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马婷婷首先结合其临床经验与研究,就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常见的过敏原及其类型、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科普。
马婷婷医生介绍,过敏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病因复杂、累及多个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需要长期控制。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是过敏原刺激机体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过敏原主要包括食物过敏源、吸入过敏原(尘螨、花粉、动物毛等)、药物过敏原以及接触性过敏原(染发剂等)几大类。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关键是要明确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采用对症治疗、脱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
食物过敏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坚果、鱼、虾、蟹、贝类等。儿童由于胃肠道屏障作用差、某些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度低、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等原因,食物过敏患病率高于成人。过敏性疾病具有自然病程,一些婴幼儿过敏可在3-6岁之后自行好转。食物引发过敏的途径最常见的是食入,但也存在接触和吸入引发的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有口腔症状(口唇肿胀等)、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等)、消化道症状(腹泻、便血等)、皮肤症状(湿疹、皮炎等)等。对于食物过敏,目前国内还没有口服脱敏治疗的方法。因此,对于明确致敏食物的患者,应禁食该种食物及含该种食物成分的一切食品。
检测部实验室则致力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大量优势检测技术,尤其在真假牛羊肉鉴别、非定量筛查、注水肉鉴别等方面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检测部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多次承担国家大型政治和社会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包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国际田径锦标赛、胜利日阅兵、中共十九大会议、历次全国两会等。作为12315的合作单位,常年接受广大消费者的问询,及时、准确、耐心地解答。此次参观中,有观众询问:“目前市面上食品安全性究竟怎么样?”对此,实验员耐心解答:目前北京市食品抽检合格率非常高,食品安全基本得到保障。