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与近现代中国的恩怨是非

因为鸦片已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紧密纠缠在一起。

《中国鸦片史》

作者:[法]包利威

译者:袁俊生

出版:中国画报出版社

定价:88元

鸦片与近现代中国的恩怨是非

文/段宇宏

发于2019.7.22总第908期《中国新闻周刊》

从小到大,教科书告诉我们,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给中国带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若要真正理解鸦片为何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需要梳理鸦片的流通史与社会史。以前中文世界涉及鸦片的书籍虽已汗牛充栋,但鸦片在其中多是作为代表帝国主义罪恶和中国人民苦难的符号,我们对之耳熟能详,其“邪恶形象”也早已固化,可就是这个黑乎乎的膏状物,我们对它的前世今生还真是知之不多。

有两本书——可能中文世界也只有两本——填补了我的鸦片社会史的知识空白。一本是英国作家马丁·布思的《鸦片史》,这本书介绍鸦片在世界流通的故事,因出自作家之手,不是学术专著,属于非虚构作品,读起来比较轻松,其信息含量却不亚于学术书籍,遗憾的就是里面涉及鸦片与中国的内容占比太少。新近出版的《中国鸦片史》出自法国学者包利威之手,专门讲述鸦片与中国的故事,不妨将之视作马丁·布思作品的续篇。

这两本书的很多内容可以说颠覆了我们对鸦片的印象。比如,鸦片并非一出现在人间就以恶魔形象示人,早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把鸦片当作神物膜拜。

罂粟的种名来自拉丁文,有“催眠”之意,它的野生祖先最早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罂粟花十分美艳,因此老早就被育作观赏植物。实际上罂粟是个庞大的植物家族,有28属240多种,这当中只有“鸦片罂粟”和“苞鳞罂粟”两个品种才能大量生产鸦片。所谓鸦片,即罂粟果实被割伤后渗透出来的汁液,这种汁液干燥凝固后形成的胶状物,称为“生鸦片”。

缺乏抗生素和麻醉药的古代,少有能治病的药物,鸦片受到重视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古人并不明白鸦片的成分以及它与人体的化学反应机制,但它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东西方所了解。古代西医理论的两位核心奠基人之一的盖伦,曾把鸦片视作能治百病的神药。中医文献受印度和西亚医书影响,从8世纪开始也逐渐把鸦片列为奇药,明朝宫廷药方已经广泛采用鸦片,并经常给皇帝服食。

但鸦片有个重要缺陷:容易成瘾。人体内神经系统平衡和化学平衡对鸦片会形成依赖性,一旦停止供给就会带来不良反应,比如发抖、发热、发冷、失眠、腹泻等等,其实与“酒精成瘾”“尼古丁成瘾”有相似机制。

使用鸦片有两种方式,一是吞食,二是吸食,也叫抽吸。鸦片过去千年被视为奇物,形象开始恶化其实是近一百多年才出现的情况,原因主要跟抽吸有关。西方人和阿拉伯人主要以吞食鸦片的方法来治疗腹泻和止痛,只有中国人主要通过抽吸鸦片来过瘾。

17世纪中后期,荷兰人将鸦片混合在烟草中抽吸的方法传到台湾,再经台湾向大陆传播。中国人借鉴其经验不断改进鸦片的吸食方法,并且逐渐抽吸纯鸦片,不再跟烟草混合。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大清帝国已形成非常发达的鸦片文化,抽鸦片的流程越来越复杂精致,吸食用具越来越精贵考究。

包利威告诉我们,跟后来文艺作品所想象的“罪恶之窝”“肮脏小屋”完全相反,大部分鸦片烟馆是豪奢场所。吸鸦片在上流社会蔚然成风,它是官场和商场上的社交润滑剂,是饭后茶余的高档享受。当时鸦片烟馆里更常见的景象是,一群穿着绫罗绸缎的达官贵人,一边聊天一边品茶,吃着高级点心的同时吞云吐雾。从雍正皇帝颁布第一道禁烟令开始,清政府在查禁—失败—查禁中打转一百余年。为何禁烟如此之难?因为鸦片已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紧密纠缠在一起。道光皇帝登基之后,认为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外流,开始委派刚直干练的林则徐“动真格”地禁烟,由此引爆鸦片战争,禁烟运动夭折,至民国肇始又重新开启了禁烟的艰难历程。

