,已经达到比亚迪汉、小鹏P7的价格单档位。不过,除了品牌不如比亚迪、小鹏外,在增程续航、百公里加速、座椅等工艺上尚且能做到合格,但在自动驾驶、三电等技术等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

品牌向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眼下对于哪吒来说,最急迫的事情莫过于IPO。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IPO是获得持续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2020年7月,哪吒汽车对外宣称,将启动科创板上市申报工作,并计划在2021年完成上市。不过,在科创板的新政策要求下,强化了对上市企业“科技含量”的审查,导致包括哪吒汽车在内的多家企业终止了在科创板上市的计划。2022年2月,哪吒汽车再次被曝IPO上市,计划赴港上市。不过,截至目前,港交所还未披露哪吒汽车IPO的具体细则,几经波折的IPO之旅能否顺利推进,恐怕只有哪吒汽车才清楚。

不过,当下港股市场不振,今年下半年蔚来、理想、小鹏的股价分别下滑49.5%、54.8%和74.4%,即便是成功IPO的零跑,股价也出现腰斩。

新能源之争已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是核心,但支撑智能化的无疑是长期的资金投入。依靠下沉市场的打法,哪吒汽车完成了销量上的逆袭超越,但光鲜背后也存在品牌力不强,盈利能力弱,技术壁垒低的问题,如何适应新的竞争,销量之外讲好技术、品牌新故事,将是哪吒汽车破局的关键。

THE END
1.不仅有自动驾驶,还有大空间,9月上险量高造车新势力推荐自从去年造车新势力开启交付以后,在他们内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每月公布的销量数据似乎都在证明谁才是成功者。不过,车企公布的销量肯定不如保监会的上险量来的真实,氢云链也统计了9月上险量排名靠前的造车新势力车型,不仅空间大性价比高,而且还有自动驾驶,都非https://m.maiche.com/news/detail/1931263.html
2.新能源汽车销量知多少?保险数还原真相造车新势力企业9月上险量为5,930辆,高于8月的5,061辆;2019年前9个月累计上险量达到43,418辆,威马、蔚来、小鹏分居前三,且均在万辆之上。 威马汽车1-9月累计上险量达到12,656辆,排在新势力车企第一位。威马此前计划全年交付10万辆,目前距离这一目标显然存有较大差距。为此,威马汽车在内部推行了一系列...https://m.12365auto.com/news/20191121/411515.shtml
1.10月多家新势力销量破纪录,新势力集体破万该咋看?具体公司方面,理想仍然维持了连续多月的新势力第一,10月份共交付新车5.14万辆,同比增长27.3%,尽管环比上月略有减少,但其2024年至今的总交付量达到了39.33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已突破一百万。其中理想L6车型在10月的交付量中占据了一半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纯电车型的失利。但与之相对应的,由于L6较低售价的影响...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77130
2....销量打败特斯拉重回榜首;新能源“涨”势再起,新旧造车势力竞争...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豪华品牌累计销量达244.7万辆,同比增速为1.4%,低于乘用车整体销量1.8%的增长幅度。而此前两年,豪华车市场呈现双位数同比增长的局面。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豪华品牌2022年在电动化领域开始推出多款产品,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未能达到预期。造车新势力车企在高端领域的布局,夺走了部分豪华车的...https://www.yicai.com/news/101642743.html
3.2022年造车新势力:头部分化交付量“水分”不大至于上险量数据,是用户实际购买新车交强险后才被记录,相比车企自报的交付数据更为客观准确,也更能真实反映车企的销售状况。因此,想要看2022年各大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的“水份”到底如何,还是要用上险量数据说话。 根据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累计为524.9万台,环比去年增长79.3%,在狭义乘用...https://i.ifeng.com/c/8Mj1uDW4X9B
4.造车新势力半年考:6月交付量首次均破万下半年或迎报复性增长?6月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以“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引爆汽车圈,当月理想汽车交付超1.3万辆,同比增长68.9%。今年第二季度理想累计交付约2.87万辆,超出此前2.1万—2.4万辆的交付指引。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共交付约6.04万辆,位列造车新势力2022年上半年交付量第三名。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022432581926.html
5.国信证券:新能源车为“碳中和”主旋律之一,带动电池产业链及电动...其二在减排效用明显,传统车单车百公里排碳量约是新能源车两倍(16.25kg/100km vs. 7.93kg/100km),结构向新能源车倾斜能大幅改善碳排放量的情况(2020年假设全是新能源车的情景比现实情境CO2排放量少1273.6万吨/百公里,2025年减排1312.0万吨/百公里)。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415664.html
6.数读8月新势力上险量:理想惨跌/特斯拉重回王座,格局再次大变...就具体车型来看,8月的销量王者,无疑是特斯拉Model Y,它在当月的销量高达31800辆,同比增长了将近3倍,环比增加了1.7倍多。实际上,根据乘联会数据,Model Y创下了62169辆的月度交付记录,环比增长295%,同比增长261%,位列8月总体乘用车销量第一位。 8月造车新势力车型上险量Top10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43451265836794381
7.造车新势力发布10月交付量:理想首破4万辆大关哪吒连续五个月同比...11月1日,造车新势力发布10月交付量。其中,理想汽车首次将造车新势力的单月交付成绩带入了4万辆大关,小鹏汽车也在10月实现突破,月交付量首次达到2万辆;而哪吒汽车则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交付量连续三个月垫底。 原标题:造车新势力发布10月交付量:理想首破4万辆大关 哪吒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https://www.cqcb.com/wanbadian111111/2023-11-02/541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