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芬鸦片战争研修集萃名师工作室

(二)史料实证: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史料分析,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分析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失败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三)历史解释:通过阅读关于林则徐史料,分析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原因,培养学生辩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通过分析《南京条约》的内容,辨析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

(四)唯物史观: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从而全面、客观、辩证的看待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五)家国情怀:通过鸦片战争中官、绅、民进行的抵御斗争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的社会两端在外来侵略面前的感应和同一,从而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与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

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是为时两年多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从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

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

一步。————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师: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呢?大清国为什么会失败?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新课教授

【多媒体显示课题】鸦片战争

师:这场战争之所以称为“鸦片战争”,是由鸦片而引起的。

【多媒体显示】一、虎门销烟

1、英国对中国走私鸦片

【多媒体显示探究】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单位:两)

问题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问题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向中国走私鸦片。)

问题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多媒体显示】材料二

【多媒体显示】材料三《吸食鸦片图》

【多媒体显示】材料四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过渡】师: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有采取什么行动?

【多媒体显示】材料五

师: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多媒体显示】材料六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虎门销烟

【多媒体显示虎门销烟视频】提问:①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

(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利益自我牺牲爱国精神。)

②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他指挥虎门

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精神,故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诉诸武力,因此有

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看法?让学生

讨论。

【多媒体显示】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材料七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

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

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说明了什么?

(1)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多媒体显示】三、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

【多媒体显示】节选微视频

【多媒体显示】材料八牛栏岗歃血盟誓后选出的三元里十三乡领袖人物,以何玉成、王绍(韶)光、梁廷栋最有影响,其中一个是巨人,一个是监生(一说候补县丞),一个是能够号召十余“社学”的有力者。没有这些人的个人威望,乡民的反侵略愤怒只能发为零星的一击,而无以聚成一百零三乡的涌潮。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九当中西交逢之初,民族伤痛与夷夏之辨交相融合,作为一种多数人的群体心理,儒学所作育出来的士大夫并没有丧失攘夷之志。

提问:①清政府战争态度怎样?(战→和,抵抗→妥协)

②在鸦片战争中,官、绅、民抗击侵略的代表有哪些?

【过渡】在中西民族冲突过程中,社会两端的统治阶级、中国民众都曾做过抵抗。可是大清

国仍然败了,并且签订了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多媒体显示】四、鸦片战争爆发的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多媒体展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的图片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清晰地了解到了条约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清政府腐败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教师展示《南京条约》表格,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危害,最后指出鸦片战争对

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多媒体显示】五、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从清朝来看

材料十“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十一其实,在心态的后面,是几千年小农生产所维系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不仅提供了产品,而且也生产和再生产出闭塞。

材料十二州县有所营求,即有所馈送,往往以缺分之繁简,分贿赂之等差。此等赃私初非州县家财,直以国帑为夤缘之具。上司既甘其饵,明知之而不能问,且受其狭制,无可如何。

——萧一山《清代通史》

——曺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材料十四“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林则徐致友人信

材料十五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武器的陈旧,政治的腐败,还是社会的落后?中国人曾经长期思考过这个问题,应当说这三个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英国来看

材料十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向海外扩张。

材料十七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教材50页

总之

材料十八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多媒体显示】六、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屈辱和灾难

材料十九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教材52页

师: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丧失了哪些领土和主权?

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变化

材料二十外国领事和中国官吏的平等权,对清政府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造成很大的压力。————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被迫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融入世界潮流)

材料二十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十二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

材料二十三鸦片战争后,外人来华日益增多(1850年在华外人约有500余名),其中大半是商人和教士。他们的活动,不仅带来了商品、教义,而且有如实行嫁接,在中国社会体内,因此而长出了从未有过,但又非常畸形的新物。这就是买办阶级和皈依上帝的教民。

(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买办、教民以及新生的无产阶级)

【课堂小结】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使中国历史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在炮口的逼迫之下,中国社会蹒跚走入了近代。然而,这仅仅是刚刚开始……

【课堂练习】

练习1、(2017青岛二模)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到道光19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

A.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

B.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

C.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

D.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练习2、(2017八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出清政府()

A.试图维护国家主权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练习4、(2017江苏模拟)如图为近代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单位:英镑)变化示意图。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赔款增强英国实力B.通商口岸增多利于中国出口

C.割让香港便于商品中转D.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

练习5、(2017河北区二模)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

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练习6、(2017武汉模拟)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人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练习7、(2017河西区模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THE END
1.你知道鸦片何时进入中国的吗?无论是少量的民间私带还是成规模的进口,都绝不仅仅是作为药物而进口的,吸食鸦片从鸦片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代的雍正时期,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并且奏报给了皇帝.世界的第一个鸦片禁令,正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实施的.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孟加拉垄断鸦片出口中国的贸易.尽管中国禁烟,1799年...https://weibo.com/p/2313474260997887057095/wenda_home
1.“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中国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中国的社会中枢对此的反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B.开展洋务运动C.实行戊戌变法D.实施清末新政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06dcd050774dd8bc573820e3bf2d2b.html?fm=bd828d3fab1c07757a0b49f3039be2e71c
2.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真的是排在末尾吗?(权力资本与商帮)书评直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商人的力量壮大了,社会地位也极大提高,位于士之后,到明末,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上升为第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封建王朝被革命彻底推翻,商人团体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成了被打压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12981/
3.王宪明姬泰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容否定内容提要:针对英国“中国学者”蓝诗玲等所提出的历史上本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系由20世纪20年代以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意识形态构建而成等观点,论文从中国历史文献的战争命名法、19世纪中期历史当事人对鸦片战争的态度、清末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性质及其严重后果的认识和评价等层面,批驳其观点...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753.html
4.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作文(通用29篇)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作文500字 3 今天是快乐星期天,第三节课我们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在开幕式上听到了主持人提到了“中国红”三个字,思绪立马把我带到了国庆游玩时期。虽然国庆距现在已经有一月有余,但是还是不能忘掉那中国红。 十一那天我去了三年没去的北京,在那里爬了长城,获得爬长城的一个纪念卡片,在那里我看...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205034.html
5.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80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300字 10 20世纪30年代,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却有人逆火前行,独自一人穿过石雨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在书中我认识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领导人。譬如我们最伟大的毛主席,书中的第四章,对其有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些文字,...https://www.jy135.com/duhougan/585106.html
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40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3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神州大地充斥着血雨腥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人穿越枪林弹雨,迎风而上,从光明走进黑暗之中,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近期读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感慨...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20224191943_166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