传统话语中对鸦片问题非黑即白、非忠即奸的简单化论述,无法准确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动因。还原鸦片传华过程、澄清错误认知,包利威也只是开了个头。《中国鸦片史》更重要的作用,是向我们勾勒出了18世纪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阶段,围绕着鸦片流通背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画卷。

《抗战外援》

作者:[美]阿瑟·杨格

译者:李雯雯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于杰策划引进的又一本将改变国内主流认知的权威之作,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作者1929-1948年担任中国政府财政和央行顾问。本书是了解抗战时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理解国家命运、政治运作、历史进程和组织行为的绝佳案例。

《新药的故事》

作者:梁贵柏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9元

本书从一位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降压药,到如今备受热议的宫颈癌疫苗;从价格一度令人瞠目的乙肝疫苗,到有望对抗多种癌症的抗癌药物。本书以严谨的逻辑,再现了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黑天鹅”与“灰犀牛”。

《大围攻:马耳他1565》

作者:[英]厄恩利·布拉德福德

译者:谭琦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定价:59元

一边是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派出的近200艘舰船和不少于3万名陆军,一边是马耳他岛上决意战至最后一人的“医院骑士团”8000人守军,这部史料翔实、扣人心弦之作生动再现了450多年前那场惨烈的围城战。这不只是一场史诗般的战斗,更是一场空前剧烈的文明大碰撞。

《动物的爱情》

作者:[法]弗乐·斗盖

译者:李萍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

定价:78元

这是一本讲述动物繁殖行为多样性的科普书。全书以图文并茂、生动幽默的方式,介绍了动物界各种高超的求爱技巧、多样的繁殖方式、日常情感的表达以及动物的家庭样式,并对6种关于动物爱情生活的错误观念予以纠正。

THE END
1.你知道鸦片何时进入中国的吗?无论是少量的民间私带还是成规模的进口,都绝不仅仅是作为药物而进口的,吸食鸦片从鸦片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代的雍正时期,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并且奏报给了皇帝.世界的第一个鸦片禁令,正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实施的.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垄断鸦片出口中国的贸易.尽管中国禁烟,1799年...https://weibo.com/p/2313474260997887057095/wenda_home
1.“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中国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中国的社会中枢对此的反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B.开展洋务运动C.实行戊戌变法D.实施清末新政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06dcd050774dd8bc573820e3bf2d2b.html?fm=bd828d3fab1c07757a0b49f3039be2e71c
2.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真的是排在末尾吗?(权力资本与商帮)书评直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商人的力量壮大了,社会地位也极大提高,位于士之后,到明末,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上升为第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封建王朝被革命彻底推翻,商人团体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成了被打压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12981/
3.王宪明姬泰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容否定内容提要:针对英国“中国学者”蓝诗玲等所提出的历史上本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系由20世纪20年代以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意识形态构建而成等观点,论文从中国历史文献的战争命名法、19世纪中期历史当事人对鸦片战争的态度、清末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性质及其严重后果的认识和评价等层面,批驳其观点...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753.html
4.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作文(通用29篇)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作文500字 3 今天是快乐星期天,第三节课我们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在开幕式上听到了主持人提到了“中国红”三个字,思绪立马把我带到了国庆游玩时期。虽然国庆距现在已经有一月有余,但是还是不能忘掉那中国红。 十一那天我去了三年没去的北京,在那里爬了长城,获得爬长城的一个纪念卡片,在那里我看...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205034.html
5.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80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00字 10 20世纪30年代,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却有人逆火前行,独自一人穿过石雨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在书中我认识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领导人。譬如我们最伟大的毛主席,书中的第四章,对其有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些文字,...https://www.jy135.com/duhougan/585106.html
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40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3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神州大地充斥着血雨腥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人穿越枪林弹雨,迎风而上,从光明走进黑暗之中,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近期读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感慨...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0224191943_166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