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咳嗽、出疹子、拉肚子或者便秘等等,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怀疑宝宝食物过敏呢?
接着为了验证这一点,好找出过敏原,还专门带孩子去做过敏原检测,抽血化验一下就能得出准确结果,过敏原马上就能轻松规避。
(图源:太帅图库)
但事实上,这样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往往会给你一个错误的诱导,让你认为孩子这也过敏那也过敏,啥都不能吃......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就是免疫系统出现了bug,将某种正常的食物,识别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出免疫介质,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应。
根据过敏反应,通常分为速发型过敏和迟发型过敏。
这里有个知识点需要特别记一下:食物过敏反应可由IgE介导、非IgE介导,或者两者皆有。
既然知道了过敏可由IgE介导,那我们接着来讲怎么检测过敏原。
这种过敏原检测完全没必要!
目前抽血检测过敏有两种,一是特异性IgE检测,另一个是食物特异性IgG检测。
有人说IgE只能查十来种过敏原,而IgG能查上百种,所以更建议家长通过IgG查过敏食物,完全让孩子忌口。
刚刚已经说了,食物过敏反应要么由IgE介导,要么非IgE介导,要么两个一起,根本就没有提到IgG,那查IgG能查出过敏原吗?
答案是,不能!
食物IgG检查结果和过敏症状没有关系!
孩子正常摄入食物后,相应的IgG就会暂时升高!这是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并不是过敏了才会升高!
还有研究指出IgG可抑制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当IgG升高时,不仅不代表过敏,反而意味着机体更耐受这种食物。
要真按这个表来喂养,孩子估计只能吃土了......
接下来,重点内容:怎么知道宝宝对这个食物过不过敏呢?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
诊断食物过敏不能简单一个检测报告单就能确诊的,它需要由过敏免疫科或儿科医生,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情况判断可能的过敏原,在既往病史无法判断过敏原的情况,再进行过敏原IgE检测。
但是,过敏原IgE检测只是一个筛查试验,结果阳性并不代表一定过敏,它只是提示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而不是确诊的依据。
特异性IgE的水平越高,存在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就越大,却不能说明孩子一定对这种过敏原是过敏,还需要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采取回避-激发试验来确认。
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只有一个——食物回避-激发试验。
第1步追溯
回忆孩子有不适症状前吃的食物,列入怀疑清单;
第2步回避
第3步试探
有意识地给孩子少量高度怀疑的食物,细心观察孩子反应,如果同样的症状重新出现,那么基本证实对此食物过敏。
这个方法,限定在孩子只有轻微食物过敏症状的时候用。
确诊过敏的食物以后就不能吃了?
如果确定孩子食物过敏,是不是就以后都不能吃呢?
这得看情况!
1.如果反应轻微,只是发生口周红疹、红肿、瘙痒等,可以继续接着少量尝试,通常都会很快适应(完全不必担心会变成“过敏体质”)。
2.如果反应明显,发生眼部肿、脸部肿,或者全身荨麻疹,腹痛、呕吐等,可以暂停添加这种食物,3个月到6个月之后再少量尝试。
3.如果反应严重,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的咳喘、甚至昏迷,应紧急就医,确定过敏原后要尽量避免。
最后总结一下,食物过敏主要是根据症状来判断的,过敏原IgE检查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没有症状支持的检查结果无法诊断食物过敏。
食物IgG检查结果和过敏症状没有关系!通过检测食物IgG来找食物过敏原,不仅费钱,还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